俞利君
摘要:在科學技術和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新媒體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逐漸興起并成為教學趨勢。學校課堂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入到各科教學課堂上,甚至是網絡直播教學都在興起。利用新媒體設計出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教學效率,減輕教師負擔的根本保證。本文筆者將根據自身教學實踐,談一談新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新媒體;高中地理;應用
前言
伴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在學科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學科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新媒體形式多樣,教學微課視頻、教學網站、app、云盤等等都是新媒體的重要形式,都各有其優勢,在解決學科教學中的問題方面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將新媒體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自身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隨著新課標對教學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將新媒體與學科充分融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有新媒體支持,將對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的實現有很大幫助。
一、新媒體運用到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優勢
1.改進教學質量
運用新媒體制作和引進大量的視聽教學材料,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對新媒體的有效運用,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改善行為規范,提高個人素質。
2.改善教學效果
據教育心理學實驗研究,由于使用了視聽教學設備,刺激人體知識獲取率最高的部位,所以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當然不易忘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處于何種階段,必須保證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獲取知識和培養技能的目的。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決于我們對教育教學過程的引導、啟動和發展。利用新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具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實現信息的多渠道傳播,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都更加深入和透徹。比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識圖能力時,可利用新媒體讓學生觀看相關的圖片和錄像,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識圖興趣。從這個角度來看,進入新課程的學生也很容易接受,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和發展自己理解知識的潛能。
二、新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1.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這次課程改革的新標準體現了教師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發揮其獨特的引導和組織作用。運用新媒體,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要積極組織新課改,使現代教學方案更加多樣化。比如,更新上課形式,課堂導入方式,課堂提問方式,課堂游戲方式等等。這些利用新媒體而嘗試的改進措施都會一定程度提升學科教學質量。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魅力,幫助他們找到突破口,進行學科素養的培養。
舉例來說,學習高中地理“地球表面形態”時,為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更形象的了解到本課程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類地表形態,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這一知識點,學生會對流水地貌、風蝕地貌、冰川地貌等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進行小組分組討論,但不是學生自由分組,交給電腦技術進行篩號分組,并且在小組討論完成后,也同樣用大屏幕滾動學生姓名的方式進行小組分享,這就像抽盲盒一樣,給予學生一種刺激感,增添課堂氛圍。
2.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新課改強調了讓學生完成學習模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合作學習轉變。新媒體是學生探究知識的有效工具,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理解最新的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在完成獲取信息、拓展思維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尤其是新媒體輔助教學,它既能刺激學生的視聽系統,又能把抽象語言轉換成圖像或視頻等格式,又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參與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如今,由于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微課也在學生學習中逐漸興起,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制作高中地理相關的微課視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高中地理增添新鮮“血液”。舉例來說,當地理老師帶領學生們學習了“地球上的大氣”之后,同學們對于這一章的“大氣受熱過程”的學習掌握程度還不夠好。因此,為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高中地理教師可將學生發現的難點記錄下來,將其轉化為微課。當學生自習時,地理教師可播放“大氣受熱過程”微課視頻給學生觀看,也可以在學生放學后,將微課視頻通過網絡這種新媒體形式發送給每個同學,讓學生在課后自行觀看,從而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也方便了學生對知識形成更好的理解,檢查所學內容是否有所遺漏,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
3.以新媒體開發課后作業的多樣性
在電子產品廣泛應用的這個時代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們不再只在課堂上運用新媒體進行課堂教學,而且進一步將新媒體發展到了課下,例如讓孩子們在手機上進行課后打卡,或者用網絡技術完成一些地理課后延展等,這些都對高中地理教學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這種類型的作業形式提升了學生的新鮮感,會一定程度提升其地理學習興趣。
4.利用新媒體,提高教師課題研究水平
不管什么時候,地理課程的教育發展并不只是相關資料的革新,為了完成現有教育經驗的轉變,還需要教師及時溝通交流來適應新時代新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大背景。所以,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過程,逐步認識到在使用現代新媒體技術的過程中布局的特點。在教育專家指導下,或者一流學校教師們的共同指導下,將全面性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使教學過程更加多樣化?;谶@個現代社會的種種原因,網絡資源作為一種載體,可以幫助教師開展相關教學課題的研究。
隨著網絡上越來越豐富的理論學習資料的出現,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新的解釋。老師還可以和其他老師一起聊天,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進行集體討論問題所在,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在遠程教育培訓中,網絡平臺的構建方式也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在教育論壇上,教師可以學習最新的教育知識,在相互討論、共同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名師的基本教育行為,那么老師的教育質量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并發現并改進以往教育的不足。此外,在校內,還可以計劃開展網上教育和科研活動,教師通過開展網絡教育活動,可以更好地利用新媒體提升自己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當前課程改革的基本方法,為教師把握新媒體資源模式下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綜合指導能力。重視一些基礎教學,提高專題研究水平,善于運用新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結語
新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但新媒體與高中地理的有機結合和進一步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各種必要條件。教師們應加強對新媒體的學習與應用,使其在課堂教學中能發揮更好的效益,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曉兒.新媒體新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9):47-48.
[2]盧芙蓉.新媒體助力高中地理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20):17-19.
[3]樊敏.新媒體對高中地理教學的輔助作用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29):269-370.
[4]李麗,黃鐵成,陸亦農,等.新媒體對中學地理教學的影響分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12):4-6.
[5]周富貴.新媒體與高中地理教學整合探究[J].中國報業,2018(20):109-110.C1D07F86-5081-46E3-9087-D860B7D909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