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在分析中職英語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借助英語小視頻來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設想。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一步步借助英語小視頻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英語小視頻; 英語核心素養;思維品質;文化意識;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張麗智(1979.10-),女,吉林人,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職業高級中學,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英語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各專業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中職英語教學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教學活動單一。多數教師仍是以講授為主,課堂活動形式化,缺乏對學生的刺激,缺乏與學生的互動,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課堂效率不高。
2.文化思維膚淺。講授過程中,教師更多講解的是語言點和語法知識,對于教材文本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思維品質挖掘不夠。
3.自主學習不足。教師的教學主要集中在課堂范圍,學生課外使用和學習語言的機會少之又少,無法實現沉浸式語言學習。這樣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職場語言溝通能力,也沒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幫助和指導。
因此,尋找解決師難教、生怠學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迫在眉睫。英語小視頻以其聲形并茂的展現方式、實用地道的英語口語、豐富多樣的語言場景恰好符合學生依賴視覺理解、追求即興變化事物的特點,有利于增加英語課堂的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英語小視頻實施的背景和理論依據
(一)課標支持,有法可依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適時適量運用直觀形象的英語小視頻,開展高效互動的英語小視頻活動,能使學習過程充滿情感溫度和思維深度,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中等職業學校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四個方面,它們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交融,構成有機的整體。新課標為中職英語教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了有效可行的途徑和方法。
(二)學生需求,有理可循
實驗心理學家Treicher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英語小視頻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學生還能自己動手制作小視頻。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另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所說內容的70%。英語小視頻通過前面的聽、看,再加上后期的小組討論、交流,完成情境設定的主題視頻拍攝,將大大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長久記憶。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認知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提倡情境性教學、合作探究式學習和自主學習。在英語小視頻活動中,教師一直是引領者,依據學生的真實需要、既有經驗和知識,引入合適的視頻,創設情境,創設問題,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會話、合作,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開展和意義建構。
(三)特點齊聚,有形可視
小視頻是快節奏社交的產物。英語小視頻以簡單易懂的內容、直觀的形式,提高了人們獲取英語信息的效率,增加了英語學習的途徑,拓寬了英語學習的知識面,是非常不錯的英語學習素材。它具有以下特點:
1.下載容易,保存方便。
2.空間小巧,時間可控。
3.主題明確,挑選快捷。
4.專業講解,內容可信。
5.形式新穎,氣氛活躍。
三、基于英語小視頻的中職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一)選擇英語小視頻的原則
小視頻雖然很流行,但是它的門檻較低,因此質量良莠不齊。在選擇英語小視頻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把好關。
1.精選來源,確保視頻專業地道。很多人以師者的姿態分享英語小視頻,然而他們發音未必準確,內容也不一定地道。有比較就會有鑒別。因此,一定要多多篩選,關注有知名度的外教或者在國外成長的華人所拍攝的小視頻,會獲取更直接準確的英語表達。比如口語俠森哥、假老外Dan、英語主持人斯蒂文、哈佛學霸Philip、喬姨夫婦說英語、SAM帶你學英語、Kristin英語老師、栗子老師教英語、Phonics with Frank、漢娜外教說英語、 Cece,都提供了很多不同類別、質量比較好的英語小視頻。下面分類別來介紹英語小視頻的來源。
休閑娛樂:“英語臺詞說、影視英語模仿”通過英語影視劇經典臺詞來傳授常用英語口語表達。 “每日英語”多為明星的英文訪談錄。“全球娛樂視頻精選”包括很多英語脫口秀、英語原創視頻等,可從中感受英語國家的幽默點。
文化差異:“Mooneye”是一位英國紳士通過實景和情境,在英國本土介紹英國和英語表達,幫助學生了解英國文化。“哈佛學霸Philip”中的主人公在哈佛大學校園從各個角度對哈佛大學加以介紹,是很好的了解美國文化的途徑。
觀點看法:“英語主持人斯蒂文、Cece”會在視頻中闡述自己對某些事情的觀點和看法。學生觀看其小視頻不僅可以練習聽力,學習英語表達,還可以感受他們的英語思維。
交際用語:漢語流利的老外“口語俠森哥”給出了很多發音方法以及技巧和實用口語表達。加拿大的“栗子老師教英語” “Kristin英語老師”、英國的“漢娜外教說英語”,大都會介紹一些常用的交際用語以及通用詞匯。
最新時訊:“Learner”每日播報世界新聞,讓英語學習者了解到最新時事資訊的英文版本,視頻短小精悍,語料原汁原味。學生在了解國際形勢的同時,又可以學習英語。
2.甄別內容,避免表達不準確。有些話語用漢語表達堪稱美文,但是翻譯成英語就變了味道。“我只愛你四天,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我只愛你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只愛你兩天,白天和黑天; 我只愛你一天,每一天。”這個富有邏輯和雙關語的漢語土味情話被幾位網紅英語主播翻譯成不準確的英語,并且廣為流行。長住中國、精通漢語的較真美國人“假老外Dan”,指出了其中的錯誤。因此,我們在選擇小視頻素材來傳播中國文化和故事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確保其準確性,不然會誤人子弟。
