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彬
摘 要:眾所周知,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生之間競爭激烈,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產生疲憊的狀態。高中書法模塊的課堂學習,能夠緩解學生的緊張狀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書法模塊的學習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藝術需要,陶冶他們的情操,開闊視野。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仍然一味地采取傳統講授法,沒有將真正的書法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學生缺乏書法實踐能力。新課標理念對書法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師應該積極響應號召,對學生負責,對工作認真。本文具體闡述目前高中書法模塊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解決策略。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高中書法
新時期教育體系將藝術教育視為重點內容,并以其為出發點,對教學目標提出一系列新要求。高中學習過程中學生文化課知識和技巧雖然重要,但新時代下進行藝術教育也必不可少。要想在高中書法課堂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不僅要結合這一門學科的特點,也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巧妙融合書法課堂中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尋找切實有效方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書法教育,以促進學生茁壯成長。
一、高中學校進行書法模塊課堂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重要的角色扮演者,正如美國學者羅門所說:“在個體人格發展方面,教師的影響僅次于父母。”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高中書法課堂教師要以新課標理念為導向,不斷為學生樹立榜樣,有效推動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為教育事業指明方向,教師要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用積極的方法引導和發展學生,培養其成為全面發展的接班人。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緊,很多教師盲目追求學生的高分率、及格率,未對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1]。
首先,教育是時代發展的根本,高中階段進行書法教學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社會不僅需要才能精干的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備的人才。書法是我國的寶貴財富,其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蘊含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今天中國文化取得的偉大成就不能與書法相分離。高中課堂進行書法模塊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藝術教學中不能缺少德育教育,教師如果沒有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必然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德育教育是課程教學的重中之重。
其次,當代許多高中學生是家里獨生子女,盡管具有獨立意識,但是其缺乏一定團結意識和合作觀念。在高中書法課程中開展“自主快樂、合作進步、探究深化”主題課程,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其學習熱情。另外,一系列課程新理念有利于引發學生共鳴,他們會將課堂上學到的主人翁精神運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教師要為人師表,因材施教,為新課標的貫徹實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大多數教師將高分看作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其實進行藝術教學也是教學的價值體現。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滲透藝術教育,學生才會感恩,懂得謙遜對待他人,尊重社會和自然,與別人團結互助,實現共贏。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教師應該以此為契機,通過藝術教學正確引導學生樹立三觀,為其順利進入社會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高中書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目前,大多學校對學生的書法課沒有安排足夠的學習時間,一周一節或者兩節書法課,在很多學校,書法課被文化課隨意占用已經習以為常。學校里面經常流傳這樣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學校和教師一味地追求升學率,忽視了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大多學校認為書法課不重要,并未真正重視過書法課程,雖然每個學校在課表上安排書法課程,但形同虛設,很多都是為了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書法教育沒有得到所應擁有的地位。不僅學校沒有給予書法教學足夠的重視,同時教師和家長方面也都對書法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在學校里基本上都未真正感受到美育教學,種種原因導致了學校不重視書法教學的課程[2]。
(二)缺乏書法專業教師
目前高中書法的發展比較困難,其根本原因是專業師資力量的缺乏。目前,大多高中學校都缺乏專業的書法教師,書法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對任課教師要求相對較高。普通的教師對書法教學本身認識不足,而且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很多教師進行書法教學都是應付了事。書法教學模式單一、乏味、低效,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于學生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很緩慢。書法教師的短缺,主要是因為一名合格的書法教師需要具有一定書法造詣和足夠的書法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寫有一手好字。現在由于科技的飛快發展,電腦、手機等一系列電子產品的普及,導致許多人忽視書法練習,書法教師也逐年減少,在一些學校書法教師大多是由語文教師來代替,這就會導致書法課最終演變為語文課。
(三)書法訓練時間嚴重不足
要想學好一門技能或者一門學科,都要花充足的時間去練習和準備。書法不僅需要較高的書法技能,而且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和充足的時間去練習,要想學好書法,就必須下苦功夫[3]。在目前高中書法教學的形式下,學校讓學生真正意義上訓練書法的時間嚴重不足,只能學到書法的皮毛。按照規定,學生在校內每周必須安排一個課時的書法課,但很多學校沒有按照規定履行相關職責,私自占用書法課時間來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
(四)書法教學評價的落后
書法課程的目標要求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學校的各種書法活動,鼓勵運用各種書法去開闊自身的視野和格局,但在現有的教學體系當中,部分教師忽視了書法教學評價的重要性,課堂上虛度時間。
三、提高高中書法模塊的課堂學習效率的具體策略
(一)自主學習,讓學生體會快樂
毋庸置疑,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如果進行自主學習,那么這個過程中他們會體會到快樂。在課堂進行正常教學的同時,教師應該尋找有效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且需要注重學生的各種體驗。高中大部分學生的寫字習慣伴隨著他們走了將近十年,幾乎都有著較好的文字基礎和功底,這為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中國的書法藝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學習高中人美版書法的第十一課《筆奇意縱氣逸神飛——草書書寫指導》中,由于草書的獨特特點,學生對這種字體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雖然學習過程中難度較大,但是會有很強的趣味性。短時間內學會草書難度可想而知,但課堂時間有限,學生需要利用課余時間不斷進行練習。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對比不同作家的草書作品,讓學生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風格,多媒體可以展示皇象《急就章》、王羲之《十七帖》《千字文》、懷素《自敘帖》等,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各類型的草書都有獨屬特點。課余時間學生自主根據草書符號使用規律,不斷練習重要的部首,課后及時向教師詢問有關知識。教師在之后的課堂中,可挑選學生到講臺介紹和分析重要部首。
