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紅
摘要:隨著當前信息技術時代的興起,學校教育自然而然地同信息技術相結合,尤其在地理課當中,運用多媒體與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直觀的明白關于地理知識,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課堂趣味性與靈活性,啟發學生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加深對地理學科的認知和理解。而且信息技術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能減輕教師教學壓力引起,對此初中地理教師應該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實時更新教學手段。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地理;運用策略
引言: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多媒體技術也大量的在課堂教學中展開。是教學的輔助性手段之一,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地理教學中不僅僅豐富了學生的感官體驗,而且把抽象復雜難以理解的知識直觀的展現給學生,使地理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優勢
(一)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來源
在傳統模式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都是依據課本進行的簡單單一的教學。知識信息大多來源于課本。因此,這就導致了教學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課堂表現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無趣。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而現在新出現的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中就彌補了這些缺點,首先教師可以結合網絡信息教育大平臺或者更多的教學資源。例如關于地理新的課件試題和優秀的教學手法、教學內容等等,這不僅大大的提高了教師的上課效率與上課質量,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育平臺同更多的教育人士交流探討教學方法,進而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展現以學生為本,主動認知的過程
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感官交互式的學習模式和環境,這種圖文并茂多種感官綜合刺激展現出與課堂教學不一樣的情景模式,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所呈現的知識有限,而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展現大量的知識儲備,各種信息教學資源,促進了學生的聯想思維與認知結構,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創造,培養個性化的學生,突出學生的優點,這種教學模式是以往課堂教學所不能展現出來的,強調的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主動認知過程為重點。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一)運用多媒體設備展開教學,提升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能力
初中地理知識內容較為抽象,尤其是一些關于方位、圖片、地理位置等等,這時學生在學習地理時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老師要即使更新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嘗試將多媒體設備結合在課堂中。地理多媒體設備所展現出來更為直觀化與趣味化。例如,初中二年級人教版第一章,《自然特征與農業》在這一章中,教師要展現的農業與自然特征的關系,首先,教師可以運用照片播放關于自然特征的照片,讓同學耳目一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直接加強后期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和積極性,照片中所呈現出來的優美的風景風光,再配上文章中所表現敘述的文字更能讓兩者相結合,更能讓學生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教授地理知識時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現代化技術能力。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能夠促進師生之間學習交流,而且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夠使課本中靜態現象轉化為動態現象,無聲的概念到有聲的概念。
(二)解決地理教學中的困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的多少是直接關系到學生成績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必須對此高度重視,尤其是在進行地理教學,傳統教學模式會使得內容呈現繁瑣復雜,而教師只是注重傳授知識點忽視學生的學習激情,這不僅大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初中地理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本身上課狀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導入環節,引導學生逐步對知識產生興趣,教師在制作微課視時要把握微課視頻時長與內容,微課視頻過短,難以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突出出來,例如初二人教版第七章《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導入新課環節,教師通過播放長江珠三角地區視頻,歌曲江南水鄉等讓學生們感受到長江地區壯麗的景景象。長江三角洲地區會被稱為魚米之鄉呢?帶著問題推進接下來要講的內容,教師將教材內容與圖像文字進行多媒體轉化教學。一堂課不僅能夠讓教學實現全方位、立體化展示,而且能將以往課堂上呈現出來的弊端減弱。
三、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故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講的是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只學習而不思考,則學習不能進步。而一個人的學習思維不是先天的,而是通過后天循序漸進地培養起來的,在傳統的思講課堂教學中,因為學生受到教學環境模式局限性,進而導致思維受到禁錮,舉例來說,人教版初二教材《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大部分同學,有的同學是沒有去過這么遠的地方,所以老師如果單純地用語言講授法進行授課,學生沒有那么能直觀感受出來,教師可以情境加時事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例如著名的七子之歌,大家都耳熟能詳,通過音樂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從而培養學生對與港澳同類的地區特征的歸納分析,信息信息技術運用的巧妙,能夠開闊學生的知識眼界,以此來發掘學生思維能力,自然而然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總結:21世紀的全新教育形勢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定會帶來教育觀念、教學組織形式的又一次革命。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教學的整合,達到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良好效果,初中地理教師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創造更為合情合景的探究機會,創新更為及時有效的評價方式。如此一來,立足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初中地理教師就可以逐漸打造出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建平.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方法與效果[J].中國新通信,2021,23(10):216-217.
[2]孟學彬.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積極整合的方法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05):129+131.
[3]李慶元.信息化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3):129-130.
[4]畢濤,袁成花,張漢川.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探微[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9):106-107.
[5]劉存英.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