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夢
關鍵詞:內部控制;農業上市公司;現狀;問題
中圖分類號:F830.9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2-0084-03
對于企業的領導者來說,自己的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穩步前進,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奮斗目標。但是市場環境是多變的,充滿了競爭和風險。許多農業公司急功近利,徇私舞弊,頻繁爆出財務造假的丑聞。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的管理者們雖然明白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還沒有掌握其核心,很多企業對內部控制的管理只浮于表面而沒有落到實處。因此,深入分析農業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發現其面臨的問題并總結出提升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辦法,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一、內部控制相關理論概述
(一)內部控制概念
2008年國家財政部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來強化和規范企業內部控制,該文件對內部控制的解釋如下:它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以及全體員工為達成控制目標而實行的一系列過程[1]。內部控制是為了實現目標所實施的程序及方法而不等于目標本身;內部控制只提供合理保證而不是絕對保證;內部控制離不開企業中各級人員的有效實施和積極配合。
(二)內部控制五大要素
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五大要素。其中,內部環境主要包括組織結構、管理者素質、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政策等。風險評估的三個步驟依次是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控制活動是指公司以風險評估后的結果為基礎,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盡可能地控制住企業風險[2]。信息溝通指的是及時且有效地對內部控制信息進行披露,這有利于企業內部和外部對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有效的溝通。內部監督包含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監督和有關內部控制缺陷的發現,主要的監督活動包括內控自我評價、內控審計等。
二、農業上市公司劃分范圍和數量統計及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一)農業上市公司劃分范圍和數量統計
2002年12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將農業界定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以及漁業等行業,這包括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生產服務的企業。對于農業上市公司的界定,由于各個公司在經營業務方面可能有交叉,在劃分具體的所屬種類時有一定的難度。本文參照的是證監會行業分類結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農業行業的相關分類主要有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以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等幾個方面。
數據資料主要來自以下幾個網站:一是巨潮資訊網,二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三是企業網站,四是國泰安數據庫。研究樣本是41家農業上市公司,研究對象是樣本公司在2014—2017年三年的年度報告、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內控審計報告信息表、內控評價報告缺陷統計表,以此來研究和分析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現狀。
(二)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現狀
本文選取40家農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根據公司的年報、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以及官方網站披露的信息,采用“要素觀”評價體系對各項指標進行手工打分,分析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現狀。
1.內部控制環境情況。據統計,在選取的樣本上市公司中,有19家存在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兼任的情況,這削弱了董事會對總經理等高層管理監督的有效性。此外,農業上市公司均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部分公司沒有對其具體的實施情況進行深度的跟進和反饋,導致多數公司的內部控制沒有落到實處。在統計數據中有14家上市公司還沒有建立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缺乏不利于內部控制發揮作用,如表1所示。
2.風險評估情況。在選取的40家農業上市公司中,僅有隆平高科和登海種業建立了風險數據庫,為風險的識別提供依據。農業上市公司由于生產周期長、自然氣候多變、農產品保質期短等原因面臨著高風險。雖然大部分上市公司都進行了風險分析,但是多數公司缺少有效的風險應對策略,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風險應對機制有待完善,如表2所示。
3.內部控制活動情況。據統計,40家公司全部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缺乏完整的內部控制活動體系。如有的企業沒有建立采購銷售業務、關聯交易、對外擔保的控制活動;有的企業盡管制定了各項控制活動,但未遵照管理制度執行。此外,農業上市公司雖然有相關的控制活動,如不相容的職位分離制度、總經理會議制度,但沒有針對性地對于生物資產的取得、驗收、持有、資產減值與處置等進行內部控制活動的設計,如獐子島雖然制定了采購業務的具體章程,但在實際操作中因收購苗種太多,未對苗種數量進行復查,因此曝出扇貝不知所蹤的丑聞,如表3所示。
