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文
摘要:小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力量源泉,是祖國與每個家庭的花朵,為了全面推動學生成長,實現有效的減負增效,我國提出了雙減政策。減輕的是學生的學業負擔與學業壓力,增強的是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作為班主任就要用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通過日常創新化的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公平公正的對待班級當中的每一位學生。本篇文章基于雙減背景,對小學班主任工作創新化發展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班主任;創新化;策略探究
引言: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必然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不將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積極的引導學生舒緩學習壓力與生活壓力,及時的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營造良好的班級開放、和諧的班級氛圍,推動學生的全面化發展。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創新化發展重要性
由于我國長期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認為學習成績是最重要,成績決定著一位學生的好壞。尤其是針對于六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即將要邁入初中學習,教師與家長為了學生能夠跟上初中學習的步伐,在六年級這一學年當中,就會增加學習任務量,家長也會額外報一些課外補習班,這就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與學習負擔,此種模式一直延續了很多年。雙減政策的提出,就將學生從高壓力的學習中引領出來,糾正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問題。在雙減政策理念下,班主任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學生的人際交往、體育運動等能力的發展,而不是單純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此種模式下,學生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快樂,身心也會更加的放松,面對一些知識內容學習,學生也沒有較大的壓力與負擔,反而擁有了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無論是學習,還是對待一些事物,學生都會更加專注,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創新化發展策略
(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我國雙減背景下,若想有效的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與學業負擔,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班級管理當中,都要始終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學生看待是自己的孩子一般,與學生處于平等的狀態,為學生付出真心,與學生真正實現心靈上的交流,從心理、生活、學習等方面呵護學生的成長。
例如,在班級工作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考慮一些問題,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在雙減政策下各個任課教師已經減輕了作業量,但是有一些學生并沒有真正的調整好狀態,認為以后進入到初中,跟不上節奏,設置了許多的假想敵,學生自己給自己了許多無形的壓力,這些壓力就會影響到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作為教師就要善于發現學生存在的這些問題,能夠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舒緩內心的壓力,放平心態。其次學生日常成績有一些變動也是在所難免的,面對成績下降的情況,班主任要做的不是責備學生,而是給予學生自信心,引導其找到存在的問題,并開展適當的心理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與關愛,從而擁有前進的無限動力。
(二)注重班級分層化管理
在班級中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也逐漸顯現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如若在班級管理中,教師選用統一的管理模式,給予學生同樣的要求,就會出現學生發展不均勻的情況,教師制定的目標并不適合于班級當中的每一位學生。若想真正實現減負增效,班主任就要注重班級的分層化管理。
例如,在班級中班主任每個學期都會與同學們制定學習目標,又或者班級進步目標,這個目標往往是教師制定的,每一位學生都要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但是對于班級全體同學而言,有一些學生即便是非常的努力,受到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的影響,也有可能達不到這一目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極大的壓力。面對這一情況,作為班主任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分層化管理模式。教師可以將每個學期制定的目標,轉變為月目標與學年目標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同學們自己為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學生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由學生自己制定的目標,自然就有信心完成它,自然不會覺得有過大的壓力。沒有統一教學目標的壓迫感,學生擁有了更為充足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組織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
傳統班主任工作都局限于班級內的管理,側重于解決班級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常選用班會與說教的方式,十分的枯燥無味,教育效果也十分的低下,同時在班主任過多的說教中,學生也認為十分的壓抑。因此班主任就可以嘗試走出課堂,走到戶外,借助豐富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放松身心,收獲快樂。
例如,在每個月的班會,教師都可以特別挑選出一些時間,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組織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活動內容主要以趣味運動為主,在運動中滲透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兩人三足”接力小游戲,六位同學結成一個大組,組內兩名同學中間的一只腳綁在一起,完成接力賽,看一看哪組同學用時最短。這個活動就十分考驗學生的團隊合作力,并且也講究一些方式方法。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就能夠不斷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兩人三足中,如果一位學生一味的追求速度,忽略了身邊的同學,二人就會雙雙摔倒,只有兩人掌握了共同的節奏,才會完成的更好。班集體也是這個樣子,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在團隊有愛的班集體當中,每一位學生都能朝向陽光、向上的方向發展。
結束語:總而言之,雙減政策主張減負不減質,如何正確處理好兩者關系,是教師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針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教師就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班級管理策略,予以學生正確的引導,切實有效的落實雙減背景減負增效的理念。
參考文獻:
[1]朱郁,肖東輝,徐曉玲.知行合一融五育? 減負增效促提升[J].中國教育學刊,2021(S2):161-164.
[2]李青青.探尋“減負”與“提質”的交點[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12):14-15.
[3]馬立超.基于價值分析的中小學生減負政策評析[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21,10(02):1-6.
[4]楊番.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困境與解決對策探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41(02):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