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芳
摘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受到了互聯網的沖擊,所以班主任需要調整班級管理工作策略,優化德育工作,充分發揮班主任角色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促使小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分析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并對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相關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當前時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互聯網的影響。小學生受到的影響特別大,因為頻繁地接觸網絡,導致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很難開展。德育工作是小學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也是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所在,如果受到了網絡沖擊而導致無法開展,問題會一直存在并影響后續管理。所以,教師就需要重視此問題,并針對問題思考相關策略。
1?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開展小學班級德育工作的意義
在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開展小學德育工作,首先,是為了讓小學生的人格得到進一步完善,使小學生健康發展。當下時代的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而且他們還無法自主判斷外界事物的正確性,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還不夠成熟,對于外界信息,特別是網絡不良信息以及一些負面情緒,還不能很好地辨別。所以,教師要充分落實德育工作,這樣才能有效降低小學生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的風險,也能促使小學生具備正確的網絡意識,規范自身的行為習慣,幫助其健全人格并培養健康心理。
其次,開展德育工作是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的根本需求。小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并不豐富,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不全面,知識儲備相對較少,對于網絡中的信息還無法正確判斷和篩選。多數學生會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接收各種信息,導致很多不良網絡信息出現在小學生的視野,也會使小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中,嚴重阻礙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果小學班主任注重開展德育工作,就能改善這種情況,通過潛移默化的德育,學生能夠逐漸分辨網絡信息是否健康積極,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同時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助于小學生后續的身心發展。
最后,開展德育工作是當前時代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經之路。在小學階段,不僅要幫助學生儲備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個人修養,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合格且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小學階段的德育十分重要,落實德育工作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個人素養,滿足時代對小學生的品質要求。
2?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開展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2.1德育工作缺乏先進性和發展性理念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小學班主任能否順利開展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學生的身心能否健康發展,也決定了學生能否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心理。所以,在素質教育正在逐步落實的前提下,教師應改變對教育的傳統認知,將素質教育中的德育工作落到實處,提高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但是,從整體調研結果來看,小學班主任仍存在一些錯誤認知,影響當前的德育工作,在管理班級過程中使用的教育理念相對落后,使德育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同時,德育工作的效果也持續走低,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對于網絡持有錯誤的態度,沒有正確認識網絡的優點,具體表現在很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全面否定網絡,并禁止小學生接觸網絡,這就導致小學生不知道如何收集和整理信息,也不能形成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學生的發展因此受到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就必須做到與時俱進。
2.2小學生的網絡觀念較差
小學生在當前階段的生活閱歷還不夠豐富,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有所欠缺,導致學生對網絡的認知不夠全面。甚至出現一些過度依賴或過度崇拜網絡的學生,這部分學生認為互聯網是無所不能的工具,既能幫助自己查閱資料,又能在網絡上完成相應的作業,這使得教師難以把控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后續的教學工作以及德育工作也難以繼續開展。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當面對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時,有些學生覺得新奇刺激,愿意去接受,而有些小學生會沉浸在網絡世界中,最終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在人際交往方面往往也會過度依賴網絡而導致其社交能力以及價值觀導向方面受到不良影響。
2.3家校之間的聯系并不密切
在小學階段,因為互聯網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有相關設備,小學生回到家中就可以接觸到互聯網,這是極為平常的事情,但是也因此反映出學校的德育工作并沒有輻射到家庭。這就需要教師將德育工作與家庭教育相聯系。事實上,當前的教師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并不密切,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也較少,導致德育工作沒有順利開展,學生的發展也因此受到阻礙。與此同時,部分家長對家庭德育的認識還不全面,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更不了解德育工作的重點,導致在家庭中開展的德育沒有取得良好效果。
3?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3.1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
要想提升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德育工作效果,就要及時更新自身的德育理念,讓德育工作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保持德育工作的新鮮度。而且班主任在此過程中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明確對網絡的認知,正確認識網絡給學生帶來的影響,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網絡,而不是一味地否定網絡,避免出現因為全盤否定而導致小學生沒有通過互聯網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時,德育工作也應該在此基礎上引入更多先進的網絡教育技術,最終全面更新教育模式。
第二,班主任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這樣也有助于增強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果,并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在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之前需要具備正確的德育理念,所以班主任要優化自身的工作理念,并及時更新德育工作模式及工作方法。積極參加相應的培訓活動,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同時,開展德育工作之前要調查和統計班級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況,并充分了解學生的相關興趣愛好以及實際需求,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要做足準備。最終確保德育工作的最終導向以及德育模式最優化,并對相關細節進行優化和調整,形成適應學生發展的教育模式。
