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摘要:隨著我們當前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特別是當前“雙減”政策的實施,對我們當前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因此,如何實現語文教學高質量、多層次的發展,特別是小學語文作業如何實現優化和提升,確保在完成“雙減”的情況下,更好地幫助孩子們培養興趣、提升成績、鍛煉能力,這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和探索的。本文主要從如何在“雙減”的背景下實現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和優化入手,從三個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幫助孩子們實現“快樂學習”、“輕松作業”的方式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前言
其實,“雙減”政策簡單來說就是對孩子們的學習做減法,一方面是對孩子們的作業進行“減”,另一方面是對孩子們的校外課程培訓班進行“減”。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實現孩子們作業的“減法”是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研究的,特別是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既讓孩子們的成績不滑坡,不影響學習成效,又能真正實現作業的減負。如何通過有效的作業設計和優化,讓孩子們一聽到作業不再是“愁眉苦臉”,讓家長們看到孩子們的作業不再是“愁容滿面”,是非常值得的我們深入研究的?!半p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需要我們將其與學生們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個人情況等加以深入結合,要充分重視孩子們的個體需求,通過有效的作業設計引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雙減”的內在價值和意義。
一、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選擇作業完成
我們必須明確一點,不管是課堂的學習還是作業的完成,學習的主人始終都是孩子。因此,結合“雙減”政策的相關要求,我們在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上可以讓孩子做自己學習的主人,自己去根據學習內容進行作業的選擇,或者結合自己每節課的學習實際給自己進行作業設計、給自己布置作業、完成作業。這樣可以很好的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并且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例如,在學習完《桂花雨》這篇文章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結合本堂課的重點內容進行作業的自主設計與完成。有的學生覺得這堂課可以以繪畫的形式加以表現,并配上一段文字進行解說;有的學生覺得這篇文章適合編成一個舞臺劇進行表演;還有的學生覺得這篇文章適合配樂進行朗誦。或者,老師也可以對學生們加以引導,讓孩子們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找到和文中描寫手法、表達技巧相似的文章、語句,并進行摘錄,在閱讀課上和同學們進行分享。通過這種讓孩子們自主完成作業的方式可以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選擇權,并且能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作業的設計,這樣完成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作業完成質量也會相應提高。
二、作業布置追求質量而非數量,實現作業的“因材施教”
“雙減”政策的重點之一就是杜絕以前“書山題?!钡淖鳂I模式,不再讓孩子在一遍又一遍的無效重復性作業中喪失學習的興趣。布置作業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通過完成作業來鞏固復習每堂課的重點,并對自己沒有掌握的,對自己來說是難點的內容進行剖析和學習。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用“一刀切”的模式來完成同樣內容的作業,這樣取得的學習成效是不明顯的,也是沒有實效性的。因此,布置作業也要“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學習情況來布置。例如,學完一節課的內容,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課堂表現,對孩子們進行分層歸類,有基礎類、提升類、擴展類等等,針對不同層級的孩子不同的學習情況進行作業的難度分類,從而確保布置的作業符合每類孩子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提升成績是有意義的、有幫助的,而不是布置的作業內容讓有的孩子“吃不飽”,有的孩子“夠不著”。在學習完《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這兩首古詩之后,老師布置作業時就可以分類布置,對于基礎較差的孩子還是以理解字詞、古詩大概意思為主,而對于成績相對較好,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的孩子,老師則可以引導其進行一定的課外閱讀,可以是古詩,也可以是文章,從而提升他們的知識儲備量和語文素養。
三、作業不僅局限于書本,作業也可以在生活中完成
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作業的完成。因此,為了更好地實行小學語文作業的減負增效,我們可以將融入生活的“體驗式”作業,實踐作業作為一項重要方式來加以實施。例如,在學習完《松鼠》這一文章后,老師不要著急讓學生們進行字詞句的默寫和理解,而是可以讓孩子們回到家中在家長的幫助下去搜集關于松鼠的照片、材料,可以去動物園觀察小松鼠,看看真實的小松鼠長什么樣子;也可以通過電腦等搜集各種松鼠的圖片,了解松鼠的習性,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們更準確的明白本堂課的重點內容和意義。這樣他們學習和掌握文章的意義和字詞句就會更加容易,也更加事半功倍。或者,老師可以根據課堂的學習內容,定期帶領孩子們走到生活中去完成作業,在學習《四季之美》、《山居秋暝》等文章、古詩之后,老師可以帶領孩子們走進不同季節的公園、田野去尋找“孩子們眼中的四季”,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進而提升孩子們的表達能力。也可以讓孩子們每人推薦一篇自己讀到的關于秋天的文章,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一起總結秋天的特點,進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結束語
當前,“雙減”政策的實施和深入,讓我們對孩子的學習和作業的設計與規劃必須更加重視,也要更加“與時俱進”。作業是每堂課知識的延伸,對于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非常有幫助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有效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保證學習成績的同時逃脫以前讓人煩悶的作業,而實現自己的“作業自由”,讓做作業不再成為孩子和家長的“苦惱”。更重要的是,合理、高效的作業內容可以讓孩子們愛上學習,讓他們從內心覺得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為了更好推動“雙減”政策的實施和發展,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探尋更多、更好的作業設計方案,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真正實現綜合發展、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雷性芳.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優化路徑[J].讀與寫,2018,15(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