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的持續進步,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開始變得更加激烈,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企業只能通過有限的資源獲得相比以往更多的效益,這就使得各行各業對成本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企業的成本控制是一個極具系統性的工作,而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缺失也給企業的成本控制造成了很大的阻力,所以,要主動并且深入地去分析企業在成本控制中存在和未來可能會面對的問題,有助于幫助企業很好地完成成本控制這項艱難的工作,引導企業成本控制進入到更加理想的狀態,并為企業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問題;對策
一、引言
目前,財務管理是無論哪個行業的什么類型的企業都極其關注的問題,而企業的成本控制又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很重要的部分,企業成本控制的結果是企業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前提,也是企業在目前激烈又同時因為新冠疫情影響而生意慘淡的市場中站穩腳跟競爭的重要手段。實現有效又有質量的成本控制管理,這對企業來說既是一個改變的機會,也是一種變相的挑戰。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成本控制已經成為企業得以運轉的前提,企業各部門的員工必須在其相對應的崗位上,在生產的整個流程中對有可能會影響成本的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同時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得出應對策略,以期可以最終完成企業對于成本控制所制定的目標。
二、企業成本控制的含義
企業成本控制顧名思義是在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中,通過高效的管理手段處理企業的生產和各種瑣碎事務,高效的成本管理控制措施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在日常運營中的生產、銷售、運維等各個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地關系到成本管理,為了更好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都會選擇改善企業目前的成本投入現狀,成本管控也與企業現金流有著密切的關系,大量投入成本會讓企業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以至于企業在對抗市場風險上表現不佳,而成本管理也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努力降低企業的資金投入,而且還能夠使企業在激烈又不穩定的市場中持續提高競爭力、拓寬市場,最終有效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還有,成本控制是以成本核算為基礎的,成本核算在成本控制的過程中起著監督、預算考核和檢查的重要作用,企業成本控制的效果就體現在成本核算的結果上。成本控制還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企業的項目、對象、時間周期進行管理控制,以期可以保證各個環節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三、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1.成本控制理念老舊
企業相關管理人員不完全具備足夠的成本管理意識,這導致他們很難在日常的企業經營中重視成本控制這一關鍵問題,但同時,還有一些企業的管理模式相對落后,比如:他們為了增加銷售量而在不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這種理念可能在初期會得到一定的收入增長假象,但是這根本無法滿足現在消費者的要求,在新冠疫情當下,大家更多追求的是性價比,而不是只去尋找一些價格低廉的殘次品,這在后期可能會因為質量問題或者其他的問題導致滯銷,甚至有可能影響企業的形象,因此,企業應該及時優化成本控制管理理念,不是只關注成本降低,而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地降低成本,增加銷量,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喜好更新自身產品,并且完善售后服務。總而言之,企業相關管理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
2.企業成本核算內容不全面
企業成本控制的進行只是從上到下,逐級去安排,員工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關注自己分內的事情和領導布置的任務,企業利益與員工沒有關聯性,而且也不深入追究責任。此外,獎懲機制如同虛設,做得好的沒有應有的獎勵,而犯錯的也沒有懲罰。但是,最關鍵的在于企業在成本控制的過程中只是關注到了企業生產產品中產生的直接消耗成本,而大概率都沒有注意到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著非生產性直接消耗成本,換句話說就是企業在成本控制的過程安排中并沒有把非生產性直接消耗成本當作企業成本控制對象。所以,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在選擇和制定成本控制辦法的時候應當而且是必須注意:要選擇能夠充分適應企業生存發展和經濟環境要求的成本控制方法,這種方法才是在企業長期發展中科學的、可行的成本管理辦法。比如說:除了采購、人工、運輸、維修、燃料動力費、稅金等生產直接消耗成本之外,還存在一些生產過程中的非生產性直接消耗成本,比如說:交流相關成本、存貨相關成本、訂單處理成本、缺貨成本還有售后成本等,這些不是很起眼的成本基本是因為企業的管理效率不夠或者貨物流通時間過長、還有管理層信息失真等造成的。而這些不起眼的成本如果很長時間都得不到重視,就有可能量變產生質變,最終造成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信任降低,更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導致出現工作失誤等安全問題;此外,非生產性直接消耗成本的重視不夠還會導致企業的成本數據不真實,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壓力,因為非生產性直接消耗成本也是伴隨在生產的全過程的,它和生產中的直接消耗成本一樣,都是需要進行成本核算的,但是因為沒有生產直接消耗成本明顯和引人注意,所以管理者和員工可能就會覺得它不重要而選擇忽視,最終造成了企業成本數據的不對稱性。