除此之外,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還應當積極引入互聯網技術,這樣就能實時更新德育工作方法。這就需要班主任貫徹落實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讓新媒體能夠應用到德育工作當中,比如QQ、微信或者微博等多種平臺,在學生和班主任以及家長和班主任之間構建一座溝通的橋梁,建立良好合作關系,通過定期發布與教育相關的內容,讓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以及德育的重要性,讓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第二,班主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德育工作。讓多媒體作為德育的載體,充分呈現德育教育資源以及網絡教育資源,讓德育更加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提高德育工作的魅力,并確保德育工作的最終效果。
3.2讓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內容變得更加充實
在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班主任要想讓德育工作變得生動有趣,就需要將網絡共享資源充分融入德育中,豐富和擴充原有的德育資源,確保德育工作的效率以及效果能夠達到預期目標,甚至超過預期目標。而在選擇網絡教育資源時,也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第一,德育網絡資源應當具有多樣性。讓教育資源更加豐富,教育資源的形式更加多樣化,避免因為形式單一導致學生感覺德育教學枯燥乏味。
第二,德育網絡資源要具有趣味性。在保證網絡資源的多樣性之后,要讓教育資源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
第三,德育網絡資源需要具有有效性。班主任在挑選網絡資源時,需要反復確認網絡資源的內容,使其與德育內容和目標相契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上網行為規范與德育工作相融合,既能滿足學生對網絡知識的學習訴求,也能在信息技術教師的幫助下解答學生對部分知識的疑問,最終讓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果進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糾正學生錯誤的互聯網行為習慣,將不良信息扼殺在搖籃之中,避免因為接觸不良信息而導致思想品德以及行為習慣受到影響。在此階段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優秀的網絡游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思維活躍度,而且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有所幫助,并非如大部分家長所說,游戲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而網絡游戲對小學生的影響是不是正向的,則取決于小學生在游戲方面的“度”。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小學生合理把控網絡游戲時間,使其不影響正常學習以及人際交往,這樣的游戲對于小學生的影響便是積極的。如果小學生不具備相應的自制能力,就會打破游戲與學習之間的平衡,即便從游戲中脫離,也會因為過于癡迷游戲使學習狀況急速下降。所以,班主任應當引導學生盡量少接觸網絡游戲,可以用戶外活動代替。
在開展德育工作期間,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班會,通過班會向學生展示網絡上存在的負面信息所造成的危害,培養學生辨別和篩選網絡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合理安排相應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能加深對網絡知識的印象。
3.3家校之間積極聯動,合力開展德育工作
在當前的網絡時代背景下,如果僅僅在學校開展德育工作,取得的效果不會十分理想,這就需要教師將德育工作與家庭教育相互融合,讓學生全方位提升人格素養,并形成正確的網絡觀。在此前提下,班主任以及家長之間的聯系是否密切變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家校之間增加聯動密度,推動學生的健康發展。在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班主任也可以適當督促家長,在家中規范學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網絡的行為,并及時糾正不恰當的網絡行為,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網絡信息篩選能力和辨別能力,提高德育的效果,讓德育更具全面性。
小學階段的家長以年輕家長居多,大多數家長是和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而且家長群體中也不乏將閑暇時間完全投入網絡游戲當中的人。這樣就會使小學生與網絡游戲的接觸增多,同時也會讓小學生對網絡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德育工作的難度也會增大。所以,為了讓德育工作順利開展,班主任應當與家長積極溝通,并告知家長盡量避免在學生面前長時間玩網絡游戲,在閑暇時間可以與孩子多交流或者一起進行戶外運動,或者引導孩子做家務等,盡量避免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
3.4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給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將一個更加便捷且暢通的溝通渠道提供給了班主任。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可以充分利用教師的引導作用,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比如,教師可以利用QQ或者微信構建實時交流平臺,讓學生可以隨時與教師在這個平臺中互動,并打破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這個時候班主任就能隨時隨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解答各類問題。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與教師溝通,這樣就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讓學生對當前的班級管理以及班級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當前的網絡時代背景下,交流方式已經不只是面對面交流,更多的是線上交流,所以一些內向的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與教師的溝通以及積極參與到班級活動當中,這也能使教師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想法,對開展德育工作十分有利。德育工作應當建立在與學生以及與家長良好溝通的基礎上,最終形成完善的德育體系,只是對未來的教育工作有幫助,也能對后來者有所幫助,完整的德育體系的輻射范圍不只會影響當下,更會影響學生的未來。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網絡時代背景下,教師如果想要順利開展德育工作,就必須正視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因為互聯網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有著巨大沖擊,這就需要教師能夠轉變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并擴充德育的內容,讓家校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通過培養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讓德育實現全方位滲透,最終也能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品格以及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巫春雨.網絡時代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J].教育界,2019(05):121-122.
[2]王永新.網絡時代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J].亞太教育,2020(11):36-37.
[3]楊金亮.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4):325.
[4]石麗娟.網絡時代小學德育工作策略[J].寧夏教育科研,2009(03):29-30.
[5]姜德君.論網絡時代中小學德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12(04):104-106.
[6]高禹.網絡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今天,2020(21):60.
[7]李金全.論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8(3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