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司悅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陽江 529500)
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要求,“互聯網+”教育信息化將成為教育系統性改革的關鍵變量,帶領教育走向現代化發展,教育理論將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隨之重構。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機遇和挑戰,迫切需要根據“互聯網+”背景下教育技術要求重新認識高等院校的教學過程,構建能夠適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因此,針對本專業的現實情況改進混合式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商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水平,對建立一個“互聯網+”背景下具有高職教育特色、較高綜合教育效益的新型現代教學模式有著重大的研究意義。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培訓機構提出教學Blended Learning的觀點,是通過對數字化學習(E-Learning)理論反思改進而來的。2001年開始,研究學者意識到用E-Learning來完全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不可行的,課堂效果和投資回報率會受到嚴重影響。同時,Blended Learning的中文譯名眾說紛紜。祝智庭教授將其譯為“混和學習”,黎加厚教授在私人Blog中結合整合的思想,主張將其翻譯為“融合式學習”,何克抗教授作為我國Blended Learning研究的先行者,則將其翻譯為“混合式學習”,他認為所謂“混合式教學”就是將在線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結合起來,傳統的紙質教材和網絡資源進行混合,個體學習和集體學習進行混合,既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啟發、監控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性和創造性。
我校財經系商務管理專業,每屆學生在大二第一學期學習《人力資源管理》核心課程,每周4節課,學分4分。前期學習了管理學基礎、市場營銷實務、商務溝通、商務談判、經濟法等專業課程,為該課程的開設打下了理論基礎,而該課程又為后續課程如招聘與配置、員工培訓的開設定下實踐基礎。
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標準,該課程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的八大模塊,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基本理論、人力資源規劃、崗位分析、招聘與配置人力資源、員工培訓和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現代勞動關系管理,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思想觀念、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業務流程,為將來的實際工作奠定基礎。現階段,該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實踐實訓、考核方式與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形勢發展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2.1 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夠先進
商務管理專業教師雖然已使用微信、QQ、電子郵件等輔助工具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但隨著“互聯網+教育”時代的來臨,教學環境的改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和途徑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原有的教學手段和方式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由于無法打破時空局限進行監督,課堂效果大打折扣。
3.2.2 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嚴重缺乏實用性
教學資源理論灌輸多,情感陶冶少,集體受教多,個性化學習少的現象,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較差,需要進行挖掘與調整。
3.2.3 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
一堂課45分鐘,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非常受限,教師無法及時獲取學生反饋的問題,并進行答疑。
3.2.4 課程考核方式不夠完善
課程考核以教師評價為主,缺乏學生之間的互評、自評、企業導師的評價,課程考核時無法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表現。
基于職教云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避免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展開跨時空限制的開掛課堂,將教學實施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
上課前,教師通過職教云網頁端上傳教學資源(課件、視頻、圖片、文檔、動畫),設置教學情景,開展活動,學生通過APP或網頁端進行自主學習,觀看課件、教學視頻完成課前任務,檢驗自學效果。
課堂中,先分析學生課前自學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將教學內容聚焦在重難點講解上。通過發起搶答、搖一搖提問、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互動,調動學生的聽課積極性,并進行隨機測試,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
下課后,教師通過布置作業,鞏固和拓展課堂所學,從而達到教學目標。通過職教云平臺上答疑、問卷調查、作業批閱、學習評價等準確掌握教學難點,課后進行反思,有助于調整后續的教學計劃。
在這三個階段中,通過積分的形式積累學生的所有表現,包括考勤積分,并且每個月在班級微信群上公布積分排行榜,激發同學的學習熱情,打造正向競爭的學風。同時有助于授課教師對該課程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本研究選定我校財經系商務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人力資源管理》作為試點,針對 2017級、2018 級、2019級、2020級商務管理專業共4個班級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據統計,關于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以課程中的模塊“簡歷制作與篩選”為例進行展示,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簡歷制作與篩選為例
2.利用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的評價,對每位學生的表現評分課后 1.拓展學習內容2.評估教學效果1.通過職教云推送課后作業“視頻簡歷的制作與篩選是否和傳統簡歷一樣?”3.選出積分排名前十的同學,公布到班級微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1.完成課后作業2.對本節課進行評價,對老師的教學提出建議
“人力資源管理”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在此課程上充分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符合我校商務管理專業學情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實現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效果:
一是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混合式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必須在課下借助互聯網資源查閱大量資料,并且通過職教云教學平臺,成為課堂的主動學習者,增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同時還要促進校際間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動交流,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是轉變教師的職能。混合式教學模式促使教師從傳統傳播知識者轉為課堂引導者,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水平和教學能力,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快樂課堂。
三是豐富教學評估手段。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成績主要由出勤率、課堂表現和期末考試成績按比例組成, 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平臺上的學生學習課件與微課時間、課堂參與討論的次數、參加小組活動的頻率、完成任務作業等記錄積分, 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能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綜合的過程性評估和綜合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