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所以實驗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為保證實驗教學質量,教師應慎重選擇教學方法。借助表現性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合作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文章以“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為例,對表現性評價的應用方法作了詳細介紹。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表現性評價;應用;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08—0078—04
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手段,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并可以幫助學生完成自我反思。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對評價工作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開展評價改革工作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借助表現性評價,可以將學生固定在真實場景或模擬場景當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觀察,合理評價他們的表現。為確保表現性評價發揮自身的最大價值,教師應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比如“如何將表現性評價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融合”“如何選擇具體評價方法”“如何制訂表現性評價目標、確定表現性評價任務、編寫表現性評價規則”等等。下面以“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為例,對表現性評價的應用方法進行介紹,以幫助教師豐富自身工作經驗,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學術界與表現性評價有關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以威金斯與斯蒂金斯所提出的觀點最具代表意義。威金斯認為,表現性評價就是要求學生完成某個教學任務,以向教師展示自己,即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搭建具體場景,讓學生自我展示。而斯蒂金斯認為,表現性評價是用來衡量學生借助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或任務完成能力的標準[1]。
教師要想應用表現性評價,就必須構建真實的場景或對評價過程進行模擬,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書面報告、實驗、展示等方式對學生作出評價。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表現性評價方法是指教師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為開展后續教學工作提供便利。所以,表現性評價方法的含義就是借助客觀標準分析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強弱,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2]。
(一)制訂表現性評價目標
在應用表現性評價完成“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制訂評價目標,也就是借助表現性評價對學生的哪些變化進行評價。在明確評價目標時,應結合教學要求,在此節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的評價目標有以下幾點。
1.當細胞膜失活時,細胞為什么無法實現質壁分離及復原,生物體結構與功能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2.以實驗結果為基礎,闡述質壁分離與復原現象發生的原因與必要條件,并完成概念推理。
3.是否可以獨立使用顯微鏡完成教學任務,比如是否可以準確地完成實驗現象記錄;是否可以對實驗結果深度挖掘;是否可以與他人合作學習等等[3]。
4.是否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某些問題。
(二)確定表現性評價任務
確定表現性評價任務的目的為判斷學生學習能力與現有水平,因此在確定表現性評價任務時一定要以表現性評價目標為基礎,確定具體化任務。通常情況下,教師在確定表現性評價任務時,應遵守以下步驟。
1.結合教學內容確定表現性評價任務類型。目前,表現性評價任務類型有兩種,分別是限制型任務與擴展型任務,主要表現內容如表1所示。

這兩種任務類型的區別在于限制型任務具有結構性特點,對任務的描述非常細致,完成難度較低。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中,可以設計的限制型任務有很多,比如制作臨時裝片、觀察并記錄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現象等等。而擴展型任務復雜度較高,雖然不會限制任務完成方式,但是在實際任務完成過程中會設計許多內容,重在考驗學生的自身能力,比如可以針對“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提出問題,要求學生自行探究實驗結果。
2.結合相關標準完成表現性評價任務。在完成表現性評價任務時一定要遵守真實、可靠原則,相關研究表明,教師在完成表現性評價任務時一定要遵守三大標準,分別為真實標準、可行標準、可信標準。真實是指以真實環境或問題為基礎完成表現性評價任務,比如學生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課中的表現;可行是指學生通過某些操作可以完成具體任務,可以反映學生真實情況,比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可信是指在完成表現性評價任務時應結合教學要求,以獲得令自己滿意的教學效果[4]。
(三)制訂表現性評價標準
表現性評價標準是教師用來衡量學生任務完成情況的參考依據,確定評價任務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生實驗能力。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應制訂科學合理的表現性評價標準,為完成后續工作提供便利。
1.完成“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在這一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制訂如表2所示的評分標準,以端正學生學習態度,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2.提出問題,設計實驗。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比如可以設計如下兩大問題:

(1)實驗材料是否可以選擇洋蔥表皮細胞?結合自身想法設計實驗,并完成探究[5]。
(2)質量濃度為0.5g/ml的蔗糖溶液中是否會出現質壁分離及復原現象?結合自身想法設計實驗,并完成探究。實際評價量表如表3所示。
3.交流討論。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比如以實驗結果為切入點,分析質壁分離及復原現象發生的條件[6]。實際評價量表如表4所示。

4.結合實際解決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向學生提問,比如施肥過多會導致農作物出現燒苗問題,那么為什么會出現此類問題?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實際評價量表如表5所示。
(一)對實驗過程進行記錄、評價
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參考評價量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實驗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具體教學,認真完成評價量表記錄;并且在實驗過程中,小組同學還應進行自評與互評。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實驗。
(二)實驗總結
在實驗結束后,匯總所填寫量表,并對量表具體分析,掌握學生實際情況,明確學生自身不足,制訂針對性較強的教學計劃。
1.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范圍較小。此次實驗結果表明,目前,高中生對表現性評價的了解程度嚴重不足,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嚴格落實相關要求。這是因為表現性評價實際應用流程較為煩瑣,對教師要求較高,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很少使用此評價方式,目前,雖然此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幫助,但是對于實現全覆蓋而言,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2.有效激發高中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對實驗數據與正常教學數據進行對比可知,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應用表現性評價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可知,受表現性評價方式影響,高中生會主動參與到實驗教學當中,會以一種享受的狀態完成實驗,可以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與效率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3.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綜合水平。相對于正常教學而言,應用表現性評價方法完成實驗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為他們調整教學計劃提供參考。
(三)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實施體會
1.調動高中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以往,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實驗結果,無法發現高中生物實驗的魅力。但是應用表現性評價方法,可以保證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受影響,幫助學生發現生物實驗的魅力,吸引其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
2.規范高中生生物實驗操作技能。高中生物教師應用表現性評價開展生物實驗教學時,應向學生講解評分細則,使得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意自己的操作方法,提高操作規范性,降低實驗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提高學生實驗水平。
3.培養高中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在應用表現性評價方法時,學生需要完成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等多項工作,而且每完成一項任務,學生就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有著極大幫助。
總之,借助表現性評價可以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且可以提高實驗規范性,使他們獲得成就感。但使用此方式完成教學計劃會增加教師教學壓力,因此應針對不同教學內容設計出不同評價量表,以保證評價量表的可行性。除此之外,還要借助相關方法保證評價結果的公平性。
參考文獻
[1]潘佳萍.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以“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實驗為例[J].中學生物學,2020(01):43-45.
[2]鄧惠文.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9.
[3]易彩玲.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9.
[4]徐廣宇.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12):296.
[5]孫安靜.高中生物必修一實驗教學中應用表現性評價的案例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6]祖曉明.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高考,2016(21):138.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