3.各項成本管理措施未形成統一的體系
(1) 現行成本控制措施的協調性問題
①不同利益主體出現矛盾
在現有的考核、獎懲制度中,成本控制和利潤相互交錯;但是在經營過程中,會更多關注成本忽視利潤。年初預算越大,節約越多,會出現“爭預算”現象,這就會影響到預算的科學性。
②管理者的短期行為
企業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太多關注節約當前的成本,便可能產生短期行為,忽視很多問題,比如:生產中機器設備的維修、銷售中的售后服務等,這會導致缺乏生產后勁也會喪失回頭客及固定客戶,企業的最終的市場份額和市場競爭力也會受影響。
(2) 成本控制難以和生產經營結合
成本控制存在于整個生產經營中,會在各種細節方面顯示巨大作用。但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還是主要以部門為單位進行成本控制,沒有將成本控制的任務下發給各個員工,這是一個貫穿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整體流程中的工作,不僅和管理者相關,還與企業的每個員工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應該是全員都參與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工作并不只是企業管理層的職能,所以而不是僅停留在管理層面,全員參與成本管理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成本控制管理。
4.全面預算管理問題
(1) 預算目標缺乏戰略性
很多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并不是以企業價值的增值為發展方向的,而更多的是體現費用和成本的控制,其實質是以產定銷。如果依然是在市場正常的情況下以此為發展方向是可以的,但是在當前,受新冠疫情影響,各行各業的經濟效益都在不同程度地下滑,預算管理和資金平衡難度變大。
(2) 預算編制缺乏系統性
①系統層次
企業缺乏對自己的收入和損失的三維分析,很多預算未強調對實質性基本經濟活動的分析,還有日常經營會出現的意外。
②系統范圍
企業缺乏必要的資本預算,即進行企業異常運營活動的預算,更應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
③系統動態發展
企業未能做出符合發展趨勢的前瞻性預算。不僅要考慮年度財務預算,還要結合企業特點和內外部發展環境的變化來制定預算。
(3) 預算編制方法不完善
企業主要采用固定零基預算編制方法,從實際逐項確定每筆預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工作量太大,每年都重新預算,耗時又費力;而且這屬于靜態預算,以假設為前提可能會忽略實際的變化,從而會影響整體預算。
(4) 預算監控體系不到位
在監控過程中,由于一些疏忽,經常影響后期財務,很可能會導致預算目標失控。
四、管理優化的意見
1.全面采用應用信息技術,轉變理念
在新形勢下,企業需要轉變成本管理的理念,去嘗試樹立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觀念,努力推進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方式,確保成本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及時性,還要加強企業內部成本信息的管理,形成分級、全面、高效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平臺,還有助于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率。
企業傳統的成本控制手段只關注了對生產成本的控制,而沒有注意到產品市場效益的重要性,這種方式已經逐漸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目標不是只通過降低生產成本而達到的,而是企業所擁有資源的合理高效運用以期提高生產效率,在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的新時代下,企業想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在保證市場份額不被蠶食的情況下擴大優勢,不能只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在技術方面努力創新顯得尤為重要。企業要實現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就要引入現代化的成本控制方法,把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成本控制管理模式中,充分運用計算機的存儲、計算和分析功能,對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和分析。企業還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成本核算方法,比如大型企業,由于各方面條件優異,比如:多樣化的產品、能力強的財務人員、出色的管理人員等,那么這類企業在選擇成本核算方法時就可以選擇采用作業成本法,而對于其他中小企業,可以采用品種法或者分批法。
2.做好全面預算管理
本著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原則,企業需要通過實踐不斷完善和豐富管理手段,把加強管理基礎工作變成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第一任務,主要應該夯實的基礎工作包括人員、數據資料、資金以及文化基礎。在確定預算管理目標時,還應當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各企業實際的生產經營情況為前提、以前年度的各項重要歷史數據為參考,這樣再對本年度、甚至是以后年度時間內的企業各項成本情況進行預測。
