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磊
摘 要:當代年輕人本身就要面臨來自于社會的諸多壓力,要疏解這些壓力,要養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是必須的,只有個人具有堅韌、樂觀的心理素質才能夠肩負起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搖籃,不僅要專注于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本文便是針對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分析有效的心理發展教育機制,進而通過教育開展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詞: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基本策略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定位模糊不清。
在高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容易被忽視,但是其實意義最大,教育價值最高的教學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幫助高校學生形成健全的個人人格,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和適應能力,并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而我國高校在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普遍的兩大問題,其一就是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將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范圍擴大到了思想教育和政治理念教育,這種夸大讓心理健康教育浮于表面,沒有落實到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導上。其二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圍縮小了,將心理健康教育歸為品德素質教育,這就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受重視程度降低,不利于教學開展。
(二)心理障礙咨詢多于發展咨詢。
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學科教育其實是相同的,是一門十分復雜且具有教育價值的學科,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因為其模糊的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正向的反饋評價而被很多教師們忽視。在很多高校中,往往將心理健康教育當做是課本內容的口述,心理健康室往往也被教師和學生看作是專門為心里有問題的學生設立的,因此很多學生怕別人笑話,不愿意去接受心理健康疏導,不愿意將自己的心理障礙和人格缺陷展現出來,不愿意接受疏導和治療。這種情況下,學生自身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疏導,反倒是被學生壓抑著,以后步入社會,在更大的社會壓力下,自然就更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說白了,心理障礙咨詢是解決不了或者很難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只有全面的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有效的解決,但是這卻是當前高校教育中十分匱乏的。
(三)心理問題預防工作相對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其實是高校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環節,但是目前看來整體的效果卻一般,在學校中關注度不高,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很多時候采取的是針對性咨詢教育的方式,開展度不夠,全面化的教育活動沒有鋪開,那么在學生群體中的認知普遍性自然比較低,參與學習以及治療的學生就存在同學之間的關注壓力,反倒是不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對于高校而言,應該是全面鋪開,全面推動,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和實效性,將心理問題預防工作作為教育開展的重點,但是這卻是現如今很多高校教育中比較忽視的。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強化內部領導建設,統籌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高校而言,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絕對不僅僅是幾個老師的事情,而是高校教育體系的問題,只有全面加強,真正實現內部領導機制的建設,從高校教育開展進行統籌規劃,從而打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跟教育體系之間的連通機制,才能夠讓高校各個專業各個學科全面參與,在高校中得以全面推廣,進而解決高校當前學生群體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高??梢詮男@文化建設、學院文化建設、班級以及宿舍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等方面入手,分層領導,分層開展,以學生工會為前鋒,在學生群體內部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在二級學院專門設置針對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疏導相關的輔導員崗位,在班級和宿舍建立學生牽頭的心理委員會等,從而實現在高校內部由上到下,由高校到二級學院到學生班級和宿舍的反饋機制,這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解決學生困惑,滿足學生成長需要。
(二)定期開展心理輔導,提供隨時心理輔導。
團體輔導主要通過團體情境的方式呈現,用于為學生提供更為精準的指導幫助,其主要通過團體內部的人際交互作用完成,促使個體能夠在觀察、體驗、學習與認識的過程中接納自我,學習各種全新的態度與行為模式,用于不斷適應生活的發展步伐,切實有效地滿足自身的成長需求。對大學生來講,開展團體輔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有更為良好的調控作用。在團體內部的各個成員可以交互彼此的信息,同時進行相互模仿,久而久之便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機交往能力。團體還能夠給予學生宣泄情感的渠道,有助于學生及時釋放掉潛藏在自己內心的壓力,促進學生的多樣化成長;團體規范以及活動規則能夠助力學生走入更為真實的生活情境,在團體輔導過程中的行為改變將會很容易地被遷移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三)心理健康融合思政,實現二者綜合引導。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聯,二者存在工作目標和工作內容的相關性與互動性,如果高校無法有效解決學生群體存在的思想問題,那么就很有可能引發心理問題。反之,如果無法有效解決心理問題,那么思想問題便更加難以解決,這對學生的成長來講顯然是弊大于利的。當然,這并非是說二者教育能夠混為一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雖然存在諸多關聯性,但是二者仍舊存在本質上的差異,高校需要充分明確此項特征,給予學生更加有力的引導,充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以二者互補的方式完成對學生的引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言,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對于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高校需要從多個方向出發,基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際情況,逐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從學校、二級學院到學生班級和宿舍搭建心理疏導崗位,教師群體定期定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且通過心理健康融合思政教育的方式實現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昝瑛瑛,徐玲玲.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傳媒論壇,2020,3(8):174.
[2]許金鳳.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內外聯動體系的構建—以湖州師范學院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24):313-314.
[3]潘亞姝,朱麗芬.云南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實踐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8,34(6):35-38.
[4]葉枝娟,張勇.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5(5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