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卓
摘要:“主題單元整體教學法”是近年來英語教學研究的新趨勢,其以教材內某一單元整體作為教學基礎,基于單元主題對語言知識重新整合、對課程進行整體思考和安排,根據學生認知發展特點制訂教學計劃,然后準確提煉單元主題意義、構建整體內容、組織探究活動和階梯任務、融入德育要素、優化單元教學評價,通過教師的把控和指導,成功為學生梳理學習思路,讓他們在有效的主題探究中體會英語學習的快樂,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主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
英語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學科,新課改形勢下小學英語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就要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改變傳統的“基礎講解+重復訓練”模式,解決單元主題內涵理解片面化、活動設計缺少漸進性的問題,重視主題單元整體教學,在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梳理的前提下提煉其主題意義,制訂整體教育計劃,以挖掘學生潛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為目標組織多元化活動,增強教學效果,為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 ?主題意義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點
1.1主題分析
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首先要明確目標單元的整體主題思想,并且確認知識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目的,以此為基礎搜集相關資料,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進一步優化單元整體設計,將智育、德育、美育等元素融入其中,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互動性,提高學生課堂實踐參與度,在自然狀態下提高他們的綜合英語水平,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1.2學時安排
教師應該基于單元主題做好學時安排工作,在大的主題方向下引申出若干分支,并做好學時安排,根據分支的重要程度分配學時,前面幾個課時為新課展示,再利用1~2課時完成單元復習以及實踐訓練,使教學計劃更加清晰化,讓學生在理解主題單元知識內涵的前提下提升實踐能力,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
1.3課時調整
有些單元的主題情境具有連貫性,此時教師就可以將整體故事串聯起來,秉持層層遞進的原則對主題展開深入探討。而在面對主題情境不連貫的單元時,教師應該做好課時之間的銜接工作,保證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并且適當提供補充資料,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促進學生思維逐層發展,從而為學生提供連貫、完整的學習體驗,保證教學質量。
1.4板書設計
課時針對性調整后,單元主題意義更加明確了,此時教師需要基于對教材中語段、語篇知識的梳理進行單元整體構建,有針對性地設計板書或者思維導圖,讓單元知識以更加清晰、直觀的形態展現在學生面前,在欣賞板書或者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鍛煉,并且愿意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情境連貫、層層遞進的情況下提高英語學習有效性,于潛移默化中發展英語綜合素養。
2? ?小學英語主題單元整體設計的實踐策略
2.1提煉主題意義,把握教學要點
主題單元整體教學與傳統的單篇教學有較大差異,它是以整個單元為主題開展的教學活動,在一個單元內,雖然具體課程內容不同,但是它們所呈現的主題卻是統一的,以冀教版四年級上冊“Home”一單元為例,雖然整體被分為“homework”“TV and phone”“in the bedroom”“brush and wash”“toys”幾個不同的部分,但是一切活動和物品出現的場景都是“home”,單元的核心主題為“at home”,每個課時中教師講解詞匯、短語也都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故而能成功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的要點、明確探索方向。使教師基于對主題的提煉設計單元主線任務,確定重點內容,并且有整體性、關聯性、遞進性地開展單元教學,然后由當前的課內教學引申到課后作業,在確定主場景的情況下根據學生個性特征、興趣愛好逐層教學,帶領他們觀察日常生活,討論在家中經常做或者喜歡做的事情,如看電視、玩電腦、打電話、睡覺、刷牙、洗澡、玩游戲等,自然滲透簡單的英語對話知識,學生可以在主題情境下學會“In the evening,I …”的句式,使學生在享受與生活息息相關主題探索的過程中激發英語學習興趣,實現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
主題意義該如何提煉呢?首先,教師應該從頭到尾瀏覽教材內容,并對其做出基礎梳理、分析,把握好主線。其次,圍繞主旨明確教學重難點,在分清主次的前提下組織教學活動,基于“關聯性”“遞進性”“整體性”三大原則做好知識銜接和課時安排工作,保證學生在思維活躍的情況下實現英語意識的發展,提升綜合能力。
2.2制定教學目標,實現課程連接
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的開展,必然是對主題、話題、詞匯、句式等知識點的整合,以分解難度為目標逐層突破重點,有效利用課內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無盡的教學成果。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主題單元教學要梳理好模塊教學目標與單元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明確二者之間的關聯性,以此為基礎布置多樣性的教學任務,鼓勵學生有序探索、有效實踐。首先,單元整合教學需要以主題為核心,將基礎知識串聯起來,讓學生在身心放松的情況下自主探索,保證他們能即學即用,成功將所學內化,再基于話題展開討論,鍛煉實踐應用能力。其次,不同課時之間也需要建立緊密的聯系,將課時橫向目標與單元縱向目標交織,建立整體目標網,并且有效聯系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減輕課堂教學的說教意味,讓學生在自然環境中去發現、探索、應用與感悟,在教師的配合下全方位理解知識內涵,達成學習目標。
例如,在教授冀教版四年級下冊“Days and months”一單元時,教師首先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兩方面出發,分析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一是知識技能,學會“sun、rain、cloud、wind、snow”等詞匯,熟練運用代表月份的詞匯;二是情感態度,了解不同氣候的特點,并且熟練使用月份進行表達,進一步了解天氣與人類生存之間的關系。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兩方面目標整合,讓教學的過程更加輕松,使用圖片、PPT、多媒體視頻等輔助教學,以“學唱”為基礎組織活動,將單詞識記、語法探索、實踐運用三個目標連起來,營造歡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在快樂中學習與成長。在圖文、音樂的配合下,學生能在抽象知識與實際事物之間建立聯系,便于形成深刻記憶。此外,還要做好場景之間的學時安排工作,“Months of the year”可以延伸出“Rain and sun”,基于前文討論“How is the weather today”,自然貫通學生英語思維,實現聯合記憶,達成整體教學目標。
2.3運用實踐探究活動,設計階梯任務
在一個單元的內容是整體的情況下,該單元教學中的探究活動、學習任務也應該具有整體性,以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維持慣性思維,更加完整地理解這一模塊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實踐應用,同時還需要注意在組織一致性、完整性的活動過程中保證各項任務之間呈現階梯狀,逐層增加難度,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突破自我、探索知識的深層奧秘,幫助他們有關聯性、層次性、整體性地了解單元主題相關知識的內涵。
