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自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各學科教學均以新課改為目標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生物是初中階段首次出現的學科,為學生后續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初中生物學科學習內容繁多,而且還有不少的抽象理論,在不少初中生心中都是一大難點。如何借助課堂教學,提升其學習效果,是初中生物教師亟需思考的問題。情境教學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簡單闡述了初中生物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重要性,接下來基于作者的教學經驗,結合實際情況,探討研究了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的有效方法,希望能為初中生物教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生物;情境式教學;運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一直以來,初中生物教學一直被灌輸式教學方法占據,教學氛圍枯燥無趣,難以使學生有效理解生物知識,教學效果平平。新課改下,以學生為中心成為了教學的核心理念,情境教學下,教師依據學生的理解接受程度設置教學方案,凸顯出以學為中心的特色,回應了新課改的要求。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主動學習生物學知識, 積極地開展建構性的學習活動。初中生物教師應當積極加強情境教學的應用,讓學生通過情景教學收獲更多的知識技能。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1、提升教學效率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對知識的主觀意愿直接決定著實際教學的效率。傳統教學方式單一,難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情境教學基于現實生活中的場景,開展形式來豐富多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積極思考,不斷交流互動,不斷提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學到更多的生物知識,有效提升了生物教學的效率,并實現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2、改善教學質量
教師身為教學計劃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其自身素養同樣與教學效果息息相關。以往生物教學中,教師往往關注知識的講解 情況,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導致學生難以有效認知理解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平平。情境教學生動有趣,可以有效改善師生間關系,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不斷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引和幫助,改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同時情境教學開展過程中反饋信息也可以為下一階段備課活動提供指導,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改善。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情境式教學模式運用研究
1、結合生活,設置導入情境
一直以來,初中生物采取的傳統教學方法強調知識的灌輸,內容單調無趣,增大了學生與生物學習之間的距離感,使學生形成了以理論記憶進行生物學習的錯誤思維。生物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與生活結合緊密。在實際教學時,教師應當積極挖掘生物與生活的聯系,借助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結合點,設置導入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探究意愿。
例如,學習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節時,教學開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這一謎語,創設導入情境,鼓勵學生交流討論“麻屋子”“紅帳子”分別代表植物的哪一結構,借此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一節時,教師也可以借助詩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時引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些民俗諺語設置導入情境,都能夠有效引發學生的思考欲望,為后續教學打下了良好基礎。
2、重視實踐,設置實驗情境
實驗直觀形象,是輔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有效方法,也是生物探究最為直觀的途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一直被傳統教學觀念占據,未能凸顯出其中的實踐內涵。教師應當意識到實驗的重要性,將實驗作為教學情境,引領教學,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例如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章《消化和吸收》一節的時候,教材中給出了觀察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這一實驗示例。實際教學時,教師不妨拋棄引導學生按部就班操作的傳統觀念,提前向學生展示燒杯、試管、碘酒、干淀粉等器材和試劑,鼓勵學生自由選擇,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這樣的實驗情境生動有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其主動動手驗證,更具備一定的開放性,考驗著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學生實驗操作結束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其上臺講述自己選擇實驗器材的原因和實驗結果,再次鍛煉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發揮一舉兩得的效果。
3、借助網絡,設置信息情境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為各行各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堂教學同樣如此。初中生物教材中存在大量抽象,或難以實際演示的知識,無形增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教師不妨積極利用互聯網,將其和情境教學模式進行結合使用,營造信息情境,輔助學生高效學習。
例如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二章《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一節的內容時,基因的構成及顯性隱性的區別較為抽象,教師不妨借助互聯網,搜尋關于基因性狀的演示視頻、微課等內容,在課堂上播放,使抽象的知識更加的生動形象,輔助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結束時,教師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引入指導練習方案,進一步確保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情境依托于互聯網,有效解決了傳統初中生物教學的短板,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幫助其進行更加科學地學習,提升了初中生物的教學效率。
三、總結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氣氛輕松活躍,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枯燥無趣的印象,點燃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提升了教學效果。初中生物教師作為教學計劃的設計師和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為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效用,應當認真研讀教材,以思維為導向,結合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將理論結合實際,設定有效的情境教學方案。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愿,并不斷與學生互動,使其思維始終保持在活躍狀態,實現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毓婷,王政昆,朱萬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智力,2021(35):181-183.
[2]沈德華,費志明.高階思維視域下初中生物有效情境創設策略——以“觀察生物”復習課為例[J].中學生物學,2021,37(06):43-44.
[3]魏慧晶.基于主線式情境的復習教學策略——以“遺傳和變異”一節為例[J].求知導刊,2021(22):68-69.DOI:10.14161/j.cnki.qzdk.2021.2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