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源 陳曉彤 高煜瑩
關鍵詞:現代服飾設計;民間藝術;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傳承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給人們留下無數珍貴的民間藝術。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戰國時期的石雕和陶俑、魏晉時期的版畫和雕塑、元明清時期的剪紙和服飾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顯著的藝術價值。該文分析民間藝術的概念,探討民間藝術元素在服飾設計中的重要性,提出現代服飾設計中民間藝術的應用策略。
一、民間藝術的概述
民間藝術是美術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藝術的形成離不開勞動人民對于自身勞動和生活經驗的總結,是在勞動中傳承的美術形式。民間藝術因為具有真實性和原創性,受到許多人的熱捧,能夠體現勞動人民對于生活的直接需求,反映出現實的藝術價值。民間美術的內涵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再加上對相關民族文化元素的使用,能夠給人帶來獨特的美,同時融入了民間藝術家的獨特靈感,因此具有顯著的價值。
二、民間藝術元素應用于現代服飾設計的重要性
1. 色彩借鑒
民間藝術元素包含許多重要的元素,色彩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元素。民間藝術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淀,具有較完善的色彩體系。在民間藝術中,最常出現的色彩是黑色、白色、紅色、青色、黃色這五色。五色的發展和盛行是古人對色彩認識的體現,不同的色彩元素體現著不同的文化意義,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與使用。此外,色彩作為裝飾藝術中的基本元素,具有概括性、凝練性等特點。色彩是文化的體現,在不斷發展中被賦予了一定的象征意義。所以,服裝設計師經常會利用不同色彩表現不同的文化意義,從而傳達設計理念。
2. 紋樣借鑒
紋樣也是民間藝術元素的重要組成元素,其主要來源于民間。紋樣的產生和人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是勞動人民對藝術認識的直觀體現。勞動人民常常將情感寄托于自然事物,體現在各種動植物的形態上。經過時間的沉淀,這些紋樣逐漸得到了升華,體現出不一樣的文化意義,勾勒出不同的文化特點。這些富有生命力的紋樣,在后期的傳承和發展中逐漸體現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成為中華文化的精髓。人們往往將這些紋樣應用于陶藝、刺繡、蠟染等領域,并使之成為現代服飾設計的借鑒對象。
三、現代服飾設計中民間藝術元素的應用策略
1. 文化內涵的體現應用
首先,在現代服飾設計中,對于民間藝術元素的表達通常需要體現文化內涵。我國的民族眾多,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和習俗,文化觀念和審美也不同,不同民族的藝術創作都被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也體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現代服飾設計時,設計師不僅要加強對民間藝術構成的理解,而且要充分挖掘民間藝術中體現出的人文精神內涵。只有將這些要素和設計觀念充分融合,才能令設計出的服飾得到人們的喜愛,獲得不同民族的廣泛認可,讓受眾和設計師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如,不少女性消費者喜愛旗袍,設計師可以充分借鑒旗袍的相關元素,以獲得受眾的好感,同時傳遞民間文化,體現出人文關懷。
其次,要實現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充分融合。民間藝術元素種類繁多,其中色彩和線條富含的文化價值較大。民間圖案的線條十分清晰,色彩自然樸素,藝術價值較高。民間藝術元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樸素體現,承載著一定的情感和寓意,體現出和諧的理念。在現代服飾設計中,設計師需要將民間藝術元素和現代美學思想結合,這樣不僅能夠讓受眾的心靈得到凈化,而且能將作品的文化底蘊體現得淋漓盡致。民間藝術作為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色彩的應用
首先,色彩對于社會文化具有象征意義。服裝的色彩能夠體現不同時代的審美風格和歷史特點,也是社會現狀的真實體現。不同時期的人們對于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不同,因此在色彩應用方面也有較大區別。
其次,色彩能夠體現審美意義。服裝色彩能夠巧妙地展現個體差異,人們往往希望通過服裝展現自己的個性,這就賦予了服裝不同的寓意。服裝是人們展現形象的手段,對于穿著者個人形象的塑造具有關鍵性作用,能夠體現重要的審美意義,為設計者的創作提供更加廣泛的空間。
最后,色彩具有實用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人們性格特點和生活習慣不同,所以穿著也不同。因此在服裝設計時,設計師需要突出服裝色彩的差異性,根據不同色彩的實用功能劃分種類。如,通過色彩搭配實現防護機能、耐臟性機能。設計師在服飾設計中應該使用不同的冷暖色調,提升服裝設計的魅力。
結語
在現代服飾設計中,設計師要充分利用民間藝術元素,積極借鑒傳統服飾設計的經驗,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當然,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并不意味著照搬照抄,否則會阻礙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影響服飾設計的整體水平。現代服裝設計師要更新審美觀念,加強對各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利用,充分考慮各種色彩和線條元素,積極引導消費者的審美,讓現代服飾設計在傳統民間藝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服飾設計中實現文化精髓和服飾設計理念的結合,讓服飾造型符合受眾的審美需求,讓服裝色彩能夠巧妙地展現出個體差異,實現對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
參考文獻
[1]周冰倩.淮陽泥泥狗藝術元素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J].裝飾,2018(4):142-143.
[2]陳常娟.扎染藝術在現代服飾品中的應用[J].美術文獻,2017(4):134-135.
作者簡介:
劉敬源 男2001年7月,大連工業大學 服裝學院 服裝與服飾設計
陳曉彤 女1998.12.02大連工業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
高煜瑩 女1998.09.26大連工業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