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貴芬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能力;培養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引路者,只有在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他們才能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好奇,新穎獨特的事物都可以調動學生的求知動機。想要去發展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師要注意去提示學生,他們所有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只是在身材、外貌方面和別人不同,重要的是還有著與眾不同的思想、邏輯。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把握和應用好這點,去課堂中營造出形象的教學情境,針對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教學到《長城和運河》這一內容時,基于調動學生學習欲望的目的,可以先讓學生自主的思考和探討長城和運河的面貌,讓他們把自己心目中所想象的樣子進行描繪。在學生溝通、探討結束之后,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出長城、運河的圖片、視頻,可想而知在他們觀察到連綿不斷、逶迤婉轉的長城時,會不由自主的瞠目結舌,在視覺感官被強烈刺激下會產生好奇心,他們急不可耐的想要學習未知的知識。然后就可以要求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誦課文,這讓課堂氛圍也變得熱鬧和活潑,也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結束了教學后,學生仍然有很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是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去獲取關于長城的歷史傳說,讓他們在下次課堂上進行探討。
二、拓寬渠道,開展多樣活動,促進學生自我管理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面對班級中的全部學生來進行集體式的教學,因此有必要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管理和獨立學習能力,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語文學習中如魚得水,并且提升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小學語文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不同渠道、形式來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加強德育,陶冶學生性情,促進其人格的完善。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因為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因此教師還要積極的進行引導,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內容來針對性滲透德育內容,陶冶學生良好的品性,一定程度上實現學生管理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教學到《談禮貌》這篇文本時,借助幾篇簡短的故事,創設出生活化的情景,去教學學生如何在生活中對他人文明和懂禮貌。在教學到《學棋子》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去嘗試講解專心致志的含義,同時讓其在文本中尋找能夠體現這一成語的語句,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歷史中有哪些可以做到專心致志的偉人,教師也可以對課堂上專心致志的學生加以鼓勵和贊揚,從而讓其他學生也學習這種好習慣。
其次是可以開展形式多元化的課外實踐和主題活動,去針對性的發展學生的自我管理習慣。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去根據學生的年齡情況,聯系其所熟悉的生活內容,來組織內容新穎有趣和形式豐富的活動,去針對性的發展學生的行為習慣,一定程度上實現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比如可以結合課本中對學生在課外閱讀、朗讀背誦等方面的要求,去為學生介紹合適的閱讀方法,同時還可以開展詩詞搶答比賽、看誰識字多競賽以及詩詞朗誦比賽,這樣一方面可以很好的發展學生進行獨立自主閱讀的習慣,另一方面還能夠培養學生樂于分享和加強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強化自我認識,促進學生自我教育
著名的教育專家曾經提出過,所謂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在小學語文中要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去針對性的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從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產生行為自律。
要強化自我認識能力。語文教師要教學學生去了解自身,發現自身存在的優點、潛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強化其自主性、自律性。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拿手或者喜好的方式來呈現學習內容,例如對表演有興趣的學生可以表演課本劇,擅長繪畫的學生可以設計黑板報,而對朗誦有天分的可以組織配樂朗讀,這樣在發揮學生潛能的前提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和展現自己。
四、結語
總而言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是時代發展下的必然趨勢,是針對性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要求,同時也是培養現代化與時俱進人才的需要。首先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管理和獨立學習能力,是為了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如魚得水,并且提升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小學語文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不同渠道、形式來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教師要去根據學生的年齡情況,聯系其所熟悉的生活內容,來組織內容新穎有趣和形式豐富的活動,去針對性的發展學生的行為習慣,一定程度上實現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趙國軍.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1,(47):97.
[2]郭文彬.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1,(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