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云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入技巧;問題式;生活化;多媒體;多重感官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往往采用“平鋪直敘”“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教學氛圍較為乏味,學生也難以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數學知識點進行高效的學習。這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的局面,不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當從教學思維上進行轉變,并且善于運用新課程改革以來的新型教學模式,為學生做好課堂導入,奠定具有趣味性、生活化、問題式的教學基調,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進一步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
一、問題式課堂導入,激發學生探索欲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元化的導入技巧,有賴于問題式課堂導入的引入,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將學生的探索欲望激發出來,使學生能夠在了解問題、思考答案的過程中,對核心數學知識點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掌握。除此之外,問題式導入還能夠營造具有求知氛圍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對教材中涉及到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基于此,教師需要對問題式課堂導入的方法予以重視,并且在實踐中優化問題式導入的途徑,為學生探索能力的提升與求知欲望的激發創造有利條件。
例如,在學習“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時,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圍繞著除法知識的運用展開,對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十分有利。本著“問題式課堂導入,激發學生探索欲望”的教學理念,我首先運用語言引入的方式,為學生做了問題式的課前導入,即“在購物的時候往往會用到除法知識,大家都知道簡單的除法運算,那么兩位數或者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運算,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在問題導入的影響下,學生對這節課的數學知識產生了十分強烈的探索欲望。而后我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教材中涉及到的實例為切入點,對其中的“試一試”“練一練”進行了探索,產生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生活化課堂導入,增強學生的代入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元化的導入技巧,還有賴于生活化課前導入的引入,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代入感,還有利于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關聯。生活化課堂導入的核心要義就在于將實際生活中的元素,適當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并且也有可以降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的難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教師應當善于運用生活化的導入技巧,在學生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
例如,在學習“升和毫升”時,這節課的數學知識點圍繞著液體的計量單位展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密切聯系。本著“生活化課堂導入,增強學生的代入感”的教學理念,我首先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聯想實際生活中運用到升和毫升的事物,并且代入到教材中的數學知識中去。與此同時,學生聯想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食用油、純凈水、飲料等,產生了較強的代入感。而后我引導學生采用對比的方式,將不同容量的事物進行對比,進一步夯實了學生對升和毫升的認識,將生活化課堂導入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三、多媒體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多重感官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元化的導入技巧,同樣離不開賴于多媒體課堂導入的引入,在此基礎上可以創設視聽結合、多元動態的教學環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多媒體教學模式具有視聽結合、圖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突出優勢,可以將教材中靜態的知識點,采用動態化、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為學生做可視化、直觀化的課堂導入,為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的雙向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時,這節課的知識點圍繞著對物體不同角度的觀察展開,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本著“多媒體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多重感官”的教學理念,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展示動態圖的優勢,為學生展示了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的動態畫面,將學生的視覺感官調動了起來,與此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這節課知識的學習興趣。而后我引導學生以教材內容為基礎,以多媒體設備展示內容為輔助,在動態化、多元化、可視化的環境中深入學習了“觀察物體”的知識點,實現了學習效率與質量的雙向提升。
總而言之,優化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不僅是落實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教師首先應當保持教學思維的先進性,并且善于運用新課改以來的新型教學模式,采用問題式、生活化、多媒體的導入方式,為學生創設趣味橫生、動態多元、貼近實際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切實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紅梅.論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與技巧[J].學周刊,2019(29)
[2]倪建兵.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導入方法與技巧[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