3.首選情境,注重視頻生活場面。有生動形象的場景或者實地拍攝的英語小視頻,會快速抓住學生的眼球,激活他們的求知欲,能讓學生更主動地接受和領會其中要傳達的英語信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選擇時,同樣的內容,有生活場景的作為首選。
4.核實字幕,保證書寫完整無誤。多數英語小視頻為了方便學習者學習,都配有英文字幕,有時會是中英雙語。但是,字幕內容與所說不完全匹配的情況也很常見:有的漏詞,明明說的時候有“the”,但字幕上卻沒有;也有單詞拼錯的情況出現。因此,在使用視頻前,一定要仔細核實,盡量給學生呈現最準確最完整的英語文字。
(二)英語小視頻活動的實踐運用
在英語教學中合理有效地利用英語小視頻,可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豐富多彩,使學生身臨其境,體驗感知,最終達到學習的最優化。
1.課前:英語小視頻暖場。
(1) 內容補充。英語小視頻以其便捷高效、自主互動的優勢成為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教師需要提前對整個教學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整合,有針對性地到各個視頻平臺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又符合學生特點的英語教學小視頻,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利用碎片化的課余時間進行必要的材料和交際功能的補充。在學生進行小視頻學習時,教師要監督和鼓勵學生把有用的英語小視頻進行及時明晰地分類整理,并把有用的內容或者感興趣的視頻博主記錄下來,后期教師一定要介入檢查筆記,并納入平時考核成績,從而達到督促的目的。例如,在講解《英語基礎模塊1 》Unit 5 “Food and Drinks”時,可提前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分層選擇有關中西方飲食文化和飯店點餐的視頻完成作業預習單。學生在完成預習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感知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內容及西方國家思維方式的多樣性,從不同角度觀察和認識世界。
(2)主題聚焦。主題是指文藝作品或社會活動所要表現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內容。《課標》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創設與主題相關的語境,將特定的主題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職業發展建立關聯。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設計探究主題意義的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在真實情境中聚焦主題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探究主題意義的熱情和興趣,重建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自主構建主題意義。例如,在教育對象為數控專業的學生時,英語教師在日常的課前交流和任務布置中,推薦和引導學生觀看一些宣傳大國工匠精神、優秀中外企業精神和創新技術革新的小視頻,鼓勵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秉承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職業精神,提高職業素養。如,Sara Starks 講解CNC機床的基本操作方法,采用全英文邊操作邊講解,讓學生有更強的代入感,與自己的專業結合,融入熟悉的場景,讓英語服務于專業學習和未來職場。
2.課中:英語小視頻加熱。
(1)語言訓練高效。英語是一門語言藝術,通過語音、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等語言專項來傳情達意、表明態度、體現價值觀。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每個語言專項都是一個挑戰。英語教師要做好學生已有語言基礎知識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將學生進行分層,針對學生亟待解決的語言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為他們有針對性地推薦合適的英語小視頻。例如,在調查中,有6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發音不準確,想要提高,那么教師可為學生甄選相應外教視頻,進行模仿練習,從而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語言學習更加高效。
(2)思維品質可視。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把人的認知思維從低到高分為六個層次: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多用英語思維考慮問題,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引入不同主題的單詞和句型的視頻,創設情境讓學生用英語說和寫,先從簡單的單詞和句子開始,每天堅持用英語寫簡單的日記等。接下來,結合教材文本,挖掘文本中的思維元素,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所需要的分析判斷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或辯證思維能力。
(3)文化理解透徹。《課標》明確提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習中外優秀文化,拓展國際視野,形成對外國文化的正確認識、對中華優秀文化的深刻認知及對中外企業文化的客觀了解,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理解多元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傳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內容的文化背景,讓學生通過引入的英語小視頻更直觀、更深入地了解中外優秀文化內涵,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并將這種優秀文化內化為個人的意識和品行。例如,“魔力小孩英語”中的兩位外教介紹道“ What do you do at Easter? We usually have an egg hunt. Someone hides a lot of eggs. And then we must find them. Then we eat the eggs”,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了西方的節日;而“英語口語君Mr. Lee”介紹的中國傳統節日,給了我們傳播中華文化的范本。
