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花
【摘要】數學概念是初中數學學科知識的基礎,也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和關鍵部分。想要有效提高概念類教學質量和效率,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導入和教學分析是最優化的選擇。微課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充分的分析、理解、思考時間,并在微課帶動下實現針對化的概念解析與鍛煉,突破教學瓶頸,解決教學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基于微課;概念教學;教學路徑
微課是基于信息技術發展水平所創新的媒介式教學方法,可以在5-10分鐘的較短時間內幫助學生就某一具體問題進行針對化的學習和了解,搭建學生與知識之間更緊密的銜接橋梁,突出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問題。尤其對于概括性、總結性較高的代數、空間、圖形、統計等概念類數學知識有較好的教學成效。充分利用微課實現初中數學概念類知識教學的創新和優化既是數學教師的機遇,也是數學教師的挑戰。
一、初中數學概念類知識的教學瓶頸
(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
數學概念知識,顧名思義是對于數字、數量、空間等方面基于具體現象所進行的高度提煉、概括和總結,是有關于數學定理、法則、公式等所有數學活動的基礎。教師在課堂上習慣于直接展示或陳述某一數學概念,再對概念進行實例演示,通過背誦、強記、練習等深化學生的記憶概念。教學枯燥乏味,教學內容缺乏融入、擴充或形式的轉變。
(二)概念知識缺少系統性和整體性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通常忽視了概念之間的關系、概念教學與類似教學的同化應用方式,導致概念知識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只針對某一課時或某一單元進行講解。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在遇到類似概念或問題時極容易產生混淆。學生普遍缺乏有效的記憶方式和區分方式,影響學習效果。
(三 )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差
初中生處在思維跳躍、自我意識覺醒階段,對于表現力更為豐富、實踐性更強的內容有更濃厚的興趣。而概念類知識由于其知識特性和教師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學習該部分知識時的主動性、積極性較差,興趣不高,最終影響到整體學習質量和后續學習結果。
二、微課融入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一)有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
微課是對大量信息的濃縮式展示,可被開發為教育資源的一種,方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或課后針對性學習,實現翻轉課堂的多樣展示。同時,微課包含知識的展示方式可以多樣性,豐富的視頻、音樂,優美的圖畫架構,都可以優化微課形式,增加教師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轉變原有的教學結構和教學形式。
(二)有助于活躍概念教學的氛圍
微課可被開發作為某一概念教學的主題,教師將10分鐘以內的微課拆解為不同的關鍵階段,在引入時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生在濃厚的好奇心和興趣帶動下開始學習,依照微課線索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使得概念教學變得生動具體,指向性明確,綜合性和實用性得以有效提升。
(三)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
微課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功能,不斷思考中激活學習思維,動聽的音樂鍛煉學生的聽力,豐富多彩的畫面集中學生的關注度,方向性明確、懸疑度恰當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從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出發,使得微課和數學概念類教學進行深度融合,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狀態,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成為初中數學概念類教學課堂的主體。
三、微課融入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實踐途徑
(一)以微課作為導入手段,展示概念的生成過程
微課可以有效作為概念教學的導入手段之一,通過生活化的情境或與學生既有認知有差距的懸疑設置,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在學生產生了探索欲望之后,可以利用微課形式幫助學生一起推導概念的生成過程,將單純的背誦式記憶教學轉化為生動的理解式教學,將概念的各階段或各重點部分進行拆分,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理解重構概念。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實現同類概念的生成式講解,讓學生根據已學習到的知識和基礎衍生出不同概念,體會概念的自我生成,在對比式學習中加深印象。
例如,在教學“不等式與不等式組”時,教師可以用微課展示太陽活動的視頻,給出相應的數據,如太陽表面的溫度不少于6000℃。提問學生怎樣運用數學知識表述此段描述?從疑問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利用學生已經學習和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相關知識的條件,請學生根據已學習到知識的概念構成方式進行橫向對比,引導學生運用不等號表述關系,整理思維,生成概念。在學生初次總結之后再向學生展示正確的概念,與自己的推演結論進行對比,從差異性結果入手分析不同結果產生的原因。利用微課動畫生成概念的推導過程,在具體情境的作用下,通過理論-實踐和理論-實踐的二次飛躍,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加深對不等式相關概念的運用意識。
