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譽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意識到當前物理教學中的問題,根據轉變教學理念,將分層教育理念落到實處,以多元化的方式開展分層教育,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實際中,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分層教學法
物理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對于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學習難度,由于學生認知、思維能力的不同,對物理知識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差異性,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發展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分層教育,采取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使教學更加科學高效。
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一)思想陳舊,忽視學生個性差異
首先,教師的思想陳舊,缺乏創新意識,仍舊采用單一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這種刻板的模式下,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限制,不利于抽象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師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以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在教學中急于求成,單方面地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沒有基于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制約著學生能力的發展[1]。此外,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將教學內容局限于考試范圍內,只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初中物理中蘊含著許多與生活有關的知識,教師在進行這部分知識講解時,往往忽視生活元素,直接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教學內容抽象,教學過程枯燥,導致學生對物理逐漸喪失興趣。
(二)課堂缺乏互動,忽視分層教學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傳統講授式的方式開展教學,自己在臺上講,讓學生聽和記,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容易忽視互動的重要性,互動方式單一,不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導致教育學相脫離,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同時,教師忽視分層教學,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用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在課堂中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忽視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生缺少交流,不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導致師生之間產生隔閡[2]。
二、初中物理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制定分層教學計劃,重視學生的差異性
新課改對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目標,教師要制定科學的分層教學計劃,不再以成績教學作為唯一的目標,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物理素養,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為此,教師要貫徹生本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分層,制定教學計劃,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有計劃地進行學習。同時,教師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小組成員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計劃[3]。例如,在《凸透鏡成像》的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小組合作,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養。在實驗前,教師要進行實驗演示,用蠟燭演示凸透鏡成像實驗,并布置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蠟燭擺放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光屏上的變化,如讓一部分學生擺放蠟燭,一部分學生觀察物理現象,在實驗中發現物理知識,在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根據實驗現象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掌握凸透鏡成像的原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師可以通過分層提問的方式,層層遞進,從簡入深引導學生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促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融入生活元素,分層設計問題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物理源于生活,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現象緊密相連,設計貼近生活的物理問題,聯系實際設計不同難度的物理問題,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思考的空間。融入生活元素能夠拉近物理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使物理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教材走向社會生活,讓學生根據生活現象探究物理,明白生活中處處存在物理,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還能夠加強課堂互動,了解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物理。在設計物理問題時,教師要從生活著手,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階段性的問題,由簡到難引導學生,有序開展教學活動[4]。例如,在《杠桿平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設計物理問題,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研究,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親自參與到實驗中,一邊動腦思考,一邊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思維能力。教師要向學生介紹實驗器材,讓學生了解每個器材的作用,再提出問題,明確實驗步驟和實驗的目的,再讓學生自己操作,思考每一步的操作原理及作用,在求知欲的驅動下投入到實驗中。在實驗結束后,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實驗心得,再提出問題:杠桿平衡原理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讓學生進一步思考。
(三)設計分層作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初中的物理中包含了許多抽象性的概念,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識,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設計分層作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為此,教師要加強對能力培養的重視,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背誦記憶,要發揮分層作業的作用,指導學生自主探究,獨立完成作業,通過推導理解知識的本質,鍛煉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高效學習[5]。如在“機械能及其轉化”的教學中,能量守恒是這一課的重要概念,也是教學的重點,對于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這一概念較為抽象模糊,教師設計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理解能量之間的轉換關系,并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如觀察并記錄生活中的能力轉化現象;根據能量守恒原理完成物理習題等,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分析,掌握發現能力守恒原理。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面對新課程提出的要求和挑戰,教師要意識到教學中的問題,與時俱進更新教學思想觀念,將分層教育理念落到實處,采用多樣化方式開展分層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秦榮娟. 小組合作構建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思考[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4):1.
[2]湯繼猛. 基于微課的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思考[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1):1.
[3]馬云文. 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策略探究[J]. 國際教育論壇, 2020, 2(10):160.
[4]高淑媛. 基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反思與探索[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1(8):1.
[5]張峰. 淺析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J]. 啟迪與智慧: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