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雄
摘 要: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職能包括了原工商、質監和食藥監等部門職責,原工商行政管理統計等職能已隨之劃轉。市場監管綜合統計包含原工商、質監、食藥監、知識產權及價格監督等各類統計指標,由于存在海量的統計數據信息,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以及時間成本。而科學開展統計工作,不僅能夠提升統計時效,還能為黨委政府重大決策以及重要政策調整提供精準的數據信息支持,以適應經濟發展形勢的需求?;诖?,本文分析新形勢背景下完善市場監管統計工作的實踐策略,供廣大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市場監管;統計工作;實踐策略分析
一、引言
統計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晴雨表”,是各級黨政領導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謀和助手。當前,市場監管統計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也面臨統計專業人員缺乏、調查制度調查手段落后等問題。隨著《統計法》《意見》《辦法》《規定》的不斷更新,從頂層設計上為做好市場監管統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與指引。為此,做好市場監管統計工作需要在實踐工作環節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做出針對性優化和調整,確保統計工作能夠實現與時俱進,滿足新形勢發展需求。
二、提供堅強統計工作保障
首先,在部門設置方面、人員配置方面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經費方面應當予以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對外引進具備良好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工作經驗的高素質人才,擔任統計崗位。上級單位可以以文件形式,對系統內部開展全面規劃,并且提出各項工作要求,制定一系列工作制度,保證制度的科學實施,為構建一支質量過關、數量充足的高素質統計工作隊伍奠定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上,確保統計工作常態化發展,分時間、分階段地做出工作調整,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統計報表制度改革環節,需要科學設定改革方向、改革原則以及改革目標,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統計工作理念,秉承依法原則、簡便原則、合理原則以及適用原則,確保市場監管統計數字具備可比性特征、可靠性特征以及可用性特征。搭配多元化統計工作模式,開展一系列調查取樣工作,并且由行業協會對一系列數據信息展開綜合性分析,制定出一系列科學合理的計算指數、計算系數以及計算指標,從而通過更加便捷的方式,獲取精準的數據信息,為統計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提供保障[1]。
三、創新市場統計工作手段
市場監管掌握著市場主體、質量提升、知識產權、監管執法、消費維權等眾多與經濟社會發展直接相關的數據,做好統計工作意義重大。隨著數字化技術、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在為統計工作帶來創新發展助力的同時,也對其提出一系列創新發展要求,傳統統計工作手段難以滿足新形勢發展需求。就目前形勢而言,繁重的工作任務與執法力量形成鮮明對比,基層工作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監督檢查方面,面對紛亂復雜的數據信息難以保證其可靠性。部分地方編寫與之相應的個體報表、市場報表以及私營報表,錄入到業務軟件中時,由于功能并未得到完善,因此無法實現全面推廣[2]。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不斷更新現代化統計軟件,借助計算機設備與互聯網技術完成軟件匯表傳輸極為關鍵。通過借助一系列信息化技術,可以顯著提升統計工作時效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個地區基礎條件不同,因此需要結合地方特點以及實際發展需求更新統計手段,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則。舉例說明:針對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需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而針對已經配置計算機的地區與單位,就需要借助互聯網進行報表傳輸,從而顯著提升統計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3]。
四、科學調整統計工作職責
目前,市場監管統計報表業務工作量較大,業務軟件發展相對滯緩,統計人員主要將工作精力放在統計報表的填報和分析方面,而對調研工作卻缺乏應有的重視,同時由于對基層人員開展一系列監督與培訓不夠,嚴重影響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統計工作面臨工作重點不突出、職責不明及重復報表等問題,導致統計數據質量不高的現象時有發生。根據《統計法實施條例》為減輕基層統計負擔,部門開展統計調查工作時,所有統計調查項目必須要經過統計主管部門審批,避免多頭統計情況發生。市場監管統計工作要遵循條例規則,科學調整自身統計工作職責,制定實施本部門的統計調查制度,管理本部門的統計調查表,配合統計主管部門做好統計調研、統計執法監督檢查等工作。市場監管基礎統計工作由基層專職統計人員完成,隨著數據庫的不斷完善以及任務軟件的不斷更新,自動化辦公的深度應用,業務軟件中統計報表模塊完善,相關業務軟件可以自動生成統計報表,并且進行逐級上報,上級業務軟件特定模塊可以進行統計報表接收,并且自動生成、自動匯總成實用性較強的分析表。將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技術作為載體,可以借助計算機設備完成數據錄入工作、生成統計報表工作、生成分析表工作以及數據信息查詢工作,不僅顯著提升統計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統計工作受到外界因素及內部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保證統計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順利實現統計信息源于業務,而統計結果又服務于業務這一目的。
五、積極創新統計調查方法
就目前形勢分析,統計報表相關資料信息通常由定期統計報表獲得,而部分統計資料由于對時效性要求較高,因此定期收集這種方式無法滿足統計工作需求。部分指標可以選擇抽樣調查這種形式開展統計工作,突破傳統機械式統計工作模式的限制與制約,改進層層匯報的統計工作辦法,對核心指標展開科學推算與科學評估,樹立更加完善的統計信息質量觀念。為此,在定期開展報表統計工作的基礎上,應當選擇更加靈活多變的統計調查方法,精準掌握市場監管部門專項活動以及簽署活動的實施狀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則,對一系列新狀況與新問題展開深度分析,并且在科學開展全面調查工作的基礎上,合理選擇重點調查方法、抽樣調查方法以及典型調查方法,力求從多個層次、多個方面精準反映各個階段的實際工作狀況,保證統計資料的科學性、精準性以及真實性。
六、結語
總而言之,完善市場監管統計工作,需要樹立大監管、大統計、大數據的觀念,通過進一步完善統計制度,增強統計力量,提升統計現代化信息水平等方式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工作效率,用真實、準確的“微觀”市場主體數據,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以此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岳媛媛. 政府審計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以陜西省為例[D]. 陜西:陜西科技大學,2019.
[2] 陳冬純. 征管體制改革背景下員工建言行為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以X區稅務部門為例[D]. 廣東:汕頭大學,2020.
[3] 鄧歡. 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財務管理分析[J]. 中國商論,2021(15):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