4.內部控制評價和信息傳遞情況。中國證監會對內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作了如下規定:上市公司應當披露建立內部控制的依據和內部控制建設情況。但是在披露內部控制詳細信息時,公司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有選擇地進行披露,體現了很大的自主性,這就造成可以獲取的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有限。此外,我國農業上市公司還存在信息傳遞效率低下的問題。由于信息的傳遞是靠金字塔式的組織完成的,由上而下層層傳遞,這一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人為拖延、理解偏差,從而導致高層與基層在行動步調上不一致。通過對40家農業上市公司年報信息的查閱和統計,發現所有農業上市公司都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評價,但是有效的信息較少,大多數的內容空洞無力,并且評價的篇幅過短,不夠詳盡和仔細。
5.內部控制監督情況。在選取的樣本中,所有的農業上市公司都有監督部門,且都進行了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但是有10家公司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這不利于股東及社會公眾了解監督其內部控制的運行情況。同時反映了審計人員可能僅對財務報表的審計比較熟練,而對于內控的審計比較陌生,且在審計的方式單一、覆蓋面不廣、審查頻度不高,如表4所示。
三、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不健全
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內部控制環境一般包括治理結構、管理者素質、企業文化等。通過對我國農業公司內部控制環境情況的統計分析,可知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比較突出,其中部分企業公司治理不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會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國在公司治理方面重視董事會的作用,監事會形同虛設,難以發揮監督和制衡的作用。兩職兼任的情況嚴重削弱了董事會對總經理等高層管理監督的有效性[3]。此外,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4]。我國各個公司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二)風險評估薄弱
目前,農業上市公司在風險評估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風險識別薄弱,未建立風險數據庫;二是缺乏有效的風險規避策略。很多企業對于風險防范意識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的階段,其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意識較為薄弱,很多管理者的關注目標還局限于防范財務舞弊風險上,沒有明確的風險管理目標。此外,面對多樣的風險,企業應該建立可以識別、分析和應對風險的統一機制,加強風險管理,但我國農業上市公司這樣的機制尚不完善,當風險發生時,企業不能迅速采取相應措施,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此外,在多元化經營的指導下,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要素變多,則上市公司對于風險地把控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部分農業上市公司現實情況來看,大多數多元化經營的公司不能在主營業務領域和其他拓展領域方面做好權衡,從而導致主營業務收入減少,其他領域風險增加,不利于公司的穩定經營。
(三)控制活動執行不力
控制活動需在內部控制的框架下運行。控制活動貫穿于企業內部的各個階層和職能之間,主要包括資金活動、采購活動、銷售業務、財務報告等。農業上市公司雖然建立了內部控制活動,但是很多公司的控制活動實施并不到位,未遵循管理制度執行。同時,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及時更新,也嚴重限制了控制活動的執行。活動的執行者不能充分理解控制活動目標,也不夠熟悉自己的工作職責,因此執行效率低下,使得控制活動很大程度上都是紙上談兵。此外,有些企業的崗位職責分工不明確,部門之間的交叉分工混亂,尤其突出的是對資產的管理,因為企業資金來源和使用去向的錯綜復雜,使得對其的管理很容易失控,從而產生賬實不符的情況。
(四)內部控制評價和信息披露不完整
現階段,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程序較為粗糙,缺乏系統完善的評價體系,相應的法律法規也不夠健全。對于應該執行什么評價程序,采用什么評價方法,遵循哪種評價標準,沒有明確的評價體系可以作為參考[5]。國內關于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處于較低的水平,自愿披露的積極性不高,工作人員對內控自我評價的認識也不足。
我國農業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薄弱的情況下,為了公司資本的正常運作,采取避重就輕的手法,基本只是披露出表達內部控制的空話[5],而沒有具體制度等內容,難以保證內部控制信息的可靠性。雖然農業上市公司均按照中國證監會的披露要求對內部控制進行了描述,但是總體的篇幅較短,內容較簡略,有效信息含量少。
總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向外界提供可靠、真實會計信息的保證。內部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財務報告的質量[6]。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也為審計工作的進行提供了保證,促進了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行,同時也保障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狀況還有待改進,然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是漫長且艱辛的,需要我們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1] ?郭嶸,陸萍.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10):110-112.
[2] ?林俊.企業發展戰略與內部控制相互作用研究[J].新經濟,2016,(29):114-115.
[3] ?薛永勝.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研究[J].生產力研究,2020,(3):133-137.
[4] ?陳喆,陸萍.中小培訓公司內部控制研究——以H公司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9,(9):30-31.
[5] ?王年歡.我國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研究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6):175-176.
[6] ?黃子玲.淺談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規范策略[J].時代金融,201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