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愈加被重視,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導者,其角色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隨著大學的學生主體越來越低齡化,受社會中不良風氣的影響,思想越來越多元化,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大學校園不良事件高發等。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勢也顯得越來越嚴峻。輔導員是接觸大學生最多的教師群體,也是大學生接納的群體。本文針對目前部分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6.040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高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施要依賴于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通過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來強化思想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結合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理論和十九大精神,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1]。如果高校想要突破重圍,需要進一步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高校健康、快速地發展[2]。
1? ?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開展的重點領域,這些工作對于學生的心智和思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3]。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將兩者有機的融合起來,不僅需要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凸顯高校教育的育人職能,促進學生成長,幫助他們成為更有才干的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都不可忽視,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關系到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關系到一代大學生是否能夠承擔時代發展使命。
高校輔導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角色,輔導員在學校可以深入學生的內心,與學生建立親密關系,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輔導員指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讓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減少大學生的抵觸心理。
輔導員是直接接觸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群體。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而言至關重要。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關系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之后樂于找到自己的輔導員傾訴,輔導員對大學生的理解比別人更多,能更迅速地了解大學生的動態理念、生活狀況以及心理狀況,能對學生進行及時、科學的引導,并取得較好的效果。
2? ? 學生教育管理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落后
在傳統教育體制下,部分高校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覺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可有可無的,只重視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而忽視了與社會生活實踐的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千篇一律,針對性不強,工作方法簡單。當代大學生思想變化很大,單純的理論教學無法使其做出深刻的洞察,行動滯后,效果不佳。面對高校青年多元化的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強制性的色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全面,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參差不齊,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有效開展,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
2.2? 思想政治工作觀念薄弱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大學得到了廣泛普及,大學生能夠隨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并且接受信息的方式變得多元化。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教師直接灌輸知識,難以受到大學生的歡迎。部分高校的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視,覺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要,以為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是學校的事情,跟自己沒有關系。很多任課教師也只強調對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育,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素質的提高。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素質不齊
高校輔導員的個人素質參差不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創新,無法達到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知不到位,很多輔導員覺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學習基礎理論體系,對大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很少的,基本上起不到良好的效果。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單一,難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5]。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單一,過于重視形式主義,忽視了思想政治理論的效果,采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味唯道理而論。其實,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需要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儲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學習社會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利用多種學科知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達不到這一要求,就無法科學有效地開展教育工作。
2.4? 理論研究不夠完善
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大多數來自于國外,這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幫助是有限的。因為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發展路徑是不同的,中國的發展需要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持。現階段部分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不足,研究方法比較單一,甚至一部分理論研究專家簡單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論”混為一談,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這樣看待問題是單一的,也很難突破。
3? ? 學生教育管理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措施
3.1? 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
高校輔導員應該加強學生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學生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一方面,學校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訓,幫助輔導員認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促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另一方面,搭建輔導員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讓學生和輔導員經常交流,保持聯系,重視對大學生人格的塑造,減少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見,增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拘泥于形式。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聯系應該進一步加強。高校應該加強對學生黨員的培訓,加強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3.2? 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高校教職員工的年齡趨向于年輕化,高校應該對青年教職群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新技術和新手段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6]。提高教育內容的多樣性和感染力,使高校政工部門員工能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控制權,引導師生正確使用網絡技術,做好網絡技術的正面引導,讓專業人員管理校園網[7]。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輔導員可以充分發揮信息網絡技術優勢,利用微信、QQ群等方式建立與大學生溝通的平臺。
3.3?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
高校輔導員應該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導,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體系,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校園風尚。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依靠科學規范的管理,也要堅持教育的導向作用,在全校上下形成一體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讓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每一個學生[8]。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高校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為大學生樹立強大的精神榜樣,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精神信仰,明確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目標,提升大學生的進取心,讓大學生排除萬難、自強不息、奮斗不止。
3.4?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高校輔導員應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尤其是在西方思想文化不斷滲透的情況下,更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仍是各國思想文化比拼的前沿陣地,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培養優秀的大學生,也是在新時代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思想政治輔導員應該深入到學生中,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解決思想觀念的深度和廣度問題,明確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的需要。
高校輔導員應該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注重學生的感受,一方面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化解矛盾;另一方面要積極到學生中去,通過深入學生開展工作,掌握做好新時期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領,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輔導員應將占領學生的思想陣地作為自己的任務和目標,積極主動地深入到學生中去做思想政治工作。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以及同學生談心、交朋友、做心理輔導等形式取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從而穩定學生思想,糾正問題學生,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和諧校園,真正發揮自己主力軍的作用。
3.5? 注重道德素質的培養
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輔導員是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素,也是接觸學生最多的教師群體。輔導員應該進一步增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探索有益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關策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塑造學生高尚的靈魂,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思想政治輔導員對學生的引導更是不可或缺,面對學生時散發出的應該是育人的正能量。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教育好,才能將他們的思想引導到符合人類道德和國家需要的軌跡上。思政輔導員在平時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細節,注意自己的言行,樹立良好形象,做到正人先正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就要先做好,從而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和道德楷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良好的道德和崇高的個人職業理想真正為全院教師帶好頭,做到尊重學生、關心學生、關愛學生成長,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輔導員是接觸大學生最多的教師群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執行者,高校輔導員應該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承擔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教育課程中有更豐富的展現,以思想教育的課程作為承載,推進正能量和正確價值觀的發揚。同時,高校應重視學生的教學管理模式和思想教育的內容相結合,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應該依照學生的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進而全面推進學生發展。當下,高等教育正向著學習化、信息化和知識化的方向發展,新時期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努力開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以及方法。高校應該不斷提升大學輔導員的綜合素質,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利用發達的傳媒技術和信息技術,提升大學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郭利.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角色功能性作用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6):22-23.
[2]周琳.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初探[J].金田,2013(09):55-56.
[3]林月容,高焱,黃文龍.農林類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培訓課程體系現狀及設計方案研究——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例[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09):87-88.
[4]耿俁,尚文勤.論高校優秀思想政治輔導員及培養路徑[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09):31-32.
[5]石偉.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素質提升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2):09.
[6]羅春艷,王琳玲.略論基于教練技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談心工作[J].教育現代化,2019(37):101-102.
[7]張茜,趙麗霞.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2):12-13.
[8]孫寶瑩.關于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雙重身份與人文情懷的探討[J].現代農業研究,2018(07):117.
[9]馬潔.淺析思想政治輔導員如何應對大學新生的角色錯位[J].新聞傳播,2017(02):16-17.
[10]遲梅華.維護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69.
[ 作者簡介 ]?張薇,女,四川成都人,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初級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輔導員學生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