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統一戰線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歷史邏輯和現實路徑

2022-05-27 20:15:53陸聶海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現實路徑統一戰線

摘 要:統一戰線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在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具有成員眾多的包容優勢、載體豐富的組織優勢、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聯系廣泛的資源優勢。從歷史邏輯看,統一戰線不僅深度參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建立,而且有效促進了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統一戰線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促進基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現代化、促進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現代化、促進基于社會公平的社會現代化、促進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現代化,同時統一戰線還要促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為推動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關鍵詞:統一戰線;國家治理現代化;歷史邏輯;現實路徑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2.01.005

[中圖分類號]D61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339(2022)01-0035-06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和戰略方針。從國家治理的視角看,統一戰線主要回答和解決的是社會力量整合、思想共識認同、民主制度建構、治理方式優化等問題。作為一種工作方式、戰略機制、組織體系甚至制度安排,統一戰線不僅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助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不理解什么是統一戰線,就難以理解中國的國家治理及其運行機制。從歷史邏輯看,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與統一戰線具有內在的互動邏輯。黨的百年統戰史表明,統一戰線有效促進了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從現實維度看,當前統一戰線的地位更加重要,優勢作用更加明顯,能夠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力量支持,已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

一、統一戰線在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優勢

中國國家治理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系統性體現和功能性建構,國家治理能力是以黨和政府為主的治理主體對于國家治理體系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執行能力。在內容上,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既需要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也需要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要求。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統一戰線在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具有顯著優勢。

(一)成員眾多的包容優勢

從團結和聯盟的范圍來看,統一戰線具有巨大的包容優勢。新時代統一戰線涉及政黨、民族、宗教、階層、海內外同胞等“五大關系”,統一戰線工作范圍包括了12類統戰成員①,所有方方面面的統一戰線成員加起來,在數量上有幾億之多,這使得新時代統一戰線具有巨大的包容優勢,使其能夠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圓心的前提下,把人心和力量的同心圓畫到最大,形成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最大合力。

(二)載體豐富的組織優勢

統一戰線載體豐富、組織眾多,這些載體和組織涉及不同領域、不同層級。比如,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人民政協就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商聯是具有統戰性、經濟性和民間性有機統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此外,統戰性組織還有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網絡界人士聯誼會、中華海外聯誼會等。這些統戰性組織與國家、社會的聯系更緊密,對國家治理的參與和推動也更強,它們搭建了統一戰線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組織平臺。

(三)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

統一戰線成員來自各個領域,他們大多是各自領域的專家。比如,統一戰線成員中的黨外知識分子群體規模龐大,涉及經濟、教育、科技、工業等行業,遍布國家治理的各個領域。黨外知識分子大多是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而且普遍都有愛國情懷。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技術治理和專家治理,沒有知識分子、技術專家的積極參與,現代國家治理難以有效開展。統一戰線所聯系黨外的知識分子群體為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智力來源和技術支撐。

(四)聯系廣泛的資源優勢

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領域,其中所需要協調關系的復雜程度前所未有,必須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面的優勢資源。統一戰線具有聯系廣泛的優勢,其成員的發展領域、活動交往、社會關系非常廣泛,在眾多方面都具有強大影響力,能夠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資源和動力。

二、統一戰線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歷史邏輯

雖然現代工業文明誕生于西方,但現代化并非工業化、西方化的代名詞。中國近代以來的現代化之路是被動性現代化和主動性現代化的結合,其復雜程度遠超當年文藝復興后西方的現代化運動。現代化可以分為物質(器物)現代化和制度現代化。但洋務運動的失敗告訴我們,任何器物現代化必須在制度現代化的保障之下進行,只有現代化的制度體系才可以保障物質文明的進步。所以,制度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

那么,對于什么是合理的現代化制度或治理體系?馬克斯·韋伯指出:“貫穿在西方現代化過程中的資本主義精神及其各種表現,只是從工具理性這個角度來看才具有合理性,如果從價值觀念角度看,其實是不合理的。”[1]不同于資本主義制度,基于社會主義正義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僅是技術理性的張揚,同時也是道德理性的回歸,是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統一。以此意義而言,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始于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建立。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是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存量基礎上不斷完善、調適的過程。從歷史維度看,統一戰線深度參與建立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和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在我國國家建設和發展的各個時期都促進了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F4BED996-1812-4A7F-8D9A-D22923494CE7

(一)統一戰線與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的建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中華民國的治理總體上是低效的,政治上軍閥混戰使得政治秩序一直沒有建立起來,經濟也被帝國主義所控制。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國成為真正意義上主權獨立、經濟自主的國家,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則是社會、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結構的根本變革,這也成為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起點。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全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921年中國共產黨創建之初,就旨在“打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根本目的就是通過革命改變舊的社會制度,以建立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據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不同階段的目標,統一戰線經歷了四次形態變化,即從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到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再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后到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所有這些統一戰線建立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尤其是解放戰爭爆發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把各民主黨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團結起來,有效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進程。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這進一步奠定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政治基礎,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公開、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中國共產黨發起并領導,有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代表參加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了新中國的國體、政體和政治制度,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國家建設和國家治理的制度安排。

