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梅
摘? 要:小學班級管理屬于一門科學,管理過程中需要運用一系列的藝術手段。而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處于身體與智力高速成長的年齡段,因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掌握好管理的尺度,正確對待其中“嚴與愛”的關系。文章主要對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嚴與愛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嚴與愛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嚴
(一)既嚴格又不能過于嚴厲
小學生有著愛玩的天性,并且還存在著活潑、好動的特性,因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就認為嚴格尤為重要。并且在教學理念當中認為一名教師如果無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學生就會放任自流,因此這名教師就不能稱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但是嚴厲不等同于嚴厲,嚴厲的班級管理方式雖然也能約束學生的行為方式,但是這種約束方式是基于學生恐懼心理情況下的,如果長期處于這種恐懼心理當中,就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造成影響,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因而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嚴”的尺度,但是嚴格并不等同于嚴厲。
比如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需要制定一套班規制度,如果有學生不遵守規章制度,首先班主任必須要管,但是不能采取體罰、人身攻擊等嚴厲手段。其一,用學生能夠聽懂的話語來采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其二,需要定時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并且設置獎懲制度,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獎勵,對表現不良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懲罰。
(二)既嚴格又不能過于無情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如果不愛學生,就無法做好管理工作,更無法進行誠心教育。因而對小學班主任而言,需真正走進學生內心,采用充滿感情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學生心中樹立起一種慈愛的形象,從心理上打動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愛,并且師生之間建立起一種信任與默契,在實質上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教育。但是又不能對學生過于縱容,在原則性問題上需要堅持教育。
(三)既嚴格又不能過于極端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嚴格要求學生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如果過于極端的嚴厲,不僅會讓學生無法體會到班主任的關心,對班主任還會產生一種排斥的處理方式。對于一名管理格外嚴厲的班主任而言,雖然學生都會表現得非常“乖”,也能對班級內的每項制度進行遵守。而從實際上分析,在其內心深處也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如果繼續放任下去,對學生的成長不利。
比如在班級當中,很多學生見了班主任之后,臉上的表情都會十分恐懼并且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學生也不敢表述出自身的想法,這可以看出,學生在這種管理模式下,長期處于一種壓抑的狀態,不僅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甚至還會出現輟學、厭學的問題,在這種極端的管理方式下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成長。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掌握好嚴格的尺度,并且需要與愛相統一,為社會培養人才。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愛
(一)愛孩子,不能過度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愛如果過度就會轉變成為縱容,因此對于班主任而言,對學生的愛不僅僅要表現在言語方面,還需要從學習生活上開展,絕對不能出現溺愛的情況。
比如在有一次班級管理工作中曾經出現過一個案例,幾位學生由于對課程興趣不高而逃課,其中還有一位學生是班主任親自任命的班長,班長是輔助班主任進行管理班級的,一般都比較受到班主任的信任,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則選擇將那位班長進行了更加嚴格的教育與懲罰。因為如果不這樣,或者只是輕描淡寫的處理,學生就會認為班主任對班長有所偏愛,之后的班級工作也無法展開。
(二)愛孩子,需要行動
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在管理過程中要帶著一顆愛心,并且在日常教育過程中,班主任不能總是板著臉,這樣學生無法感受到老師的愛,甚至還會讓學生不敢過于接近班主任,進而遠離班主任。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對學生的愛意,如言傳身教、關心生活、友好談話的方式。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僅僅依靠責罰、嚴厲是行不通的,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不應該是敵人,而應該是朋友。
比如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班內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家庭情況、學習情況等,對于班級內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進行關心,在平時多關心學生的生活,對于那些存在心理缺陷的學生,不能忽視他們,需要給予他們多些耐心,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開導他們。
(三)愛孩子,不能偏失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充滿愛心,但是這種愛不能偏失。在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過程當中,很多班主任都存在著偏愛的問題,比如偏愛優等生、不喜歡后進生。這種管理的方式,給學生樹立了一種不好的形象,也會給后進生心中留下陰影。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為人師表,必須有著廣闊的胸懷,對所有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無論學習成績優異,又或者是學習成績不佳,班主任在履行規章制度的同時需要認識到這一點。作為一名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認知自己,不能讓學生產生一種自厭的心理。對于后進生而言,班主任需要給予同等的關懷,特別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受到歧視,受到平等的關懷與尊重,讓學生認為班主任是可愛、可敬的教師。
比如在管理過程中,無論是獎賞或者是處罰,教師都需要一視同仁。比如在對表現優異或者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彰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獎勵班級當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同時對班級當中成績中下游,而表現又比較積極有所進步的學生,也同樣需要進行相應的表彰。
在班務會時對學生進行責罰的過程中,無論是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成績較差的學生,都需要進行一視同仁地教育與責罰。并且在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的過程匯總,需要注重保留學生的個性,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進而采用班級管理手段營造一種活躍的氛圍,避免學生出現思維僵硬的現象。
三、結語
班主任是小學教育當中的引領者,隨著新課改標準的實施,小學教育理念也出現了重要的變化。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有著越來越多的問題與矛盾,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還不成熟,因此班主任需要做好各項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馬永滔. 高中生的政治教師角色期待研究——以宣威市第一中學為例[J]. 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5):122-125.
[2] 項海華. “新樂清人”子女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以樂清市柳市六小五年級為例[D]. 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5.
[3] 李永強. 高職院校學生道德狀況及教育對策研究——以H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 金華:杭州師范大學,2014.
[4] 姚潔. 農村寄宿制中學學生學校適應現狀及對策研究——以襄汾縣J中學為例[D]. 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2.
[5] 童艷. 民族地區中小學校布局調整的生態因素研究——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為個案[D]. 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2.
[6] 宋嫣華. 淺談農村小學低年級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以鶴山市沙坪街道匯源小學為例[J]. 中外交流,2018(41):55.
[7] 畢婉珊. 基于“以禮致樂”教育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以廣州市花都區秀全街樂泉小學為例[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9(02):58-59.
[8] 于瀟. 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實踐——以小學班級管理與少先隊活動組織課程為例[J].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40(12):109-112.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