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敏?楊美霞
摘要:早期閱讀能夠豐富幼兒的詞匯,增強他們的理解和口語能力,從而使他們的思想更加開闊,更加豐富,更加聰明。在閱讀過程中,他們無法像成人一樣直接讀懂文本,而是通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圖畫來完成對閱讀的理解。而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則相對枯燥乏味,教師遵循新課改教學需求,注重幼兒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巧妙的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展開教學,生活化教學更能夠吸引幼兒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幼兒園閱讀;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生活化閱讀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閱讀的策略,主要目的是幫助教師和幼兒的教與學的活動,使教學活動進行得更生動、精彩,也使幼兒在這樣的多策略的安排中更富于想像和創造,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
一、當前幼兒園閱讀指導教學的現狀
盡管當前大多數幼兒園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但是教師對閱讀的目標和意義缺乏正確、完整的理解,因此在實踐中仍有許多問題。一些幼兒園的讀物品種比較單一,與現實生活脫節,與兒童的身體和心理發育不相適應。一些幼兒園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識字、寫字,只注重早期識字、識字,忽視了幼兒的閱讀經驗和情緒感受。一些老師在教學中既考慮到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考慮到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在教學中缺少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導致他們對教材的理解不足,沒有親身經歷,無法將其融入到自己的學習之中。這樣的教育效果,一是逐漸消磨了幼兒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無法從讀書中得到樂趣,從而將讀書視為單純的讀書,從而喪失了讀書的興趣。二是這樣的閱讀輔導對兒童的綜合發展作用不大,而且與閱讀目的相去甚遠。
二、在幼兒園閱讀指導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策略的意義
為了有效地提高幼兒的閱讀輔導效果,運用"生活"策略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讀書不能脫離生活,要把讀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活的資源,把讀物與現實生活相融合,使讀書的效果更好。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較差,自身所掌握的知識也較少,因此,在閱讀教學時,要密切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使其能夠將閱讀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從而使其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思想,從而獲得更多的真實感和知識。另外,有了熟悉的日常生活物品作為參照,幼兒的注意力、興趣點就會更容易被吸引,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幼兒園閱讀指導教幼兒生活化策略的建議
興趣是有效閱讀的首要因素,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自主地去讀書,從而提高閱讀的經驗和效益。幼兒園閱讀教學工作以"生活"為核心,以"生活"為核心的閱讀教學應從"閱讀"的角度出發,發掘"生活"的內涵,從"生活"的角度出發,"以"生活"為核心的"閱讀"。幼兒教師要通過對閱讀材料的分析、探究,了解其教學目標,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將其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閱讀大班繪本故事"秋秋找媽媽"時,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可以從兒童的生活體驗和體驗出發,通過設置問題來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在引導幼兒的思維中引入閱讀素材,從而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通過這種方式,幼兒們的閱讀興趣會很高,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的閱讀。同時,在學習的時候,因為幼兒的學習熱情和積極的思考,不管是學習到的知識,還是學習的其他能力,都會更有效果。或在閱讀資料的時候,結合幼兒的真實生活,將其與讀物中的主人翁作法相比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所讀的內容;
四、回歸游戲的幼兒園生活化閱讀教學探索:(任務設計、完成任務過程、教學,鞏固策略)
1.任務設計。發動家長與幼兒一起針對明天的學習內容進行資料的搜集或整理工作。這個過程,增加了幼兒的自信心、責任心,樹立了幼兒的成功意識,激發了幼兒的參與意識。積少成多,滴水穿石。在幼兒們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逐漸滲透給他們詞語和成語,在課上激發他們使用書面語言的興趣,時間久了,自然會內化;2.完成任務過程。教師提問的藝術。問題要支持兒童不斷地想象猜測和提出問題,例如《給大象穿褲子》,我們展示了一條黑色帶白色斑點的長褲,有些幼兒說它是斑馬,這時我沒有再追問哪里像呀?其實我們設計活動的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幼兒講出來像什么,哪里像,為什么這樣想。教師要養成追問的習慣,而不要為了"做課"而"做課"。教師在課堂活動中的提問,要讓幼兒思維發散,為幼兒提供發言的機會;3.教學策略的使用。在閱讀過程中,運用語言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事實證明,書面語言運用能力強的幼兒回答問題準確、清晰、完整。而那些接觸非正規語言較多的幼兒語言的理解能力、表述能力都有很大的欠缺。這就把運用正規的書面語言教與學提到一個不容忽視的高度。許多幼兒園的墻上都貼著"請說漢語"的標語。使用漢語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這是提高兒童表達能力、增強自信心、發展抽象思維、培養學習興趣的關鍵。4.鞏固策略。①在閱讀教學中,讓幼兒們通過扮演或身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閱讀內容,這對于鞏固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中班的閱讀活動《月亮的味道》,情節簡單易懂,但由于故事涉及到的角色有6個,先后出場順序幼兒容易搞混,我們利用小頭飾卡片配以動作,創造性地把故事的內容表演出來,這樣不僅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使幼兒的表演能力、創造能力、想像能力得到發展;②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繪畫、折紙、拼貼、泥工、插塑、大型積木等方法重現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鞏固和了解所學內容。如中班的閱讀活動中有一個《給大象穿褲子》的活動,在活動之后請幼兒設計大象的褲子,并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有繪畫,有拼貼,有美工等,使幼兒的想象力進一步擴散、升華,達到再現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早期閱讀可以讓幼兒獲取科學、語言、藝術、社會等方面大量的基本常識,還能通過閱讀提高幼兒的基本技能,早期閱讀良好習慣的養成,成為日后閱讀的堅固基石。上述文章講述到,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回歸游戲—生活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增強閱讀素養。為幼兒未來更好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永琴.對幼小銜接中前書寫的思考[J].山西教育(幼教),2018(7):18-19.
[2]王曉蘭.繪本教學中促進大班幼兒主動學習的行動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8.
[3]王俊霖.基于意義學習理論的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