3.分區設立管理團隊
為了確保企業成本控制改進方案的順利運行,各部門成立區塊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項目組,細化各自職責,分級負責,逐級推動,確保運行暢通。企業全面成本管理還必須成立一個以各部門分管領導直接負責的成本管理委員會,全面控制企業成本控制方面的各項工作,下屬的各部門在委員會的帶領下成立以部門領導為責任人的管理小組,負責人全權負責自己部門的成本控制工作,這樣逐級成立的責任中心,目的在于使各級領導對所負責的部門工作負完全和連帶責任。建立成本控制中心這項工作的范圍廣泛,難度也很大,所以就需要一個堅定又負責的領導指引,來實現全面成本控制。
4.落實全員成本管理意識
(1) 樹立全員成本控制意識
全部人員要明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控制成本不僅需要管理部門,更需要供應、機動、生產等各個部門一起完成;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形成相應的企業文化,使得員工樹立企業利益最大化意識,有效避免低效生產的行為;還要把生產目標集中在獲得利潤和效益最大化上。一方面,可以通過培訓來培養企業所有員工尤其是各基層員工對于成本控制的理解,使員工接受并且認同企業必須要實施成本控制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便進一步形成企業文化。做法如下:可以開展一些專業性適中的成本控制相關講座,專業性適中這樣可以保證基層員工也可以無負擔地獲取知識;另一方面同時要針對成本控制建立一個科學嚴謹的特殊考評體系,使全體員工均能夠主動摒棄以往對成本控制固有的觀念,不僅要從思想上逐步建立起企業成本控制管理模式的效益觀念,更要主動出擊、去刺激全體員工主動參與到企業成本控制中,使員工包括基層員工都可以認識到自己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還可以通過開展一些趣味競賽、角色扮演或者技能比賽,讓員工從多種角度了解成本控制,可以使員工人人關心成本,從自身角度出發為企業成本控制提出自己的想法;其次是一定要建立科學嚴謹、公平公正的考評獎懲機制,所有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更有助于降低企業的成本,甚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 生產經營相結合
生產經營部門互相配合,在生產中若出現了經營問題,那么經營部門要給出解決建議。要全方位控制成本管理,不僅需要控制生產直接消耗成本,如燃料費和水費,還需要控制非生產直接消耗成本,覆蓋所有過程的各項隱性、顯性成本,拓寬成本與費用控制的范圍。企業還需建立成本控制系統,全面地對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從各類成本類別入手,比如: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全面進行嚴密的控制管理。而且,成本控制方面也需要隨著企業發展趨勢而時常做出改變,靈活分配用在各個部門的成本額度。
(3) 建立通暢的基層溝通渠道
溝通是企業績效管理的關鍵所在。所以聽取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的想法極其重要,基層員工能更直觀地發現管理層發現不了的問題,這樣有助于防止企業管理層在實際績效考評中的由于對員工的主觀性和片面性認識而導致考評數據失真,可以在保證客觀公平的原則上,努力確保考評結果的嚴謹性和公正性。而對于員工反映的在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問題,無論大小,管理部都應當主動深入了解,從問題的源頭開始,與發現問題的員工和出現問題的員工及時進行交流,以便查找問題根源,防止不必要的損失出現,還可以幫助企業解決一些管理上存在的難題,凡事都從員工的角度多想想還可以更好地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5.做好內部控制
(1) 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從源頭上規避風險。
(2) 加強風險防范和控制體系,防范過程風險。
(3) 實施風險責任制度,解決風險帶來的問題。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加強對企業成本的控制是實現企業經濟利潤最大化的有效途徑,但是要通過科學有效的、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方法,在保證本身市場占有率不被侵占的同時努力拓展新市場,這也有助于企業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并促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遲麗華,王宇.中小企業成本控制若干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7):83-84.
[2]曾凡輝.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問題探析[J].中國中小企業, 2020(12):98-99.
[3]孫志遠,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
[4]程平,張盧.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生產制造企業成本控制[J].會計之友,2015(16):133-136.
[5]魏華,勝利油田改制企業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財經界, 2015(08):51+107.
[6]周洪剛,胡瑛.談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J].山西建筑, 2013(26):247-248.
[7]呂純潔.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納稅, 2020(10):191-192.
[8]穆念楠.LD石油公司成本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20.
作者簡介:馬思涵(1996- ),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