(二)利用微課進行詳細分析,實現概念內容的整合式教學
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知識過程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難題都源于其對知識的認知不夠徹底,遇到類似問題或同一類知識的不同概念時混淆錯亂,應用不規范,記憶不清楚,所以教師首先應當通過典型的例子,引導學生對概念進行二次拆解,分析歸納出概念的本質和核心。再讓學生在概念的帶動下自我進行實例分析和總結。在此環節中,微課主要用于幫助教師將不方便直觀展示或學生不方便進行有效觀察的內容進行展示,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畫面定格、重點學習內容觀察拆解等實現深入學習。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時,教師可以制作與軸對稱圖形相關聯的教學視頻,展示生活中體現了軸對稱的平面物體或立體物體,再不斷轉換畫面角度,動畫模擬對稱關系,讓學生感受概念的來源和概念重點部分,與具體事物相對應。在學生已經了解基礎概念之后,再用微課進行實例訓練。如在微課視頻中展示不同的圖形或包含多個圖形的組合圖形,請學生自行選擇,在草稿紙上畫出相似圖形或在多媒體一體機上進行實踐操作,選定對稱軸,利用對稱軸進行圖形折疊,看可否得到預想的軸對稱結果。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主動探索概念,分析概念,認知概念。
在學生已經熟悉了解單一概念之后,通過微課實現整合式概念教學,將與之相關聯的概念進行對比展示,方便學生就同一類問題進行對比學習,拆解出相同點和不同點,找到不同概念產生的順序、關系,實現聯動記憶。教師也可利用微課的動畫模擬不同概念的過程,或其代表,如不等號。讓學生將動畫和概念名稱進行配對練習,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記憶能力,在識錯、糾錯和反復練習中鍛煉整合式學習技巧。
例如,在學習“合并同類項”時,教師可以利用同類項的特性,引導學生進行同類型概念的學習,既可以摸清學生現有的數學概念類知識基礎,又可以喚醒學生對于相關概念的學習經驗。并以同類項概念為思考起點,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利用微課展示不同類型的代數式,提問學生哪些是同類項。在學生回答之后,請學生解釋自己進行分類的依據。在了解同類項的概念之后,進而去學習有關于合并和合并同類項的概念,實現同一教學理念下類似概念的聯動性學習。
(三)應用微課整理教學過程和內容,落實概念統籌
對整體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整理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性的認知和完整性的學習體驗。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微課實現教學過程和內容的統籌性歸納。一方面幫助學生實現再創造和再應用,引導學生經歷概念的生成、整合分析之后,在教師幫助之下進行歸納概括,培養其推理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也學習到了有關于等腰三角形性質之類的概念性知識。在總結和反思部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利用自己的學習結果思考翻折之后的等腰三角形在性質上是否有哪些變化?圖形中的哪一角或哪一個線段可以重合。同時反復播放剪等腰三角形的畫面,讓學生在實操、反思、觀察中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總結,鼓勵學生將學習結果進行分享。
教師還應和學生一起善用反思環節,充分連接各個教學階段,實現對具體教學內容的總結。并通過自我評價、自我感知、自我管理加強學生的學習意識,促進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深入學習和再思考。揭示問題的本質,找到學習的關鍵,并通過大膽的質疑、表達和教師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反思情況對概念教學過程進行回顧。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教師在復習環節引導學生再次梳理勾股定理的證明過程,并配上分階段的微課視頻,在學生思考中斷時利用可視化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繼續總結和復習,幫助其回憶知識。讓學生在反思過程中通過數形結合反思自己存在的學習問題,總結較好的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既掌握概念核心,又形成了運用概念解決相關問題的初步意識。
同時,教師還應將微課資源開發為學生自我學習或輔助作業的教學素材之一。就學生的學習短板或學習問題,利用微課進行二次學習和鞏固。教師所布置的作業應體現學生和微課視頻的聯動性。如布置問題,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所思考到的還能進行解題的其他方法有哪些?本節課的練習題目是否可以進行變式?帶動學生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個人進行知識優化、創新、整合和應用的技巧。
四、結語
微課的靈活形式和自身的優勢特性可以實現初中概念類抽象知識的有效教學,幫助處在不同學習水平,擁有不同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的學生有效理解并掌握概念類知識。在分析、歸納、總結過程中提升個人的知識學習技巧和學習能動性。并利用課外作業或豐富的習題形式幫助學生再次深化微課的使用空間和使用效果,做到以微課形式帶動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學習意識的提高,轉變初中數學概念類知識課堂氣氛沉悶,教學質量不高的情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李偉.微課輔助下的初中數學“自主互助”教學實施路徑研究[J]. 新課程, 2020, 545(41):84.
[2] 吳守保.微課教學在初中數學概念課中的應用策略[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9(7):139.
[3] 王磊.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究[J]. 華夏教師, 2020,157(01):90-91.
(責任編輯:黃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