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燕
【摘要】“減負增效”是當代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也是“雙減”政策下的最佳教育效果的體現。通過“減負增效”的有效實施,增加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減少學生的課下作業負擔,這就需要教師針對教材內容進行創新性的課堂設計。本文針對小學英語課堂的“減負增效”進行課堂教學策略分析和探索,尋找最適合小學生英語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減負增效;教學策略
小學英語作為小學學科中語文以外的另一種語言學科,體現出了英語的重要性。在當下“減負增效”的切實實施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英語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創新,以適應學生的成長特點及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需求。對于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通過合理運用豐富的圖片、歌謠、故事等,使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樂趣。對于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的大范圍使用,使得教師對于新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新的探析,找出適合新教材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能夠實現“減負增效”的教學目標。
一、培養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英語的學習中,巧妙利用一些形式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如情境教學等,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體現出英語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相應的成就感,進而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高效進行的有效的保障。通過建立自信,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另外,在小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很重要。教師的個人魅力也是學生產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一方面。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及優秀的師德品質,給學生一個好的榜樣,讓學生對教師充滿崇拜感,這也是學生能夠增加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She's a nice teacher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職業優勢,給學生做一個特別的課前導入活動。教師可以完成傳唱度比較廣的英語歌曲的演唱,為了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可以僅唱一小段。通過教師的歌聲,把學生帶入到課堂氛圍中。然后再給學生進行問題引導,“你們說我為什么唱了一小段英文歌?”“對,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講的“She's a nice teacher.”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到課堂內容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模式,不但能夠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還能夠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這才是最適合小學生的英語教學模式,豐富多彩。
二、運用自主學習,培養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知識的探索和挖掘。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還不具備一些主動探索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學會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有效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就會漸漸地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有所培養。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也是有極大的幫助的。小組教學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重要的手段。小組教學模式的使用,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內容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She's a nice teacher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討論的模式進行教學。教師要給予教材上的一組英語句子,“She's a nice teacher.”“He's a clever pupil.”讓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討論,針對教材上的圖片分析一下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然后把討論結果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教師在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加以補充和說明。讓學生發現“She's”和“He's”的使用上的不同,并能夠準確地掌握他們的使用方法。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學習到了一些英語基礎知識,教師在利用一些圖片展示,讓學生能夠會用這些英語基礎知識。這樣的小組討論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引入各種活動,豐富課堂教學
在“雙減”政策下的“減負增效”要求下,使得小學英語的教學要有一個更大的改變來適應當前的教育環境。在現代的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一些教學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充滿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的效果。利用一些形式各異的活動,包括一些比賽形式的活動、一些游戲活動得到,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活動教學,豐富英語教學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獲得英語知識,這是小學英語學習的最高效的辦法,也是對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的最好的檢驗手段。
例如,在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之后,教師對于學生的英語單詞的掌握程度進行測驗,就可以利用一些游戲活動的方式進行。可以是“英語單詞接力”,也可以是“英語單詞連連看”等。針對“英語單詞接力”的活動,教師可以制定一個描述范圍“形容人的詞匯”,讓學生進行單詞接力。針對“英語單詞連連看”的活動,教師需要提前準備一些圖片,包括英語單詞及單詞的含義,讓學生進行圖片的連連看。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能增加英語檢測的趣味性,增加學生的參與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個主題,如,“我的家庭成員我來介紹”讓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完成這個主題的演講活動,然后再通過教師和學生的投票,選出本次活動的前三名。教師給獲獎的學生一些學習用具的獎勵,或者是一些榮譽稱號的授予。讓學生能夠在這種競賽的氛圍中,有效地完成自身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積極競爭的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積極地參與社會的競爭,為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總之,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教師通過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不管是在學生的心理活動上,還是在學生的積極行動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和創新。讓學生更易于接受英語的學習過程,增加學生的英語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增加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把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同時進行有效地掌握,切實做到英語學習“減負增效”的過程,有效實現真正的“雙減”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淑云.如何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減負增效”[J].文學少年,2021(36):114.
[2]蔡猛.如何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減負增效”[J].教師,2011(34):96.
責任編輯 ?羅良英0F21D4B4-71D3-48AA-B84F-B6118F37DF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