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探討出加強閱讀教學,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的優良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隨著科技的發展推動時代進步,當前社會競爭愈加激烈,若要在競爭中保持良好競爭性與實力,首先需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品格與技能。基于此,對于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提出新要求,綜合培養其知識層面、實踐能力、道德品質、價值觀與情感等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核心素養為轉換途徑,明確教學目的與實施途徑,進行教學改革與教學方式的創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部分之一,對學生的字詞掌握量、理解能力進行考查,在當前教學背景下,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一、小學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落后、閱讀選材千篇一律導致學生失去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中,教師選擇的閱讀資料大多為經典作品,雖有較高的鑒賞價值和學習價值,但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理解難度較大,且教學方式古板單一,以套用文章結構與思想感情分析的模板進行資料分析,導致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其失去對閱讀的興趣,課堂效率低下。
(二)忽視閱讀方法的訓練,致使課堂教學效率較低
閱讀理解除培養理解能力外,做題能力也需要重視。小學生認知能力較淺,不具備個人創造學習方法的能力,因此在進行難度較大的閱讀訓練時,可能因文章晦澀難懂失去閱讀興趣,或僅關注資料中的有趣部分,不帶目的性閱讀。教師應帶領其進行閱讀,按照正確閱讀步驟,分析段落,以引導的方式進行閱讀方法訓練。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加強閱讀教學方法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分析
(一)選擇適宜學生年齡段的材料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選擇閱讀資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選擇在其理解能力范圍內,切勿因文章經典與研究價值性較高而忽視其理解難度。其次,在題材選擇上,應以貼近生活、內容豐富有趣為主,結合小學生性格特點,使其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充滿閱讀興趣與探索渴望,通過個人閱讀后,掌握資料中的基本內容,理解作者表達想法與感情,使其產生共鳴。最后,教師可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閱讀過程中播放優美的音樂使學生更好沉浸于閱讀,或是根據閱讀背景選擇適合的配樂。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使每位學生在小組內分享閱讀感受與個人想法,共同商討后完成閱讀訓練習題,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滿足其學習自信心,激發閱讀興趣。
(二)傳授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教師應傳授通俗易懂的閱讀訓練方法,使學生在掌握閱讀方法后進行自主閱讀,并根據不同情況選擇適宜的學習方法。對于單篇閱讀,可以先熟悉閱讀習題中的題目,帶著題目進行閱讀,第一遍略讀,快速瀏覽資料,大致掌握文章表達含義與思想感情,抓住文章描述的核心重點內容,第二遍精讀,字字斟酌,從細節挖掘作者隱藏的情感變化或整體文章結構變化。若為多篇閱讀,一般分為主題閱讀和群文閱讀兩種。主題閱讀是指在規定主題范圍內可自行尋找相關的不限篇幅、不限作者、不限題目的文章,通過閱讀對比文章的寫作手法、表達方式的不同;群文閱讀是指教師與學生從多個閱讀提議中選擇一項開展此議題的文本閱讀,在規定時間內分享個人閱讀所獲取的信息。在群文閱讀時,教師需給出閱讀目標和建議,通過自主閱讀的方式來獲取其中蘊含的哲理。通過閱讀教學,學生的情感態度、思想品德得到正確熏陶,在閱讀過程中獲取的知識與學習習慣的養成將使其終身受益,在提高閱讀興趣的同時,掌握正確方法,養成自主閱讀良好習慣。
結語:
基于新課標教學背景下,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主,創新教學方式,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提高課堂閱讀效率,使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提高文學素養,培養正確價值觀與道德品質,獲得豐富知識,全面提高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麗君,單好,崔春瑞,成悅.核心素養視域下職前教師培養模式探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05):110-113.
[2]成小娟,張文蘭,李寶.電子書包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及成效研究——基于學習成效金字塔理論的視角[J].中國遠程教育,2017(04):57-64+78.
[3]滕春友,余琴.從賽課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觀全國第八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課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1,31(03):44-50.5C607288-5B4C-445E-B615-43F76AAABE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