例如,在教授冀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 3“A travel plan”時,教師首先要明確一點,本單元內容全部圍繞“travel”的話題展開,包括描述北京、打電話邀請同伴去北京、談論交通、制訂計劃四個部分,教師需要讓學生在了解各部分內容的情況下學習相關詞匯,并熟悉帶有形容詞“great”的陳述句、情態動詞“may”引導的一般疑問句、“how far”引導的特殊疑問句以及含有“will”的將來時態的句式用法,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以實踐為主,讓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幫助Teddy制訂旅行計劃,首先用視頻引導,播放Teddy在海邊撿到漂流瓶的視頻,創設情境,然后復原漂流信,表述“group work”,在此過程中設計觀察詞匯、補足信息的任務,讓學生幫助Teddy 表達自己的愿望,接下來談論路程,以現實生活為引導復習各類數字讀法,下一層加大任務難度,展示不同的交通工具,幫助Teddy選擇交通工具,最終呈現生活物品,談論“May I take …”完成整體任務,學生一步步邁向臺階頂部、掌握全部知識,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2.4培養核心素養,融入德育
小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階段,教師在課內不僅要重視知識教學,還要明確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將課堂視為德育的“主戰場”。在進行主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結合所學習的英語知識融入大量德育內涵,始終貫徹“立德樹人”的基本目標,保證整體教學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點提煉核心素養,在主題語境下建立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文化品質發展的教學系統,在教材基礎上拓展延伸,關注單元話題背后的具體德育要求,為小學生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以冀教版五年級上冊“Jenny and Danny come to China”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重點短語,使學生具備自由談論春節有關情況的能力,還應該引導他們探索中國傳統節日,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前提下落實德育任務,深化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讓他們在擁有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前提下健康發展。因此單元整體教學計劃的設計要圍繞“What do you do for the Spring Festival”展開,在課內鼓勵學生模擬Li Ming的春節活動,并且在活動中融入主觀情感,以此激活他們的英語表達興趣,在談論春節的同時思考其他的“special holidays in China(National Day、Mid-Autumn Festival etc.),what do we need for the trip”,使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理解單元整體的內涵,最終實現綜合素養的發展。
2.5優化單元評價,形成積極影響
及時且科學的單元評價對于小學時期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針對課堂氛圍、學生表現能體現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與不足,教師可以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完善教學,優化教學方案,進一步完善主題教學。而從學生角度來看,他們能在教師的及時評價中產生更加明確的自我認知,了解自身在學習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最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厘清學習思路,朝正確的方向發展。教師在優化單元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以下三點。
2.5.1觀察學生課堂表現,給予正面評價
由于學生基礎能力、個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在進行主題單元學習的過程中表現會有所不同,最終呈現的學習效果也不同,教師應該根據他們在本節課中的行為態度給出合理評價,還要觀察每個人面對問題時思考是否積極、回答是否順暢、新舊知識是否能有效串聯等,基于此,以正面語言為主給予評價,保證學生可以正視自己,繼續發揮潛能并及時改正不足之處,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
2.5.2調動集體智慧,開展合作評價
主題意義下單元整體教學的開展離不開集體的力量,教師在課內會組織多種合作學習活動,一方面為學生提供思維發散、口語交際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能深化他們的學習體驗,讓他們能在集體討論、合作互動中理解知識內涵,同時,教師還應該以引導者的身份鼓勵學生相互對學習成果做出評價,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自我反思能力,進一步了解自身在未來發展中的需求,明確努力的方向,提升綜合能力。
2.5.3關注課后鞏固,開展作業評價
想要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僅憑課堂教學以及課內評價是無法達到預期教育效果的。教師還需要結合課后作業進行評價,針對學生作業中普遍出現的錯誤點進行二次講解,并且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對他們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在肯定他們努力成果的同時,也要共同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從主客觀角度全面分析,夯實學生英語基礎,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保證整體教育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改革中如何優化小學英語教學、夯實學生英語基礎是教師的重點任務之一。在此過程中要明確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意義,該方法能真正立足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展開,讓學生在主題單元任務驅動下體驗自主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他們可以在主題語境下發現和解決問題,也能在完成階梯任務過程中實現綜合能力的發展,最終在作業和拓展實踐中鞏固課堂學習效果,借助教師的整體評價深化自我認知、明確未來學習與發展的方向,提高整體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杭玉潔.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J].教學與管理,2021(26):39-42.
[2]趙都都.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2021(14):134-136.
[3]陳曉君.關于小學英語教學單元整體設計的思考[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21,39(1):92-94.
[4]陳瑋.小學英語主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1(8):59-61.
[5]靳帆.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1,36(1):110-113.
[6]李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大單元主題整體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