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摘要:古代文學作品不僅是我國古代文化的成果,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工具,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體系中,古文教學是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環,學好古文不僅有利于學生們鞏固語文基礎知識,提升語文學科素養,更有利于學生們提升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因此,教師們在教授小學古文時要重點探索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小學語文的古文教學質量。
關鍵字:小學語文;古文教學;提升質量;措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古文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占比越來越大,提升古文課堂教學質量已成為當前小學語文課改的重要目標。但古文教學明顯不同于現代文教學,古文文字更加凝練,語法也不同于現代文,表達方式和用語習慣和我們現在所用差別很大,小學生們接觸較少,學起來相對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們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進行教學,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古文的魅力所在。
一、小學語文古文教學中發現的部分問題
當前教育環境下,每一學期都有許多考試,“唯分數論”現象非常普遍,許多教師教學時更多的將重點放置于考試內容上,沒有對文章進行整體研究,為了更快的完成教學,一些教師經常常運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灌溉知識,通過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住知識點,使得學生學習時對文章理解不夠,基礎薄弱,更加覺得古文的學習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其次,在整個古文的學習中,許多教師沒有讓學生來更多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而是一味的向學生輸出知識,卻沒有關注學生是否將知識輸入為自己的能量,讓學生被動的接收教師們灌輸的知識,降低了對古文的學習興趣。
二、提升小學語文古文教學質量的具體方法
(一)重視古文教學, 側重方法指導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更加側重方法的指導,比如讓學生學習古文的語法,從語法來識別文章的整體內容。語法是古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了語法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古文學習難度,古文的學習由于有許多生僻的字詞,本身是比較枯燥難懂的,再加上要背誦許多的知識點,更是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只是古文學習成為了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塊攔路石。讓學生們掌握語法知識已經成為了鞏固學生古文基礎的重要方法,教師們在教學時一定要重視語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構建完整的語法學習體系,提升小學語文古文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鐵杵成針》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就會將重點放到方法教學上。這一篇文章講述的大詩人李白在游離的過程中看到一個老婦人在磨一根鐵棒的故事,當時的李白年少輕狂,不喜讀書,正是因為這一個老婦人的指引,改變了自己的品行,主動學習,最后成為一名大詩人的故事。而這樣的故事教給我們做事情要持之以恒。現階段的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生活娛樂內容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學生的毅力都是比較差的,而教師可以借助這一篇古文和信息技術,通過兩者的結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的意志力,讓學生能夠沉浸到文章之中進行學習。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對于古文的理解會不斷增加,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引導合作分析, 互通知識有無
傳統教育的課堂模式下,教師往往處于主導地位,老師們的“一言堂”式教育讓學生們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輸出自己的意見,這樣的課堂模式對學生來說枯燥乏味,單調無趣,不利于學生們培養獨立思考的思維模式。教師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們的個性培養,引導學生們之間相互合作,提升學生們的合作精神,減輕學習的枯燥乏味,提高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參與感,更加主動地學習古文。
例如,在教授《王戎不取道旁李》時,我將學生們人數平均的分為了六個小組,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小組任務,比如其中的五個小組負責找到文章中的特殊句式,剩下的一個小組則負責找出文章中的古今異義字。學生們不僅要負責小組合作找出特殊字句,還要負責向其他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和不同小組間的成果分享,提升學生們小學語文古文教學質量。
(三)增進情感體驗, 提升語文素養
在小學古文課堂上,為了更方便讓學生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和情感,增進情感體驗,提升語文素養,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與課文相符的情景,將學生們引入其中。學生們通過將自身帶入情境,更能與作者情感共鳴,不僅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文理論知識,也能提升學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小學古文的學習要想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不是短暫時間就能夠達成的目標,這既需要語文老師改進提升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也需要學生自身提升對古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勤于閱讀,不斷積累,勇于探索。兩方一起努力,這樣才能雙管齊下,提升小學語文古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妙建燁.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2(35).
[2]孫穎玉.小學文言文教學教法初探[J].科學大眾,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