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梅
摘? 要: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之一在于專業特色,雙師型教師隊伍更是專業特色建設中的核心要素。開展雙師型隊伍建設,能夠更好地增強高職教育質量,提升高職教育水平,有利于培養出更多專業人才,優秀的高素質人才的培育,是關系到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問題。文章具體結合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具體要求,分析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增強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價值,結合雙師型教師的內涵要求、能力訴求等進行具體展開,從資格認證、培養培訓、評價考核三大方面分析了當前高校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建設策略和建設建議。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隊伍;核心競爭力;高校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5.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25-0169-04
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改革發展,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加,高等教育也逐漸迎來了大眾化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需要結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高職院校的內涵式發展,推進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類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辦學理念、辦學機制、體制結構等問題,其發展路徑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高職院校將持續面臨著來自國內本科院校和國內外其他職業院校的激烈競爭。做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能夠更好地增強我國高校競爭力,這是關系到高職院校生死存亡的關鍵性問題。
一、“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于增強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
(一)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所謂核心競爭力,最初來源于企業發展中,是企業在長期形成中能夠支持企業在過去、現在,未來繼續發展的獨具競爭優勢[1]。在核心競爭力的支持下、企業能夠在競爭環境中取得長期、主動的優勢地位,借鑒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相關概念,可以將其進一步拓展延伸到高職教育中。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核心競爭力在于不容易被其他院校所模仿或復制的成功經驗,能夠為其在教育競爭中帶來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具備獨特性、價值性和長期性等特點。具體而言,顯性競爭力和隱性競爭力是兩大類型,其中以核心資源、核心能力、核心產品為重點的顯性競爭力尤為突出,例如校內外的教學實踐基地、優秀教職工隊伍、科學的管理制度等[2];而隱性競爭力則更多涉及院校所在地的地域優勢,以及其與各行業企業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學院的對外宣傳能力等內容。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價值
在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中,其關鍵要素在于人,建設科學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能夠更好地使其保持整體的競爭優勢。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要突出自身的應用性,人才培養在核心競爭力方面更多體現為專業建設,而師資隊伍是專業特色建設的核心要素。從高職院校的辦學實踐來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學院的辦學水平和各項職能的發揮效果[3]。
(三)高等職業教育與“雙師型”教師隊伍的互動關系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開展教育教學需要將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眾多環節統一于高素質技術技能性人才培養的教育目標上。將能力作為培養重點,借助高職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人才培養模式來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能夠使人才培養工作更加科學高效。而這些模式的有效應用和作用發揮,需要教師既具備教育教學的基礎能力,又需要擁有職業技術的專業技能,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還需要掌握扎實的教學能力。開展雙師型教師培養和建設工作,能夠更好地為院校發展聚攏人才,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也能更好地適應人才培養需要。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于教師群體的要求
(一)“雙師型”教師的具體含義
從雙師型教師的發展歷程來看,最初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提出過關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構想,在我國職業教育中需要不斷增強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進而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專業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是兩大重點,共同服務于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發展需要,也能更好地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4]。
(二)“雙師型”教師的內涵要求
