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既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課堂學習成效。也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作業作為檢驗小學數學教學成效的重要方式,受傳統教育以分數為主的影響,通常以題海練習為主要形式。以大量重復性的練習機械地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形成定式思維,阻礙了學生數學思維與能力的培養與發展,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雙減”政策下,傳統教育模式的小學數學作業無法有效培養數學思維,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基于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深入探究當下作業設計的優化與革新,以實現減負增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雙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雙減”下優化小學數學作業的意義
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相對于學生,具有抽象與復雜的特點。學生受認知與思維能力的限制,會對學習數學產生畏難的心理。加之傳統教育普遍采用“滿堂灌”的模式,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分數,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與能力的培養。而新課改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順應教育與時代的發展,側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強化學生數學能力的掌握,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符合教育發展的規律。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更側重鍛煉學生思維、空間想象力、抽象以及合作等方面的應用能力。基于此,教師也應積極革新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業是檢驗學生數學知識與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是作業設計的初衷。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作業是為考試而設計,導致忽視了作業的有效性。以考試為中心的作業設計極大的浪費了學生的課后時間,阻礙了學生數學思維與能力的發展,客觀上增大了學生的負擔。
國家已經關注到教育的發展,通過一系列“雙減”政策確保小學生身心健康發育。通過控制小學數學作業的形式、內容、數量為優化作業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進而提升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對小學生而言,引導其打好認知基礎,從而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在當前小學教學教育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是影響其掌握與運用知識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無論是課堂教學活動或是作業設計,我都會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與數學能力為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與生活的關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確保學生完成作業后切實提高學習興趣與思維能力。讓作業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此外,依據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習慣的能力差異,筆者也會做好作業的分層設計,保證作業的靈活性與有效性,進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通過不斷優化作業評價,與學生形成積極且良性的互動,讓學生通過作業感受自信、展示以及交流,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二、“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措施
(一)數學作業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育的重點是為學生筑牢數學基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與生活的關聯。因此筆者在作業設計時會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融合,促使學生鞏固基礎認知,牢記數學概念的同時,鍛煉學生的生活能力,從而保障學生可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為例,本課知識旨在讓學生掌握簡單的折線統計圖,從而運用折線統計圖簡單描述數據。在完成課堂教學后,學生完成基礎性作業后,筆者會布置生活化作業;讓學生記錄每天中整點的天氣情況,并繪制折線統計圖。感受不同天氣的穿衣變化。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熟悉折線統計圖的概念以及繪制,進而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
(二)靈活運用分層作業
筆者在設計作業時,會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認知特點,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成效分層設計不同形式的作業內容。例如在完成五年級人教版下冊《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后,筆者會依據學生實際學情,布置分層作業;針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通過基礎必做作業,幫助其鞏固理解分母分數相加減的含義與運算定律。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而針對基礎一般的學生,筆者會布置趣味拓展作業,幫助學生鞏固分母分數連續加減計算能力,并結合具體情境,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認知。針對基礎良好的學生,筆者會布置綜合實踐類作業,讓學生通過完成作業,鍛煉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用分母分數相加減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其含義。筆者會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展開多層次評價,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課堂基礎作業后,挑戰更高難度的作業,在挑戰過程中,學生通過互助共同實現提升。從而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三)依據“雙減”政策革新作業形式
“雙減”視野下,小學數學作業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內容,較高的質量訴求,更應具備較高的活動效果。教師設計作業與優化作業的基礎保障是作業的實效性。基于此,教師應積極探究提升作業設計實效性的方法,革新作業形式,靈活運用基礎作業、趣味作業、親子作業、探究作業、拓展作業、游戲作業等不同方式強化作業實效性。
結語
“雙減”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師要重新審視作業設計的內容與形式,以便有效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杜絕重復、懲罰性作業,基于實際學情,不斷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形式與內容,嚴格控制數量的同時,提升作業設計質量,讓學生減負的同時實現真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彥,文春蓉.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 [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0):46-49.
[2]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研究——以“多邊形的面積”為例 [J]. 王引.? 新課程. 2021(05)
作者簡介:郭冠新,性別:男,出生年月: 1987年8月,民族:漢,籍貫: 廣州,學歷: 本科,單位: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東沙小學,職稱: 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 數學。84003780-4469-4046-ABA3-481582E1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