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導學;實踐研究
引言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以及義務,重視啟發性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在當前素質教育被不斷推廣的大背景下,問題導學也被不斷的提出。因為問題導學主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僅僅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著重注重發展學生的合情設想和推理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及喜愛。促進問題導學在數學教學中的落實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并且還可以讓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探究中。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相比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部分的學生經常會遇到對概念理解不清晰、解題思路不明確的問題,那么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運用就可以更好的改善其中的問題,使學生的思路更加的清晰明確。
一、問題導學法的闡述
問題導學法主要就是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思考,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問題情境,更好的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實施問題導學法的過程中,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良好的問題創建是提升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主要導向。初中數學在進行問題導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創建合理的問題,這樣才可以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為了促進問題導學在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教師應當全面遵循以下的教學原則。首先,適中性的原則,教師應當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并且針對性的提出問題,教學的難度應當適中,避免學生因為一開始就遇到過高的難度,造成的情緒低落從而直接放棄探索。其次,遞進性原則,在創建問題的時候,應當保證問題的連貫性以及遞進性,保證前后問題的設計能夠相互呼應,促進分散的知識點能夠有效的整合。最后,重點性原則,教師應當針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充分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將重難點的知識進行問題的設計,彰顯出問題導學的教育價值,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落實的意義以及主義事項
初中數學中問題導學法的落實,不僅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問題分析的能力,并且教師在提出的問題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提出容易讓學生特別愿意參與進來討論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想辦法解決數學遇到的問題。在問題解決的期間,學生也能慢慢摸索出運用怎樣的方式將所學的知識落實到實處,加深自身對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問題導學法一直得到教育學者的高度重視,許多教師嘗試將其有效的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僅僅是其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形成主觀的學習目標,從而達到教學的顯著效果。重要的是它能夠讓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升。對于教師來說,除了將問題導學法的有效運用到課堂上,還要注意結合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不斷完善問題導學法的發展。
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落實應當基于以下幾方面的重視:(1)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發展的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與教學計劃,這樣才可以方便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構建全新的思維模式;(2)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必須存在明顯的懸疑性可思考性,才能對學生起到啟發性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對問題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3)教師應當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從而保證學生可以真正的參與到問題中參與到探索研究中。(4)教師課后作業的創建也要能夠呼應本節課提出的問題,做到前后呼應更好的持續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得到更豐富的成長。只有保證教師對問題導學合理的設計,才可以使學生自身的興趣得到激發,那么教學水平也會因此得到提升,對課堂起到促進的作用。
三、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思考
(一)創建生動的問題情境教學
在運用問題導向進行數學創建的期間,教師應當善于為學生創建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這樣方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得到正確的答案。在具體教學的階段,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友好的互動交流,方便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此對于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師來說,教師應當通過問題教學的情境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舉例來說,在教學《豐富多風采的圖形世界》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圖形,并且還應當讓學生對圖形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師可以多運用媒體技術讓學生先進入到相關的情境中去,通過圖像、動畫等,引導學生對圖形的形狀與特征進行觀察、分析,之后在面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探究圖形之間存在的不同,從而加深學生對圖形的全新認知。
(二)合理創建數學教學的問題
問題導學具有延展度、整合度、主動性和參與性以及聯系度的特點,能夠有效提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互動,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從而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讓學生做到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對于數學的問題導學來說,問題才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切入點,因此應當合理的創建問題,學會運用問題來誘導學生。那就應當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建合理的數學問題,使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發揮,這樣才方便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1]因此教師在創建數學問題的時候應當結合實際的內容以及重難點,針對性的提出有趣的相關的數學問題,但是教師應當注意問題的設計不必太多深奧,應當保證在學生能力能解決的范圍之內,這樣更好的方便學生參與到問題中參與到探索中。舉例來說,在教學《圖形的平移》過程中,教師就應當從最基礎的問題進行設計,從一個圖形內部要素的數量與位置關系出發,再到一個圖形平移后的要素變化和位置關系,一步步提出有關圖形平移與概念的問題,不斷的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圖形平移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思維,主動探究問題。在實際教學的階段,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僅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思維,并且還可以使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加全面。
(三)提出問題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基礎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在通過設計問題進行新知識導入的基礎之上,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采取多樣形式的方式,讓每個人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之上有所成長和發展,從而促進整體學生的提升。針對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靈活性的問題,讓學生能夠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思考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的實質。針對數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通過對針對性數學問題的提出,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滿足不同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需求,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增強,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2]舉例來說,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當中,學生應當領會的就是實際模型中確定位置的方式,并且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掌握坐標系的繪畫方式,能夠明確各個坐標軸之間的關聯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立體空間感,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創建相關的教學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將實際的問題數學化。
例如:小紅和同學們參加在xx大學舉辦的數學夏令營活動,老師說在廣場音樂噴泉處藏有5個神秘大獎,需要同學們自己探索尋找,先到先得。小紅首先找到了音樂噴泉的位置并成功找到一份神秘大獎,她想通知自己的幾個好朋友趕快來尋找。設置問題(1)小紅怎樣告訴朋友們音樂噴泉位置的?(2)小紅可以直接省略掉她話中“南邊”與“西邊”的字眼嗎?(3)如果小紅不說在“教學樓南邊,食堂西邊”這句話,那么她的好朋友能否找到音樂噴泉的位置?通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1)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思維主動進入學習之中。然后通過連續的,有關聯的,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水平步步提升。并且多鼓勵學生猜想還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性,讓他們多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對他們的表達進行匯集和碰撞。并從其中捕捉到有價值有意義的資源加以利用,從而更好的豐富課堂的教學價值和育人價值。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問題導學法是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全面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思考能力。靈活的運用問題導學可以提升教師教學的針對性,并且依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創建不同難度的問題,營造不同層次的學習,簡單易行便于操作,促進教學效果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天軍.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思考[J].學周刊,2021(25):137-138.
[2]田愛芝.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思考[J].試題與研究,2021(17):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