(二)統一戰線與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

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內國際環境的變化使得我們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之中。在1953年確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目標之后,我國開始了對各行各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走計劃經濟背景下的快速工業化之路。在當時背景下,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發展而言,實行計劃經濟主要是有利于獨立自主實現可控工業化和穩定國民經濟秩序[2]。后來,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變化,純粹的計劃經濟和全能主義治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我們應該尋找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以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正如鄧小平所說:“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講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這是主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表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準。”[3]314社會主義本質論的提出使得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為當時國家治理的重要任務,市場成為我國國家治理的重要因素和變量。1997年黨的十五大將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改革開放后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在經濟領域的重大變化。伴隨經濟體制的變化,政府治理體系也發生重大的變化和改革,不僅有國家宏觀調控部門及其行政審批制的改革,也有中央和地方關系的制度化調整,還有分稅制的實行、人事制度改革、公務員制度的推行等,其目的都是為了建立一個適應新的經濟基礎的政府職能體系。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的發展更加注重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為此,我國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將政府的職能以經濟職能為主逐漸向經濟發展、社會服務、生態扶持并重轉變。

在我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統一戰線發揮了巨大作用。新中國成立初期,統一戰線為服務過渡時期總路線作出了重要貢獻。以經濟領域的統一戰線為例,當時成立的全國工商聯實際上具有國家和社會的雙重代理身份[4]。通過工商聯這一經濟領域的統戰組織,黨和政府對原工商業者進行政治引導和價值引領,幫助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進行政治吸納,使其參政議政。改革開放后,統一戰線為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調整以及國家治理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1979年,鄧小平提出了“愛國統一戰線”概念,強調統一戰線已經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在關于統一戰線的作用上,鄧小平認為統一戰線不僅是革命的法寶,也是改革開放的法寶,要為改革開放服務。所以,進入新時期的統一戰線“不是可以削弱,而是應該加強,不是可以縮小,而是應該擴大”[3]203。總體而言,改革開放后統一戰線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促進是全方面的。一是在經濟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在1991年和1993年,逐步賦予工商聯的非公經濟屬性和民間商會的社會屬性,通過工商聯及商會,黨和政府可以對新興的民營經濟進行引導,對具有一定經濟社會影響的民營企業家和私營業主給予政治安排。二是在政治建設方面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統一戰線日益嵌入黨治國理政的實踐之中,并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良性運行,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寫入憲法,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國家治理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三是在社會關系調整和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改革開放后,社會利益結構變動中社會矛盾日趨復雜多樣,統一戰線在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新時代統一戰線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現實路徑

在新時代,經濟全球化、工業智能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多元化、價值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中國共產黨根據新的歷史方位和新的發展環境,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5]在現代國家治理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是五個重要的領域。目前,這些領域的發展水平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總體目標還有一定差距。統一戰線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體現在促進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現代化、基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現代化、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現代化、基于社會公平的社會現代化以及促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等五個方面。同時,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還需要統一戰線積極助推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F4BED996-1812-4A7F-8D9A-D22923494CE7

(一)統一戰線促進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現代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市場經濟優勢的結合,能夠通過交易機制和供求機制實現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并使得這種資源配置更加具有價值性。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在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同時,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以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為例,民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民營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地位,統一戰線要發揮好優勢作用,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促進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體系現代化的實現。一是統一戰線要發揮參政議政作用,通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為經濟社會重大方針政策的出臺提供意見建議;二是統一戰線要發揮服務作用,拓展統一戰線的經濟服務職能,增強服務意識,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搭建司法、金融、財政等各類服務平臺,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三是統一戰線要發揮好宣傳引導作用,積極營造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輿論,營造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同時教育引導民營企業家合法經營,把企業做強做大,發揮先富的表率作用,促進共同富裕,做優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6];四是統一戰線要發揮載體作用,促進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構建。政商關系本質上是權力和資本、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構建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現代化的經濟體制。統一戰線在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中具有載體豐富等獨特優勢,要探索創新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維系方式,建立健全政商交往多層監督體系。