具體而言,雙師型教師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雙證書。高校教師需要具備兩大證書:其一,是教師資格證書,用以考察教師的基礎教學能力;其二,是工程類技術類的資格證書,用以考察教師的專業技能情況。第二,雙能力。雙能力強調高校教師需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更好地指導和督促學生開展學習實踐。第三,雙融合。這強調高校教師在具備兩種證書兩種能力的同時,也要使兩者相互補充,需要高校教師在理論層面上對學生進行引導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專業的實際要求[5]。
(三)“雙師型”教師的能力訴求
從能力特點來看,對于雙師型教師來說,需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深厚的專業基礎、扎實的專業能力以及良好的課程開發和教學設計能力,教研能力、良好的社會組織和學習創新能力。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門類,高職教師隊伍不僅肩負著教學和科研的職責,還需要彰顯社會服務的價值,雙師型教師作為重要的紐帶,需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雙師型教師具備良好的社會交往和組織協調能力,能夠使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廣泛的溝通交流,也能夠促進校企合作的有效展開。
三、“雙師型” 教師隊伍的建設現狀與發展困境
(一)在資格認定上
目前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這一時期,一些高校在界定和認證環節缺乏對其應有的重視,具體表現如下:第一,將雙師認證過于簡單化,認為具有兩個證書的教師就是雙師型教師。由于當前高校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也迫使許多教師進行考證考級,而一些教師會選擇與教學專業關系不大的證書,例如二級心理咨詢證、營養師證書等,這些證書對高校教師實際的教學工作和實踐活動并沒有直接的幫助作用,也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第二,一些高校在進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時,錯誤地認為只要高校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學業工作進行輔導,就可以被認證為雙師型教師。但是這種輔導更多的還是停留于知識層面的輔導,雖然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這種知識和能力仍然較多停留于理念理論層面,而缺少動手實踐的展示。
(二)在培養培訓上
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培訓環節的主要問題在于培訓效果不佳。雙師型教師需要兼具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技能,需要對企業的一線情況、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解和應用。而目前雙師型教師在培養訓練環節,更多是基于教育理念進行培訓,缺少對教師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在培訓內容中,大多是結合書本知識進行的培訓實習,這種培訓方式完全可以由教師借助網絡或自學形式獲取。對于雙師型教師來說,需要強調教師的實習實踐能力,但在實際操作環節,重教師教學理論、輕教師專業實踐的問題仍然比較明顯,這也影響了培訓實習的實際效果。
(三)在評價考核上
從考核評價的角度來看,目前在關于教師考核環節主要局限于教學內容的考核,在評價方面也更多是從教師自我評價、同行評價、校園評價展開,而較少涉及企業評價。事實上,職業教育本身其突出特點和應用優勢在于與行業企業的密切結合。
因此,在雙師型教師的評價考核環節,應該更好地彰顯職業教育的跨界教育優勢,使考核主體進一步拓寬,彰顯考核主體的多元性、全面性。在考核內容上,除了要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進行考核以外,還需要將內容更加豐富,真正使評價考核工作發揮實效,使其在教師培訓和指導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科學完善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準入制度
做好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準入制度建設,能夠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優化和完善奠定基礎。職業教育需要結合教育教學情況和行業發展現狀,使雙師型教師標準和相應的認證辦法更加靈活、動態、高效。職業院校可以在參考教育部關于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和管理辦法的同時,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和教師隊伍現狀,使準入制度得以更新、優化,進一步增強隊伍建設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為保障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職業院校可以定期對教師的資格證書進行重新認證和整體測評,只有測評合格的教師才能夠繼續持有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證書。通過這種動態化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激勵教師不斷發展,積極實踐。在以往的專業教師認證環節,主要是通過“學歷+職稱”的形式,以此為認證標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準入環節,需要將標準進一步拓展為“學歷+職稱+實踐經驗”。建立健全雙向選擇和擇優機制。
(二)優化和完善“雙師型”師資隊伍培養機制
在教師隊伍的培訓環節要不斷提升培訓質量,做好職前培訓,從源頭出發,進一步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準入門檻。此外,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通過社會實踐、校企合作來增強專職教師的實踐能力。例如,組織教學教師定期前往企業進行實踐學習,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增強對一線情況的掌握和了解,以此提升教師的實踐素養。
對于高校來說,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要積極鼓勵教師走出學校,走向行業,這不僅能夠使教師更加深入具體地了解當前專業在生產技術、設備工藝等方面的發展現狀,也能夠使教師在教學做方面實現有效融合。在教師培訓環節,可以通過繼續教育與行業培訓來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高校要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行業培訓和深造學習中,幫助教師更好的夯實理論功底,提升自身素質。還可以借助校本培訓或教師研討的形式,組織教師就教學中的經驗和問題進行交流分享,以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為引領,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通過這種形式也能夠更好地帶領青年教師成長進步,使其進入到雙師型教師隊伍行列中。