再如:在學習《篆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精心挑選一些各式各樣的碑或者帖制作成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多媒體課件或者投影,學生可以看著課件先自己感受,在欣賞的過程當中情感逐漸得到加深,從中感受到藝術美和形式美。此環節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對喜歡的字帖臨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時,他們會踴躍表現自己的能力,思維更加活躍,在學習書法過程中感受到學科的魅力和快樂。另外,每節實踐課中教師沒有必要安排較多的作業,例如:學習楷書的時候六到八個字就可以,行書的話有十到十六個字即可,剩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欣賞,去感受,去體會,這樣會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對書寫工具的要求也不必太嚴格,更多的是要將學習過程的靈活性體現出來,對剛學習書法的學生,鋼筆或者粉筆就足夠,重要的是需要把書寫的興趣培養起來。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寫作進行展示,點評由教師和班級學生共同完成。簡單易學是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前提,這樣會讓學生逐漸對文字產生好感,其有效地轉移了書法學習難度的注意力。師生共同參與會讓整個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良好習慣的目標[4]。
(二)合作學習書法,共同進步
合作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縱觀歷史上各位書法家、畫家、音樂家等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往往都有著一個合作的群體。在傳統教學當中,學生之間競爭比較激烈,很少會有合作,其不僅不利于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也會導致學生學習氛圍沉悶。高中書法課堂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在學生的高中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之間緊張的競爭關系更多地轉向合作,課堂中營造一種積極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多地進行交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在課堂中采用的合作學習模式應該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考慮在內,從而確保在最大限度上提高班級學生學習書法的效率。
以《印紐與邊款體現了印章的多重審美》為例,為了給學生的有效交流提供有利條件,教師可以把學生座位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調整,編排的座位要有目的性,書法和文筆較好的學生可以和筆法較弱的學生編排來形成一個小組,其可以達到有效的互補。有著相近或者相同學帖本的學生可以分成幾個小組,相互對比,共同成長和進步。一階段過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座位進行適當的調整,培養學生多樣化的風格,這樣讓他們的知識面更加廣泛,學生相互交流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另外,班級里也可以舉辦一些與書法有關的競賽。教師準備一些宣紙,讓小組學生共同完成古詩的創作。把全班風格類似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內學生按順序依次各寫一句,共同合作完成。一系列環節完成之后,學生之間不僅會更加團結,也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體現,在匯報交流的時候,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進步。同時,師生之間也需要適當的互動,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品提出問題,然后全班一起加以解決。
(三)進行探究學習,不斷深化書法學習相關知識
書法凝結了前人無數的智慧和結晶,尤其是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書法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同等重要。探究學習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進一步得到深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通過探究去揣摩書法中的獨特魅力,以便于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審美觀、藝術修養。高中書法課程中以漢字為主,學生在實際臨帖期間,教師應該在講解的同時,不斷發揮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吸引學生注意力,主動關心學生,讓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不斷發揮,不斷提高書法學習效率。
以《曹全碑》為例,在這個課時當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寫出“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的形態,不斷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課前,教師可以出示幾幅自己近期的隸書書法作品,讓學生通過自己知識的積累猜出教師作品的字體類型。之后介紹《曹全碑》的來歷以及風格特征,教師邊講邊進行示范,讓學生進行觀摩,講解結束之后,學生開始實踐練習,教師講解糾正。臨近下課時,教師可以引出其他的隸書作品,讓學生課后進行探究,比如《史晨碑》《張遷碑》《乙瑛碑》等,學生自主學習和了解,從中汲取營養成分,獲取精髓[5]。
在對“點畫特點分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多媒體設備放映隸、楷、行三種字體所對應的“永”字,學生小組討論之后,辨別出多媒體上的字屬于什么字體,這個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洞察力。之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類型來書寫自己的名字。學生小組中選出寫得比較好的一份交予教師,并張貼在展板上,全班共同對展板作品進行評價。教師在這個環節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總結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提高探究能力。
結束語
書法里蘊含了很多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高中階段開展書法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教師要牢牢把握自主快樂、合作進步、探究深化三個要素之間的區別以及聯系,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書法文化。新課標也在原來高中書法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要改變以往枯燥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參加高中書法活動,探索書法藝術奧妙。多元化的高中書法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都具有重要的影響,還能夠引導學生投身生活實踐。高中書法教師應該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自主學習、合作進步、探究深化學習方式,進而真正提高教學的質量,這在教育界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李雄濤,韋勇憂.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書法教學有效性研究與實踐[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0(4):11-12.
[2]張志敏.小學寫字教學有效性和書法教育特色的實踐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1(4):265.
[3]閆萍.小學寫字教學有效性與書法教育特色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1(15):79-80.
[4]李光新.中職教育中書法美育功能的有效性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30):195.
[5]洪曉波.新課程下小學語文課堂書法教學實踐研究[J].少年寫作,2021(3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