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昌榮 吳克喜
摘要: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似乎成了語文教學核心關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閱讀體驗式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對學生個人素質的提升極為有利。本文筆者結合自身語文教學實情,闡述了小學語文開展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意義,以及小學語文閱讀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體驗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眾所周知,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含,體會文章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而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閱讀能力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促進,都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下才能實現(xiàn)。但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在較短時間內無法轉變固有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導致閱讀效率難以提升。而體驗式閱讀教學方法,在近些年來的小學語文課堂中被普遍應用,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一、小學語文開展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滿足學生的個性閱讀需求
在如今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將閱讀教學視為“套路式”教學,認為閱讀教學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考試能力,通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間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滿足學生個性需求,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意義內含,也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表達情感,從更深層次的角度感受與理解文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完善人格,滿足閱讀的多樣化。
(二)使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得到發(fā)揮
體驗式閱讀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融入,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想象力,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結合自身實際經(jīng)驗來感受文章內含。這樣一來,既能避免以往教學中教材內容和實際生活相脫離的教學現(xiàn)狀,也能滿足學生閱讀需求。
(三)在體驗過程中促使學生情感的內化
閱讀的目的不僅僅是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在閱讀過程中促使學生情感的內化。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全情投入的融入作者的內心世界,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在文字海洋中能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情感內化的教學目的。
二、小學語文閱讀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策略
1.在閱讀情境中增強體驗
高年級小學生即將步入中學,在小學階段為學生打好閱讀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責任。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閱讀興趣不足是當前眾多教師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小學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相比,其思想更為成熟,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也相對較強。基于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在實際情境中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熱情。
2.在課堂朗讀中感受體驗
在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中,以朗讀為載體,提升學生閱讀質量的方式似乎極其普遍。但更多的課堂朗讀更像完任務,并非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為核心,因此很少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朗讀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情感,根據(jù)不同文章所表達的不同主題,融入不同的情感,在朗讀的過程中注重語調和情緒的變化,融入文字所闡述的情境中,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例如,在學習《匆匆》一文前,我為學生講述了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跡。然后為學生朗讀的一遍文章。待我朗讀完畢,我便以隨機抽樣的方式點名朗讀,但最終卻并未達到我的預期效果。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從前到后都采用同樣的語氣和情緒,讓文章顯得呆板又無趣,更沒有情感元素。因此,我讓全體學生閉著眼睛,然后讓學生發(fā)揮其豐富的想象力,沉浸在我為學生講述“光陰似箭,歲月如梭”的故事中。待學生聽完我講的故事,我便再次以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點名,讓學生重新朗讀課文,尤其文中作表達時光匆匆,流逝飛快的語句,更要融入其真實情感,表達出對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惋惜,以及對現(xiàn)有時光的珍惜之情。
3.在生活案例中進行體驗
新課程改革以后,呼吁全體小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融入生活實際案例,讓語文教學富有生活趣味。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認為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脫離,不僅失去了自主閱讀興趣,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也毫無幫助。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突破教材限制,在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實際閱讀心理和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將閱讀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閱讀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勢得以充分發(fā)揮。
例如,在學習《四季之美》時,在作者的筆下,學生了解到了豐富多彩的四季之美。但作者所描述的四季是否和每一位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四季之美一樣呢?因此,在學習這篇文章之前,我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了關于“四季之美”問題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各抒己見,與同學分享自己心目中,對四季不同景色的所感所想。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有了生活實際體驗感,也能增進學生對文章的閱讀欲望。
4.在情景演繹中加以體驗
情景演繹的教學方式,在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一方面是因為情景演繹教學,能讓學生融入真實的閱讀環(huán)境,將自身置于文中不同角色的真實情境中,塑造文中人物角色,對學生自我情感的表達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情景演繹所帶來的閱讀體驗感與單純閱讀相比,更能增進學生的閱讀體驗感,不僅有利于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文章內含,感受作者思想情感,對學生閱讀能力和情感塑造能力的提升也有巨大幫助。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定要肩負起教書育人的偉大使命,在體驗式閱讀教學方面引起足夠的重視,并能推陳出新,在實際教學中融入新元素,為語文課堂增添活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嚴占儒.閱讀體驗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甘肅教育,2019(16):110.
[2]師永健.小學語文閱讀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
[3]譚景鳳.基于體驗學習的小學語文情境創(chuàng)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