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麗
摘要:在新時期建造一個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概念和課堂教學方法。要能根據課程的主要內容進行革新,突出學生的主觀地位,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和合作,并能在課堂中使用互聯網資源和新媒體等新型教學工具。本文從筆者的教學實踐出發,探討了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讓學生能愛上歷史,并從歷史學習中收獲成長。
關鍵詞:新時代;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包含大量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如歷史人物、時間以及歷史意義等等。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在課堂中單純為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不僅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差,教學效果也不會有多好。因此,在新課改逐步推進的形勢下,我們應改變教育理念,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
一、課前布置自主學習任務
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中,教師首先要做到重視課前的自主學習階段,要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搜集一些課程相關的資料。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可以幫助我們節省下大量的時間。由于學生已經預先對于課程的知識有了了解,這就為我們省去了一部分課前導入的時間。除此之外,在保證學生已經做好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我們便可以根據學生預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講解。一堂課40分鐘,學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保持高度的集中性,在做好預習工作后,學生就可以知道哪一部分是自己不理解需要重點去聽的。可以說通過課前預習,教師和學生都實現了極大的減負,為打造高效歷史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隋朝的統一與滅亡》一課的教學中,我們需要幫助學生了解隋朝建立與統一的情況,要了解大運河與科舉制出現的歷史意義,還要能理解隋朝滅亡的原因。在教學之前,同學們普遍對于唐朝有著很深入的了解,但是對于隋朝,這個唐之前的朝代卻知之甚少,或者是對隋朝這個二世而亡的朝代并沒有什么興趣。我們在教學前可以讓同學們去翻閱資料了解隋朝的建立與統一,隋的建立結束了中國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設立三省六部制,開創科舉制,修建大運河。通過資料的查找,同學們對于隋朝明顯產生了興趣,開始收起偏見,主動去學習、接近這個享國38年的大一統朝代。除了讓學生們自己翻閱資料外,我們還可以引入大運河的圖片來為同學們介紹,然后讓同學們思考大運河的修建對于后世有著哪些影響。最后,針對隋朝統一與滅亡的時間,隋統一的意義,科舉制創立的影響等知識點,我們還可以設立填空題,讓學生們在預習完后一一填寫。
二、創設課堂生動問題情境
傳統歷史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導致整個初中歷史課堂十分枯燥。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教起來也很困難。在新時代下,我們應充分結合多媒體工具以及互聯網的信息資源優勢來為學生展開教學,聯系教材來構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展開進一步的思考。僅憑課本上的文字學生很難對于歷史產生共鳴,學習起來也會很費勁。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可以為學生們創設各種情境,從而幫助學生產生聯想記憶。教師可以聯系教材中的歷史人物,搜集相對應的視頻和圖片,將其剪輯整合用作課前的導入。例如,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通過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歷史事件了解到隋唐時期與外界交流的頻繁。針對于此,我們可以為學生播放《西游記》以及《鑒真東渡》的系列片段。《西游記》中的唐僧有這樣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臺詞:“貧僧來自東土大唐。”我們可以就這一臺詞來向同學們提問:為什么唐僧一說自己來自大唐,就會受到當地國主的熱情招待呢?從這個問題來引入教學,可以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思考隋唐文化交流的歷史意義。
三、引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要能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結合課程教學大綱來為他們提出幾個針對性的探究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小組間的討論探究學習。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他人的思路,從史料的翻找與彼此的交流中逐步感受到歷史的魅力,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有所提升。以《北宋的政治》一課的教學為例,我們可以為學生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唐滅亡以后中國陷入到了怎樣的一個境地?是誰以怎樣的方式結束了分裂的局面?為了鞏固政權,北宋采取了哪些措施?緊接著,我們可以為學生們展示出北宋和唐朝的疆域圖,讓他們來做比較,探討二者疆域的不同,這又對國家政權穩固起著什么影響?通過小組間的合作探討,大家紛紛各抒己見,并表示在合作學習后對于北宋有了新的認識。之前同學們普遍有著“弱宋”的看法,對于宋這個朝代很不喜歡。但是在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后,學生們發現宋朝在先天上就有著不足,燕云十六州的天然缺失使得宋失去了與北方游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和人工防線,整個中原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鐵蹄之下。除此之外,通過彼此間的交流,同學們對于宋朝繁榮的經濟和燦爛的文化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小組共同學習的模式收獲了成功。
結語
新時代下,為了打造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我們必須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在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手段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應該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新型學習模式,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歷史課堂的活動當中來,從而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愛上歷史學習。
參考文獻
[1]白楊. 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32)
[2]王春梅.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09)
[3]姜煥俠. 引入新理念,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 才智. 2016(12)
[4]李鳳香. 創新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 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