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
摘要:音樂是初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肩負著培養學生心靈、樹立學生正確三觀的重任。通過對初中音樂教材中的一些歌曲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思想情感,對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如果初中音樂教師能把音樂作品中的文化故事融合到教學中,一定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音樂;文化;完善道德品格;啟迪心靈
前言
音樂是一種令人陶醉的美妙藝術,有優美、強烈的、舒緩的、輕快的,它們常常是令人震驚的。一首好歌,縱然時隔多年,縱然早已滄海桑田,依舊能在心靈最深處蕩漾。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學中,音樂教育具有十分正面的正面影響。在素質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我們不禁要問:如何開展中學音樂教學?這一問題在教育領域引發了強烈的討論。基于此,本文認為,初中音樂教師應深入了解音樂創作的文化意蘊,充分利用音樂教學,引導學生發掘其文化精髓,激發其情感共鳴,讓學生在聆聽和學唱環節中獲得新的發展!
一、應試教育背景下國內初中音樂教學面臨的挑戰初探
部分初中音樂教師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所以教學設計存在諸多不足。他們中有些人沒有意識到對學生進行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導致了教學設計滯后,違背了音樂素質教學的具體要求。同時,有些初中音樂教師缺乏科學、合理的音樂教育觀念,教學具有單一的教學形式,教學狀態比較松散,音樂課教學內容不夠深刻,流于形式,課堂也無聊枯燥。綜上所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教師無法保證進行音樂教學和素質教育融合教學的有效性,無法發揮“音樂文化,熏陶情感,洗滌心靈”的積極作用,更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音樂開展文化滲透教學的具體措施
2.1課堂的轉變
2.1.1深挖教材內涵
深挖教材中的愛國主義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對于初中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有著明顯的積極引導作用。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緊扣素質教育理念,指引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的發展。
例如在“愛我中華”的教學中,學生要學唱《愛我中華》《我的中國心》等歌曲,教師可以在教唱前給學生介紹它們的創作背景,讓學生感知自己身為華夏子民,和祖國母親息息相連、一刻也不能分離的心境,感受個人和祖國之間,亙古不變的情感。與此同時,可適當引入愛國主義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一些片段,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
2.1.2激發情感共鳴
教師要讓學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達,在歌唱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首先,教師要對歌曲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深化其思想內涵,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提出問題:這首歌曲屬于哪種情緒表達?這首歌旋律是怎樣的?最后,以合理、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教學中思考問題,構建相關情境,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例如,以動人的畫面為引導,在《我和我的祖國》《天路》《偉人——孫中山》中感知愛國主義、民族和革命精神;在《穆桂英掛帥》《昭君出塞》中感知傳統文化中的華夏古韻;在《同一首歌》《校園的早晨》《陽光路上之歌》中感知青春的美好。在賞析前,教師可通過PPT畫面賞析的形式,將學生帶入到各種情感情境中,以此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精神境界和濃厚的情感,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2.2加強課后鑒賞和拓展的力度
2.2.1開展音樂故事活動
初中生們特別喜歡老師給他們講故事,這是因為故事中的事物有趣、豐富,有些人物形象聰明、有智慧,能啟發學生對事物的思考。因此如果我們能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滲透音樂故事,對學生的教學效果會更明顯。通過開展富有成效的音樂故事活動,讓學生在音樂的旋律中啟發智慧的思考,在故事情節中培養生活、生命意識,不斷滋潤學生,讓學生在愛和關懷中不斷成長。因此,教師要創作符合學生心理成長的故事,讓故事以音樂為背景,讓音樂以故事為基礎,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明白故事精神,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比如,在一次二胡音樂鑒賞活動中,除了學習二胡獨奏曲《光明行》,我還給大家放了《二泉映月》,然后給他們拓展了阿炳(華彥鈞)的故事,他童年喪母,后又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但是他沒有因此放棄音樂,他刻苦鉆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學生都不禁佩服這個民族音樂人,他的故事也啟發了在場的學生們,為他們的成長指明了方向,使他們樹立了成長自信,人生路雖然又寬又長,艱難險阻也不斷,但是阿炳在困難的境界下,也造就了成功的一生,學生們也相信自己通過努力和堅持,也會贏得美好的未來。
2.2.2開展音樂學唱環節
要開展音樂學唱環節,在民族音樂板塊,老師可以播放一首激昂、能夠渲染氣氛、促進情緒表達的歌曲,如《天路》,接著又用前言引入藏族歌曲的拓展:優美的詩句,動人的歌聲,猶如珠穆朗瑪峰融化的雪水,清澈、激昂、勢不可擋。藏民晝夜聽的歌,已經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如同老鷹的羽翼,帶走了云彩;藏族人民的歌唱,將我們的愛和情感送向遠方。這種以情緒引導為開場,用聲情并茂的課堂導入語言,讓學生們對西藏充滿了憧憬和遐想,然后就可以播放一些藏族歌曲《走進西藏》《我要去西藏》《那一天》等,在學生想象力的催動下,在學唱音樂的指引下,學生們翻越雪山,走遍高原,邁向他們心中向往的西藏……
三、結語
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進行文化教育,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發展中,要注重音樂教學的價值意義,采取多種的措施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初中生在音樂學習中明白音樂所承載的文化,從而提升初中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和音樂鑒賞能力,以此不斷推動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湯媛媛.初中音樂教學淺論[J].參花,2021(2):137-138.
[2]張曉霞.論初中音樂教學[J].文存閱刊,2020(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