3.課后:英語小視頻保溫。教育家陶行知說,最好的教育是教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在學習新知、內化能力的過程中,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英語學習中應用小視頻,教師只是引領、組織、鼓勵和參與評價,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自主去獲取利用資源,學以致用,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自主思維、自主行動、自主學習、自主審美的能力。
(1)模仿所學拍同款。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實現自主合作和探究。在開學初,根據對學生英語基礎的問卷調查和摸底測試成績,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動手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般每組5-6個成員,鼓勵組內成員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在第一階段開展“拍同款”視頻的活動,引導組內成員進行分工。在拍攝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自己組織排練,對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動作、語音語調及道具、場景等進行個別指導。正式展示時,下發評價表進行評價打分,評選出最佳模仿獎、最佳素材搜集員、最佳導演獎,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在第一階段“拍同款”視頻活動后做好總結和評價,指出各個組表現出色的地方以及出現的問題,分組指導,鼓勵他們反復嘗試、修改,精益求精,拍出成品,上傳到視頻平臺、班級微信圈,釘釘家長群分享,增強自信心和認同感。
(2)創新編排演新劇。自主創新是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形式,是民族獨立、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經歷了第一階段“拍同款”的小試牛刀后,再開展小視頻自主創新的編排。學生結合自己組內成員情況分層選擇不完全自主創編和完全自主創編。素材來源于多個學過的視頻,經過加工合成一個有意義的職場場景。例如,學生可以把工作招聘、新人入職、迎新會等真實生活場景的視頻合成一個小短劇,拍成視頻,上傳分享,讓學生體驗創新和成功帶來的美好感覺。當然,自主創新排練對于師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需要教師給予及時的指導,適時為他們搭建腳手架,解決排演中出現的問題,把難題一點點化解。
四、英語小視頻對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促進作用
通過一學期課上課外英語小視頻的引入和積累,以及“拍同款”視頻和拍完全自主創編和不完全自主創編視頻活動的開展,看著學生們的視頻作品,再加上他們所寫的反思和收獲,以及筆記本上的背景知識和重點單詞、詞匯等知識點,這些都證明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穩步提升。
(一)職場語言溝通能力的發展
職場語言溝通能力除了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外,更著眼于學生未來的職業場景需求,讓學生在解決職業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學習積累、練習、模仿、表演、觀看表演、評價等方式理解和內化語言知識,鍛煉語言能力,實現有效溝通。正如有的學生所總結的:“我掌握了不同場景中比較常見的溝通和交流方式,自己找到了存在感。”
(二)思維差異感知能力的發展
思維差異感知能力使學生在英語表達方式和邏輯論證上,通過觀察、分析、比較等方式,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維方式的多樣性,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對事物作出合理評判。學生正是通過對各種小視頻的篩選分類、小組合作、模仿練習、創編表演、評價分享來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與人之間的思維差異。
(三)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發展
跨文化理解能力是使學生在理解與判斷、比較與分析、闡釋與鑒別中比較文化差異形成跨文化意識、跨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堅定文化自信,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能力。學生在學習英語小視頻時,通過瀏覽獲悉、對比感知、體驗分享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自主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多渠道獲取英語學習資源,有效規劃自己的學習,選擇適合的學習方法,適時調控、反思、評價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在英語小視頻中,教師通過前期有效引領,讓學生樂學、精學、會學、思學,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五、結語
英語小視頻活動的開展,為學生開啟了輕松學習英語的一扇窗,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在實施的過程中,以中職學生喜歡的英語小視頻為突破口,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對英語小視頻的學習、消化、分享、展示、創新等環節,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性,使學生在職場英語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等方面得到提升,進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我們將會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深入開展此項活動,使英語小視頻共享資料庫更加豐盈,從而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更地道的資源,搭建更好的平臺,使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得到發展,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李麗.新課標背景下中職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2):193-194.
[3]趙彩虹,王一定.“抖音”短視頻教學特點及對職業教育的啟示[J].機械職業教育,2019(4):43-45.
[4]丁建勇.新時代高中英語教學要講好中國故事[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9):21-26.
[5]楊飛鴿.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4):29-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