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霞
摘要: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操作,獲得教育教學效果,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動手實踐;小學數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操作對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幫助理解數學知識、培養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恰當地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是很有效果的,小學生有好動的特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操作是一個手、腦并用的過程,是一種有效手段,真正讓學生參與每節課的學習過程,并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學研究也認為:“智慧出于手指尖?!眹H學習科學研究領域也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學得好。”因此在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的手、眼、腦、口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知識的內化過程,既有助于知的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滿足學生作為個體的人的需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去努力成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例如我在教學《圓錐的體積》這一課程時,可以先讓學生準備相應的圓錐、圓柱、沙子以及測量器,然后引導學生對兩者的體積大小進行一定的猜想,先不將正確結果告知學生,由學生自己動手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通過將沙子倒入到事先準備的圓錐或者是圓柱體中,再對兩者所儲存的沙子量進行簡單的測量,就能夠對圓柱和圓錐體積的大小有一個簡單的認識,這時教師就可以公布正確結果,從而能夠對猜想結果正確的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對于猜想結果不正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一定的鼓勵,使其在以后能夠更加認真的學習相關知識,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既能夠使學生充分的掌握和了解該項知識點,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動手實踐使數學課堂生活化。
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們對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他們都想看一看、動一動、量一量。而加強動手操作是低年級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通過動手,學生學得更有趣;通過動手,學生才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好多操作的機會。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秒”是一個很抽象的時間單位,教師單一的講解,無法使學生真正的領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用拍手、跺腳、數數來感受1秒持續時間的長短,在10秒內最多能寫多少數字,在30秒內背乘法口訣,做口算題,拍球等,讓學生在這些操作活動中,真切地感受“秒”這一概念,在學生對“秒”這一概念有了一定掌握的基礎上,讓他講猜一猜1秒鐘內可以做一些什么事等等。
三、動手實踐促進學生求異創新。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活動的主人,是課堂活動的操作者、實踐者、討論者、交流者和探究者: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省、參與者和研究者,要多留給學生探求知識的空間和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
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課后可布置這樣的實踐作業:超市想把12盒酸奶包成一包,進行促銷,請你設計幾種不同的包裝方式,你認為哪種方式最好?通過這一實踐活動,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通常情況下表面積越小越好,越省材料。這樣學生也從中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四、動手實踐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多動手、多思考、多實踐,成為真正的探索者。例如,教學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時,教師可讓學生利用課前準備的圓片、鐵絲圈、直尺、彩帶等材料,測量圓周長。當學生探討出不同的測量方法后,教師演示(拿著一個一端系有小球的繩子,手執另一端并不停地甩動形式成圓的軌跡),設疑:你們還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然后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可能與它的什么有關?接著讓學生把圓的周長與直徑比一比,看看它們有什么關系?并讓學生小組合作量出圓的周長和直徑,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通過實踐探索,學生不難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倍數關系。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由此可見,學生借助學具自主操作親自去經歷、去實踐,獲得的圓的周長公式,比教師直接灌輸的知識理解得更深刻、記憶更牢固。
總之,動手操作是孩子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依據。對于動作、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最深刻的體驗莫過于自己親手實踐過的東西。在平日教學中要讓學生把數學和動手操作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意識逐漸增強,使所學知識更加扎實,應用知識更加靈活。
參考文獻
[1]肖芳華,動手實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年02期
[2]丁建輝.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動手實踐的作用。《新課程·上旬》.2014年10期
[3]張紅梅,讓動手實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作用[N].發展導報,2017-12-2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