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佳
摘 要:語文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寫作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塑造學生理想人格作為次要目標的一門基礎性學科。通過“教學相長”,學生能夠將平時所使用的語言通過文字進行精煉轉換到紙張上,鍛煉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其他學科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因素。本文將通過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文言文三個方面淺談使小學高端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段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新課標更改下,小學的語文教學手段已經不再是一味地將書本上的知識教授給學生,而是在確保學生能夠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將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這樣對于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他們今后未來的發展也能夠具有良好的輔助性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去提升語文的教學質量,從而為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做準備。
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以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快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大體內容同時對于文章的語言表述以及表達方法有自己的理解對處于小學高段的學生具有很大的幫助。閱讀能夠給予學生自我想象的空間。教師應當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使得學生同樣能夠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為高年級的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針對《月是故鄉明》一文的學習,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引申一下知識點,介紹一下季羨林先生的生平。然后讓同學們獨立思考通過題目以及結合先生的生平猜測一下本文是作于什么時期。讓同學們快速閱讀文章并找出本文的中心主旨,閱讀時也要觀察先生寫這篇文章的風格是華麗還是淳樸自然。最后由教師將文章分段解析,深刻刨析季羨林先生作此篇文章的情感。同時可以借由“明月”引申知識點:古代詩歌中寫月亮的有哪些詩句,都表現了詩人什么情感。借此說明古代的文人墨客通常會借寫月亮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對月亮寄托自己的悲歡離合,將自己的愛恨情仇注入到詩詞之中作為靈魂。在課堂的最后,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下一篇文章《梅花魂》的閱讀任務,借鑒教學中的閱讀習慣和方法思考任務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閱讀是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體現,閱讀的主要目標應當是使得學生主動掌握文章中所體現的思維和情感,并對它們加以理解感悟,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獲得一定的思想啟迪。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為學生積累大量的素材,積累一定的思路并且拓展自己的思維,激發學生對于寫作能力的自信心。通過這種方法的傳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提升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以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作文是學生經過思考和語言組織將自己的所聽、所見、所聞、所感通過文字展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它是學生情感和思想的抒發。同時培養寫作能力也是在培養學生的一種文化藝術,通過寫作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對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能力也有著很大的幫助。現階段小學語文試卷中作文分數占比近半,足以證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
例如,針對課文中“那一刻,我長大了”的學習,教師首先應當明確本次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使學生通過自己獨特的見解以及感受,在積累文章素材的同時,側重感悟生活中的變化,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感悟寫作。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讓學生們回憶自己的成長歷程,在這中間有沒有哪個瞬間覺得自己突然間長大了,或者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一次因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被父母說自己長大了,然后回想一下自己比較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舉手發言。同學們之間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悟并提出建議,有助于溝通學生們感情。在課堂的結尾可要求學生們以“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為題想本次課堂中所想到的事情通過一定的表現手法將經過寫清楚,細節進行具體描寫,同時也可根據同學的建議自行修改。
寫作和閱讀之間相輔相成,閱讀可以幫助寫作積累素材,寫作可以幫助閱讀找準文章脈絡。寫作能力也是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教師應當注重采取科學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指導學生對于生活中的事情進行仔細觀察,引用閱讀的素材,使用合理的寫作技巧,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提高學生文言文能力以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文言文是中國幾千年來積累的文化載體,是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的體現,同時它也是小學語文和初中語文的承接,學生需要在小學時學習文言文的基礎性知識,在初中時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但是現如今學生在畢業以后就不會在主動接觸文言文,這就間接導致以文言文作為文化載體的中華傳統文化也在逐漸的淡出人們的視線,使得我國傳統文化大量缺失,同時導致我國的文化底蘊也在逐漸消失。
例如,針對《伯牙鼓琴》一文的學習,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朗讀一遍本篇文章,然后向同學們闡述本文出處作為引申知識點。因為文言文教材之下帶有注釋,所以可以先讓學生們自行翻譯一下本篇文章,對于文言文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可以加以標記,然后由老師按句提問學生翻譯,最后由教師逐字逐句將課文中的知識點教授給學生們。最后可由學生自行預習下一篇文言文,并對其中自己思考或者查詢到的一些知識點做好標記,以待下次課程講解.
文言文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工具。通過學習文言文,學生可以了解我國民族過去的發展,從中汲取知識,同時通過文言文也能夠近距離的和這些處于歷史長河中的文人墨客溝通,學會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學不到的東西。
結語
學好語文對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我國語言有著巨大幫助,教師應當適應逐漸發展的學科理論,在給予學生知識點的基礎上,立足于滿足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明確小學高段語文的教學目標,側重培養學生的整體能力,通過科學的策略提高小學高段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平,《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5,20
[2]張麗潔,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J].新課程(中),2011(12)
[3]王歡.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探究[J].精品,2020(15):09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