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
摘 要 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不僅是新課標和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也是學生能力提升、內在成長的需要。本文以高中《語文》選必上第二單元為例,總結了在大單元視域下通過主題閱讀的方式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具體做法。領悟教材,明確單元主題和研習任務;精讀單篇,凸顯主題;多樣文體,拓展閱讀;實踐活動,讀寫結合。四個步驟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切實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關鍵詞 主題閱讀 思維品質 精讀單篇 拓展閱讀 讀寫結合
語文學科性質決定了思維品質的提升是建立在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而語文課堂的基礎語言實踐活動是“閱讀”,所以,“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的重要內容。高中語文教材根據新課標學習任務群的要求形成了“大單元”結構,每個大單元的前言導讀部分闡述了相應的閱讀主題和學習任務。那么,如何在大單元視域下通過主題閱讀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呢?這里以高中語文選必上第二單元為例談談自己的實踐體會。
語文新教材總編溫儒敏在《“學習”與“研習”——談談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的編寫意圖和使用建議》中強調“要認真琢磨‘學習提示”。新教材除了“學習提示”,還有單元導語和單元研習任務,這些內容都直接指向單元的內容主題和學習任務。若語文學習活動都圍繞每個單元的主題和任務展開,那么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任務群學習,在每一篇文章、每一個單元的學習中收獲知識、提升素養和能力,培育核心價值。
選必上第二單元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任務群,是“專題研習”,突出探究性學習。節選了《論語》《禮記》《孟子》《老子》《莊子》《墨子》。單元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之根”的理解。“學習提示”和“單元研習任務”將本單元的研習內容聚焦在:以文言文的學習為基礎,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特別是語感與表達技巧;理解各篇課文所講的立身處世的道理,思考它們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其中第二點需要通過探究性學習來完成:需要學生對單元主題有深層次的理解,從感性和理性兩方面來感受傳統文化之“根”;進而思考其現實意義,在思辨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單篇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最基本的單位。溫儒敏希望教師在備課時做好“以一帶三”:以“語言建構與運用”帶動“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梢?,“語言建構與運用”帶有語文課程的本質規定性,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單篇閱讀,通過咀嚼文字、精讀片段,提升語感。單篇教學也是拓展閱讀、主題閱讀的基礎。主題閱讀探究的點往往是多個單篇文章的共性,所以要將日后主題閱讀探究的方向和問題滲透到單篇閱讀教學中,并作為一個重難點來設計,做到精讀文章,深耕要義,讓學生在不同文本中反復觸及同一主題,單元主題在幾個單篇教學完成后自然凸顯。
以選必上第二單元為例,首先通過單篇教學要落實文言字詞,疏通文意。其次,在單篇閱讀中理解把握單篇主題。學習《論語》十二章,要在理解仁義禮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孔子關于“君子”之德及修身養性的基本觀點;學習《大學之道》,要理解“三綱”“八目”的具體所指及其內部關聯;學習《老子》四章和《五石之瓠》,要思考文中有哪些突破常規的認識、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習《兼愛》,要理解“兼愛”的內涵,分析墨子是如何論述兼愛對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的,梳理他踐行兼愛之道的具體方法。一個單元學完,對每一篇課文的核心內容有所把握,整合起來,便對儒、道、墨三家的學說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能切實感受傳統文化之“根”。
本單元主題探究的另一個問題是思考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所以在單篇閱讀教學中就要貫徹這個問題:這些立身處世的道理,是否適用于現代社會?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這個問題十分感興趣,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可以讓學生對一些觀點展開即興辯論。這樣通過單篇教學,學生對單元主題有比較深入的思考,能為后續的單元主題探究和理性表達打下很好的基礎。
在單篇文本精讀的基礎上開展整合式主題閱讀,才能建構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從根本上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主題拓展閱讀的文本需要指向多個單篇的共性,才能建構牢固的語文知識體系。拓展閱讀的教學過程是一個解放思想、集體建構的過程,因此文本的選擇需要多樣化。
選必上第二單元的探究主題是:思考傳統文化經典中立身處世的道理在當今生活中的現實意義。選擇拓展文本的思路是:1.選擇闡釋儒道思想的論述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儒道思想內涵;2.選擇新聞報道、時評文、音頻視頻媒體的講述稿,讓學生了解時事,思考儒道墨家思想對當代的啟發。
筆者選文如下:論述文《“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湯一介),理解儒家“仁”的內涵;論述文《中國哲學史的里程碑——老子的“無”》(任繼愈),理解道家“有無觀”;時評文《藝術也需無用之用》(崔樹強)、講述稿《“消失”的凱旋門,一場瘋狂的“夢想成真”》(梁文道),思考現實社會中的“無用之用”;新聞報道《普通身影展現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北京青年報)、時評文《暴雨之下消費災難,有些企業長點心吧!》(人民日報評論)、《刑拘吳某凡!頂流不是法外之流》(人民日報評論),選擇課文中的儒道思想的語句來點評文中社會現象;時評文《東京奧運會今晚開幕,疫情下的奧運有何不同?》(人民日報評論)、《“更團結”,奧林匹克的氣質變得更柔軟了》(澎湃新聞),從課文中的墨家思想語句中尋找觀點句,點評修改后的奧林匹克格言。
學生的思辨力、語言表達力是在自覺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習得的,語言實踐活動除了閱讀,還應有更豐富的活動內容。朗誦會、讀書報告會、話劇表演、討論和辯論等活動是對閱讀教學成果的鞏固和提升。拓展閱讀應根據學情和單元主題選擇合適的活動,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通過豐富的活動完成拓展閱讀教學后,布置一個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材料作文,讓學生將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形成理性文字,以此提升思維品質。
在選必上第二單元的單元主題拓展閱讀中,筆者安排了如下活動:
通過課文閱讀和拓展閱讀形成讀書報告,要求:需談及儒家、道家中的具體思想對當代社會、對你的處世生活的啟發,500字;小組形成一份交流稿,課堂分享。
完成拓展閱讀文章后面的思考題(選擇課文中的儒道思想的語句來點評文中社會現象;從課文中的墨家思想語句中尋找觀點句,點評修改后的奧林匹克格言);課堂交流。
材料作文題:
一個暑假,國內外發生了很多讓我們難忘的事情:東京奧運中國健兒的奮勇拼搏,14歲全紅蟬驚艷一跳;河南特大洪水,消防官兵全力救援;吳亦凡被捕入獄,張哲瀚人設崩塌,國家整治“飯圈文化”;南京“毒王”毛老太被刑拘;衡水校長兒子高考移民被舉報;北京動物園游客打架,引“動物”效仿;美國撤軍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成立;全球疫情不斷蔓延……
請你引用《論語》《禮記》《老子》或《墨子》中的一句話作為觀點,對近期發生的一件時事加以評析,寫一篇時事評論。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
以上四個步驟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在單元主題閱讀中切實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了學生讀寫能力。
[作者通聯:江蘇常熟市滸浦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