(三)做好評價考核,促進教師群體的交流互動
在考核評價環節,高校要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使企業有效參與到教師的考核評價中,增強評價主體的多樣性和評價機制的公開性、透明性,使教師在聘用、晉升、獎懲考核等方面規范透明、科學高效,進而激發教師的事業心、上進心,不斷督促其發展完善,向著雙師型教師的方向努力發展。
在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組織考核時,需要將考核標準進一步明確、細化,要逐步改革教師的考核評價標準,并將其與教師待遇掛鉤將技能證書和生產技術成果納入相應的教師評價體系中。對于獲得雙師資格的教師,要給予其一定的優惠和獎勵,例如,在項目申報和崗位聘用、課時津貼標準方面提供相應的政策傾斜。通過這種形式,更好地調動教師群體參與到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對于提升普通教師的學習熱情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五、“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建議
(一)推進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建設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需要職業院校依托自身的教學實踐,發揮自身的教學優勢,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對于職業院校來說,需要加強與企業、行業、產業的互動交流,使其與教學密切接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彰顯出其教學優勢和學校特色,進而提升核心競爭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需要學院加強與大中型企業的合作,依托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為廣大職業院校教師提供進修的場所和機會,使更多教師能夠借助單科進修、企業實習等,提升自身在教學專業和實訓方面的能力。這也能夠有效解決雙師型教師師資短缺的現實問題。對于一些青年教師來說,可以采用半工半讀的形式與大中型企業相合作,采用掛職鍛煉的形式,使其更快地適應教學崗位,更快地獲得專業能力。
(二)健全和優化完善相關人事制度
在高職院校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優化和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健全相應的人事制度,能夠更好地調動和鼓勵職業院校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例如,教育主管部門通過對政策進行研究,結合職業院校的教育特點,成立相應的教師職務評審機構,并在專業能力科研能力的基礎上,更多傾斜于教師的應用技術和實際操作能力,這也能夠更好地鼓勵一線教師向雙師型教師方向發展。職業院校結合相應的人事制度對其內部的管理機制進行優化,使學校內部在結構、工資、晉升等方面進一步傾斜于雙師型教師,能夠在院校內部形成競爭激勵機制,這不僅能夠激勵更多一線教師向雙師型教師發展,也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職業教育能力本位的人才導向價值,能夠顯著提升職業院校的競爭力,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吸引力。
(三)擴充兼職教師的人才隊伍
在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過程中,可以向外部聘請行業企業中有高超技術經驗和專業知識的技術技能性人才來擔任院校的兼職教師或課程顧問,這也能夠快速提升職業院校內部擁有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比例,能夠有效緩解當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專業能力不強的問題。這對于充實職業院校教師隊伍、開展專業調整適應專業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能夠降低學校的經費負擔,提升辦學效益。在兼職教師方面,要根據學院、專業和課程的實際需要,結合行業企業中優秀人才的現實情況,擇優選擇兼職教師。同時,要保證兼職教師與專職教師之間的科學比例。在兼職教師的類型結構方面,可以包括專家顧問類、兼職授課類、技能指導類和技術研發合作類等多種形式。
六、結語
對于高校來說,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都是長期系統的發展過程,而核心競爭力的獲取將使得學校擁有長期穩定的發展動力。培育和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更好地幫助高校獲取核心競爭力。針對當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資格認證問題、培訓培養問題評價、審核問題等,要進一步優化完善。通過健全準入制度、完善培養機制、做好考核評價等措施,更好地為高校的生存發展提供動力保障,持之以恒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從而為職業教育的提質增效,提供不竭的發展動力和充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艷芳. 加強“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探析[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9):189-191.
[2] 孫利. 應用型本科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J]. 文教資料,2021(03):135-137.
[3] 許冰梅. 專業應用型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9(27):24-25.
[4] 郭莉.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意見[J]. 祖國,2018(23):129-130.
[5] 雷乾乾. 基于校企共同體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途徑探索——以重慶旅游職業學院旅游英語專業為例[J]. 瘋狂英語(理論版),2018(03):21-22.
(薦稿人:張迎輝,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作者簡介:鄭學梅(1977—),女,學士,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