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霞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新能力;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引言
縱觀我國當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多數的學生僅僅是在老師提供的作品中去效仿,臨摹。沒有去創作,僅僅是發揮了自己一少部分創作創新能力,或是改了配色,或是加了一朵云彩一束花。缺少了創作意識就觸達不到的美術或是說藝術的本質。我們教師應當就這個問題帶入思考,如何在刻板的教學當中融入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培養引導,進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創作意識。
一、主動引導
在我們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去主觀引導,把美術是創作不是臨摹的觀點慢慢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美術過程中獨立思考,帶入自己的想象。從不同的出發點,不同的方向去看待每一個藝術作品。就比如,印樹葉這一經典有趣的課程,技能讓學生體會大自然又能從中體會藝術的氣息,可以讓學生選取不同樹木的葉子,或是楊樹,或是銀杏樹,根據不同的組合排列模式,引出不同花紋不同造型的葉子,并且評出最佳創意獎。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體驗創作的魅力。
二、對于創作給予肯定
小學生是最具有想象力創造力,最具有好奇心的美好年齡,盡量不去限制他們的自我成長。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引導會使學生誕生不同的成長方向,就捏泥巴這一課來說,可以限定某一個大類別,比如廚具,盡量不要限制具體到鍋碗瓢盆。比方學生捏出來一個鍋,但是他有兩個鍋把。有一部分教師會對學生的自主創作給予批評,比起創作更加注重作品像不像也就是刻板的質量。我們應當去了解作品背后的想法,為什么有兩個鍋把啊,先給予肯定贊揚學生的想法也就是創新能力。再去予以正向的引導。不要去打擊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先肯定再引導,進而提升學生的創作思維能力。
三、感受藝術并運用于美術創作
多數的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會帶入刻板印象,認為天僅僅就是藍的。那天為什么是藍的。天空給你的是什么樣的感覺,帶給你什么樣的心情,那天空有沒有陰天的時候,他為什么會變成黑色。運用多種感官結合學生的心情,心境,不僅僅是看而是去感受。用什么顏色去表示什么樣的心情,什么樣天空云朵的狀態。去描繪出屬于學生自己的天空。進而通過感官的直面感受,加深對客觀事務的體會進而提升創新創作能力。
四、創新教育的本質是學生的認知
小學是處于一個成長發育雛形階段。雖然是最具天馬行空想象力的階段。但是畢竟接收能力受限。從小學的美術教學形式來看,大多是不同藝術呈現手段的臨摹。特點就是“照貓畫貓”“照虎畫虎”,太過視覺直觀化。生硬的去讓學生認知事物削弱了學生的創新意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切合實際又不脫離實際的合理改變學生對某一事物的直觀普遍印象,加深學生對事物本質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認知事物過程中帶入思考,進而加深對事物本質的認知的求知欲。肯定,鼓勵,糾正,引導。在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過程中,探索加深認知的基礎上也就提高了創新自主思考能力。
五、營造生動快樂的多元化課堂
小學生在做決定時大多是興趣使然。美術本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學科。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先天優勢的。結合多方式多方法的教學融會貫通的讓學生體會到美術的魅力,進而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眾所周知藝術源于生活,升華了生活,例如過年畫賀卡,可以講出年獸生動的故事,用故事感染學生,為什么要吃餃子,為什么貼對聯。用故事切入,引出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深化認知。結合了故事文化更加能畫出具有創作意識的賀卡。探索認知相輔相成,理解再認知,認知再想象,想象再創作。
不只是學生,人只有在自己舒服自由的環境下,才能靜下心來去思考,稱為控制感,或是歸屬感。快樂,放松的課堂,因此自由歡快的氛圍,更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拉進師生的距離,去和學生們亦師亦友了解學生稚氣的心理,加深了解拉進師生關系。課堂整體節奏把控的緊而不亂,松而不慢。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不要批評,也不要過多干涉,先給予肯定,再去給予正向引導,鼓勵積極性。可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調動課堂氛圍。在具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宗旨下。生動快樂的多元化課程更是重中之重。
六、結語
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激發并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一直是我們不局限于美術這一科教學的任重道遠的課題。在細節中培養給予幫助,帶入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對事物的認知。運營獨立思維去創作。是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創新意識的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許菁. 基于游戲活動小學美術教學如何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 東西南北:教育, 2021(4):1.
[2]趙艷玲.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 科普童話:新課堂,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