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秀
摘要:幼兒時期,其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都不成熟,為此這是一個培養勞動觀念、塑造心理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把握好教育節奏,將勞動教育觀念充分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感受勞動帶來的無限可能。基于此,本文章對勞動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勞動教育;幼兒教學;運用
引言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了“德、智、美、體、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把勞動教育提高到五育并重的地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也明確提出對幼兒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要求,讓幼兒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勞動教育對幼兒習得良好生活衛生習慣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一、幼兒勞動教育的內容
幼兒勞動教育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勞動”“自我服務性勞動”“家庭服務性勞動”。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包括了解日常的常識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兩方面,如吃飯、穿衣、洗澡等;自我服務性勞動教育的目標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庭服務性勞動教育目的在于塑造良好的品格,陳鶴琴主張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掃地、擦桌子等。邱志華從一日生活的角度將幼兒勞動教育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包括“自理性勞動教育”“服務性勞動教育”,二是包括“主題學習勞動教育”“游戲性勞動教育”“體驗性勞動教育”,三是包括勞動節、重陽節、國慶節等節日的“節慶日勞動教育”。
二、勞動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豐富幼兒勞動教育內容
為切實貫徹勞動教育,應該完善幼兒勞動課程內容,引導幼兒在真實的勞動中獲得體悟,并將經驗運用到今后的勞動實踐中去。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不能夠滯留于形式,還要增進幼兒的奮斗勞動精神,認識勞動,發揮勞動的育人作用。將理論轉移到融合實踐的過程,設計合理的勞動教學內容,不能照搬照抄,用陳舊的教學體系教學了,而應當與時俱進,進行創新,豐富勞動教育內容,構架合理、嚴謹的活動形式。勞動教育的范圍應當適當拓展,在幼兒園,教師可鼓勵幼兒搞衛生,如打掃教室、整理自己的內務,切實將勞動延伸到生活中,使幼兒感受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并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師還要在日常檢查幼兒的點點滴滴,記錄幼兒的勞動情況,綜合評價幼兒的表現。在家里,家長也要充分發揮作用,讓幼兒參與到家庭勞動中,如可以讓幼兒洗碗、擇菜等,培養幼兒獨立自主的勞動意識。
(二)重視校外勞動實踐
幼兒的勞動教育僅僅依托學園以及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為了更深入幼兒的勞動技能,豐富勞動體驗,離不開家長、社會的支持和合作共育。合理利用社會各類勞動實踐資源,開拓勞動體驗,逐步提高對勞動活動的質量要求。在當前有很多有趣的勞動實踐場所,可以提供給幼兒多樣的勞動體驗,比如可以帶幼兒去參與農家樂的,讓幼兒參與摘草莓、除草,讓幼兒參與家長生火、做飯等勞動;在商場的親子烘焙房,幼兒能參與以家庭為單位的親子烘焙活動中,這樣既可以培養親子感情,又能增加課堂外的手工勞動體驗;到消防基地,扮演消防員參與學習消防知識;等等。家長也可以以身作則,帶領幼兒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性的自愿服務活動,如去撿垃圾,去除牛皮廣告,進行植樹養護活動等。
(三)追隨兒童發展生成勞動課程
勞動教育需教師不斷根據兒童的發展需要,及時抓住教育契機,盡可能地引導孩子去發現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筆者能遵循兒童本位理念,以兒童問題為導向,了解兒童的興趣,努力開設更加貼近幼兒發展需要的課程。以小班生成課程《剝一剝》為例。當聽到午餐有美味的蝦時,孩子們一一發出了困惑。有的說:“老師,我不會剝蝦”;有的說:“蝦殼硬硬的,真難剝”;有的說:“蝦有尖尖的刺,我不敢摸”……于是筆者抓住教育契機,馬上拍下剝蝦視頻,讓孩子們能直觀地觀察到剝蝦的整個過程:首先,捏住蝦的頭和尾巴,把它掐掉;其次,把蝦反過來從足中順勢把殼剝下來;最后,檢查一下有沒有剝干凈,就可以吃了。有了剝蝦的經驗,孩子們也發現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需要剝了才能食用。經過前期的調查和介紹,我們找到了很多可以剝的食物,比如:雞蛋、葡萄、橘子、石榴、香蕉、桂圓、花生……首先,挑選的是橘子、香蕉,會剝的孩子人數較多;其次,是有些難度的雞蛋、桂圓、葡萄,會剝的人數較少;最后,是最難的瓜子、花生,會剝的人數最少。
(四)保證勞動量的適度
在游戲中開展勞動教育時,既要保證游戲貼合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游戲精神,也要適度開展,做好身體防護,使幼兒從根本上認識到危險發生的后果,學會規避勞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師應根據觀察合理調節游戲的材料數、時長等,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保駕護航。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游戲中勞動就需要束手束腳。教師要形成負面清單思維,持續保障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使幼兒獲得適度的勞動量。
結束語
總之,幼兒園勞動教育要持續、全面開展,教師應抓住教育契機,充分利用幼兒園各個環節的一日活動,讓幼兒進行自我服務、為集體服務,讓他們在勞動中學習,在勞動中交流,從而不斷提升幼兒在集體生活中的自信心,促進幼兒獲得認知與情感的雙重發展。
參考文獻
[1]易瀟琳,王彥峰.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和實踐路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01):99-100.
[2]朱艷.我國幼兒勞動教育實施現狀及路徑探析[J].新課程,2020(50):36.
[3]潘藝珍.加強幼兒勞動教育培養良好勞動習慣[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1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