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錦

摘要:目的 探究優質護理對于改善剖宮產婦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結局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雙盲隨機法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各組納入50例產婦,除搶救治療外,給予其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參照組 50例剖宮產產婦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 50例剖宮產產婦采取綜合護理,后續收集兩組的數據進一步對比分析并作為此次研究價值體現的判定標準。結果 實驗護理組護理效果較為理想且可實施性能較高,考察各項指標評分均顯優,較另一組(P<0.05)實驗數據有價值體現。結論 優質護理服務在產房護理中的有效實施,其展現出可行性、科學性,對于減少分娩過程中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提升產后的護理效果、對降低新生兒危險系數均發揮重要作用,提倡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剖宮產婦女;產后出血;新生兒;應用效果
產婦屬于一個特殊群體,在生產過程中,她們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胎兒的生長情況以及各類并發癥都是能誘發不安全事件的發生,需要在生產中的各個環節中加以重視、提高警惕,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的并發癥,對產婦的身體消耗是很大的。后果隨失血量、失血速度及產婦體質不同而異,如果短時間內大量失血可導致失血性休克,直接對產婦和胎兒生命安全構成威脅【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雙盲隨機法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各組納入50例患者,除搶救治療外,給予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參照組 50例剖宮產產婦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 50例剖宮產產婦采取綜合護理。參照組年齡在22-42歲范圍內,均值(35.23±3.15)歲;實驗組21-45歲范圍內,均值(39.61.±0.26)歲。兩組研究對象妊娠周期都在37周-41周之間,引用統計學處理數據呈現無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參照組施以常規的護理模式,如體征監測及記錄,用藥指導等。
對實驗組患者在施以優質護理服務。
1)對患者進行剖宮產術后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用藥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預后依從性,盡量消除產婦的焦慮和恐懼心理,使產婦掌握分娩時必要的呼吸和軀體放松技術【2】。
2)打造干凈整潔、溫馨舒適、肅穆安全的產房環境,為產婦提供隱私保護措施。
3)多溝通勤交流,隨時掌握產婦的心理生理情況,緩解其緊張煩躁情緒,隨叫隨到,有問必答,減少產婦及家屬的疑慮,增強依從性,提高滿意度。
4)利用助產技巧,緩解產婦的疼痛感,提高產婦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指導患者正確排氣,由于對腸道的刺激和麻醉作用,剖宮產后患者的腸胃氣脹程度有所不同,所以要盡快釋放腸內氣體,以緩解飽脹感。可以協助患者按摩雙下肢,多進行翻身,促進其排氣【3】。
5)嚴格執行產房護士的服務規范和工作標準。強化病房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升服務質量。
6)建立意見箱以配合優質護理的開展,及時的反饋,歸納整理,及時發現不足,改進日常的護理工作。
1.3 評價標準
通過對兩組產婦的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評分、護理質量滿意度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等幾方面數據考察護理滿意度。術后疼痛評分:輕微疼痛(3分以下),一般疼痛(4-6分),非常疼痛(7-10分),新生兒Apgar 評分越高越好,滿意程度等級: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計數(n%)代表率,χ2檢驗;計量(`x±s),t檢驗。文中所生成的數據均借用SPSS21.0數據包處理,P<0.05 顯現檢驗結果有意義。
2 結果
2.1 ?通過表1、表2、表3數據呈現,實驗組護理效果較為理想且安全性顯高,較另一組(P<0.05),符合對比意義。
3 討論
優質護理是解決醫療糾紛的重要途徑,而產婦又屬于一個特殊群體,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她們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胎兒的生長情況以及各類并發癥都是能誘發不安全事件的發生,需要在生產中的各個環節中加以重視、提高警惕。優質護理其展現出可行性、科學性,對于減少分娩過程中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提高產婦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均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對產科護理管理效果顯著,對剖宮產產婦出血及新生兒結局中的效果獲得一致好評,此護理方案可大規模實施并可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東穎.優質護理服務在產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保健營養,2019,30(25):7.
[2] 張興輝.優質護理服務在產房護理過程中的應用及順產率分析[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08):172-173.
[3] 張怡.分析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人人健康,2020,(07):4.93EE35CE-D1BE-4090-A9D4-1C955D4E12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