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萍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問首先要結合教材教學內容開展有效提問,要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提問要建立在學生已有學習能力的基礎之上,要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能力,要真正激發起學生思考的欲望。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課堂? 提問策略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提問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調動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讓學生在思考和答疑的過程中提升學科核心素養,使學習能力呈現螺旋式上升。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善于設計課堂提問,讓課堂提問真正啟迪學生的思維,錘煉學生的能力。
一、緊扣教材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地提問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提問要能夠緊扣教材教學內容,要能夠緊抓住教學的重難點層層遞進,步步深入。不管是在課堂的導入部分還是在課堂的新授以及回顧舊知內容的部分,教師要善于通過新穎恰當的提問讓學生回顧舊知,激發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通過集體備課確定教學重難點,確定提問的時間,預設提問的效果。每一個課堂提問都要圍繞教材教學內容,都要能順利引發學生思考教材當中的思想觀點,建立學生的道德觀念,要能夠為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服務。教師要摒棄無效提問,要能夠多層次多角度設計有效提問問題。在正式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根據課前備課逐步開展課堂提問,另一方面要根據課堂有效生成結合同學們的思考狀態調整課前預設的課堂提問。教師要讓課堂提問,真正為學生掌握教材教學內容服務。如在《探問生命》一課中針對《生命可以永恒嗎 敬畏生命》這一內容教師設計如下提問:為什么要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的價值?我們如何珍愛敬畏生命?……這些結合教學重難點設計的有效提問,讓學生能夠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建立教學內容的框架,能夠逐步掌握教學的重點,突破本課學習教學內容的難點,讓課堂教學效果變得更為高效。
二、課堂提問要能夠建立在學生已有的學習能力之上,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儲備設計相關提問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提問一定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之上。教師提問的內容如果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相差較遠,不但會增加學生思考的難度,而且也會讓學生失去思考的興趣,也就不愿意參與到思考的過程當中來,對學生建立知識結構起不到應有的構建作用。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提問藝術。在設計每一個提問問題的時候,一方面要與教材的教學重難點有效結合,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能夠通過一定的思考以及搜集相關資料就能夠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當然教師的提問問題也不能過于簡單,過于簡單的課堂問題,激發不了學生思考的興趣,對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沒有幫助的。學生只有真正體會到“跳起來摘桃子”的樂趣,才能在這種難易適中的提問中進行有效而深入的思考。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可以將抽象的邏輯性較強的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效連接起來,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思辨關注自身精神的發展,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如在《共奏和諧樂章》一課中《單音與和聲》這一內容教學中,基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已經具備的知識儲備,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當集體規則和個人需求產生矛盾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集體規則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解決集體規則和個人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讓和聲更美?如何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這些問題層層遞進,學生在回答不斷深入的問題的時候,不僅強化了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在質疑和反思中加深掌握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并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進而調整自己的人生觀。
三、課堂提問要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能力得到鍛煉,要真正激發起學生思考的欲望
教師要善于推敲提問語言,除了要讓提問的問題與課堂教學目標緊密聯系之外,更重要的是課堂提問要善于啟發學生思考,激起學生思考的欲望。每一次的課堂提問都要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對學生課堂回答教師也要及時反饋評價,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深度教師也要重點點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設計的課堂問題也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不斷完善知識的構建。教師要實時觀察課堂的生成,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實時互動。教師要注意課堂提問的密度和節奏,提問要做到少而精,不能滿堂問,否則就會起不到應有的調動學生思考的效果。課堂上教師也要留足學生思考的時間,有難度的問題甚至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小組中進行討論,讓每一次提問都能夠真正起到鍛煉學生能力的目的。如在八年級下冊《理解權利義務》單元的《公民權利》這一內容教學中,教師首先聚焦時事,引領學生思考國家解決民生問題是保障公民的什么權利?這樣的提問,不僅與時事緊密聯系起來,而且學生能夠進行深入的思考與交流。如果教師課前布置學生搜集社會熱點的話,課堂上學生可以就這樣的問題一方面進行熱點搜集匯報,另一方面與本課的學習內容緊密銜接起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思考公民的基本權利都有哪些?如何保障公民的權利?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重點引領學生學會信息篩查,學會調動相關知識儲備,學會整合有效信息以及歸納總結。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問既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也要能夠與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有效銜接起來,真正訓練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參考文獻:
[1]薛惠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問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1):149-150.
[2]李金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有效提問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