(二)統一戰線促進基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現代化

現代政治的本質是民主政治,政治現代化的實質是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和實現。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目標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也就是人民當家作主。本質上,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全過程人民民主,而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制度安排和力量支撐。一是統一戰線要促進選舉民主,助推發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各級人大代表中,統一戰線各界人士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統一戰線成員當選為人大代表,就要積極履行人民代表的職責,勇于擔當,推動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二是統一戰線要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中發揮重要作用,助力發展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要發揮統一戰線的功能優勢,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健全民主監督制度體系,不斷提高政黨協商、政協協商的實效。三是統一戰線要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助力全面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法”的精神是人民民主的整體意志的表達。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實質和靈魂,沒有法治保障,公共權力就會成為少數人特權,實現人民民主就是空話。在新時代,廣大黨外人士尤其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不僅要對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出更多專業的意見,同時還要在司法改革和法律監督方面提出更多建議,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統一戰線促進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現代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信仰的核心,決定著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體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信仰原則。在國家治理中,統一戰線具有思想引導和價值認同建構功能,能夠促進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現代化。一是統一戰線工作是黨的一項特殊的群眾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在實際統戰工作中,通過協商、引導、合作等方式,中國共產黨與廣大黨外人士互相交心,寓教育引導于溝通交流之中,使其自覺接受黨的正確主張,從而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二是統一戰線可以通過思想引導,消除消極思想因素,幫助統一戰線廣大成員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少數民營企業家與西方國家接觸機會較多,容易受其價值觀的影響,通過統一戰線的教育引導,可以使他們克服政治冷漠,抵制物質主義的誘惑,增強其法制觀念并潛移默化地改造自身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使之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是統一戰線能夠增強社會主義文化意識形態的和合精神。和合精神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雙重屬性,秉承和合精神,能夠實現治理國家的包容并蓄。和合精神和統一戰線的價值導向具有內在契合之處,統一戰線是和合政治的體現,統戰文化是一種和合文化。以此意義而言,統一戰線本身就具有和合屬性,通過統一戰線能夠增強社會主義文化的和合因素,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四)統一戰線促進基于社會公平的社會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建設日新月異,各類社會組織成長迅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以社會公平為原則的,其本身的發展導向也是為了促進社會公平,避免因階層和群體差異導致的社會撕裂和斷層。在基于社會公平的社會現代化中,統一戰線發揮著社會穩定器的作用。一方面,統一戰線可以促進社會公平。社會不公平的產生是由于不同社會群體、階層之間的利益(包括收入、資源、地位等)分配的不合理,如存在階層之間貧富差異過大、社會地位懸殊等現象。某種程度上,統一戰線為社會利益協調提供了制度安排,可以幫助黨和政府調節社會的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另一方面,統一戰線可以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大多數統一戰線組織屬于社會組織,它們在形成社會資本,增加社會信任,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和有序地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統一戰線促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統一戰線所起的作用也是全方位的。除了促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領域的現代化,統一戰線還要促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7], 體現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包括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內的統一戰線各界人士普遍具有環保意識和生態責任。在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中,通過發揮統一戰線作用,不僅有助于在全社會層面形成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共識,助推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更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制度體系和政策體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政策措施更好地貫徹落實。

此外,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實現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應進一步發揮好統一戰線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法寶的作用,推動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方面要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高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文化基礎、社會基層和經濟基礎。另一方面要做好海外統戰工作,不僅要引導和促進僑胞講好中國故事,促進僑胞住在國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為我國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做出貢獻,而且要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為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價值提供中國敘事和中國經驗,從而為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德]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閻克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5.

[2]宋世明.中國行政體制改革70年回顧與反思[J].行政管理改革,2019(9).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韓福國.民營經濟制度變遷中的工商聯[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2006:80—81.

[5]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 人民日報,2019-11-06(01).

[6]陸聶海.促進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的統一戰線路徑[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0(6).

[7]周生賢.我國環境保護的發展歷程與成效[J].環境保護,2013(14).

責任編輯:楊緒強F4BED996-1812-4A7F-8D9A-D22923494CE7

猜你喜歡
現實路徑統一戰線
審美教育視閾下健康人格建構的邏輯、機理與路徑
高教探索(2017年1期)2017-03-09 20:52:52
“互聯網+出版”的現實路徑及發展前景研究
科技傳播(2016年22期)2017-03-01 13:29:49
以“四個全面”為引領,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統一戰線作用芻議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7:19:40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人民論壇(2016年29期)2016-12-22 22:08:45
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狀況與培育路徑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3期)2016-11-04 10:01:58
統戰理論及十八大以來統一戰線的新發展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1:54
國家審計職業化的現實路徑選擇
我國農村治理的歷史邏輯及治理現代化的現實路徑
企業導報(2016年11期)2016-06-16 15:51:07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99久久性生片| 天天综合网色| 五月婷婷伊人网|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丁香综合在线|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99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第1页|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青草网站|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91无码网站|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99热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第页| 色婷婷在线影院|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福利一区在线|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国产成人一级| 国产理论一区|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全部毛片免费看|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自拍偷拍一区| 欧美色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9成人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a视频| 国产第八页|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99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2019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