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摘? 要:寫話教學,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中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是學校寫作課程的基石,能起到教化功能,培育學生的書寫習慣和習作興趣。小學語文教育也必須起到引領作用,使學生從課本中、生活中獲取必要素材,通過不斷閱讀積累,體驗寫作的快樂,并訓練寫作的語言能力,從而真正喜歡上寫話。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低年級;寫話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設置了大量精彩的插圖、童趣選文以及和傳統文學知識有關的內容,這些都能夠引領我們的小學生認識美,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在書面寫作能力的訓練課程中,教師也應發揮人教版課程的教育價值,有效訓練小學低年級學習者的書面寫作能力。
一、低年級寫話教學的重要性
寫話時要求學生以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說”這一教育是在小學課程目標的規定下,由教師發揮思想引導功能,使學生在“說”的基礎上將想表達的思想內容,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的一項活動。書面寫話就是從口頭話語向書面語言轉變的過程,所以學校教育的效果也將直接影響以后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關于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所面對的困難問題
(一)教師寫話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最常使用的寫作方式大致分為以下三類,它們為“依托教材,讀寫結合”“結合口語交際,先說后寫”“結合圖片,看圖說話”。老師大多采用“結合圖片,看圖說話”的教學方式,但這樣寫話方式較為片面,也無法全面調動學生的寫話興趣。但在實踐教育中,因為老師通常對學生的指導要求過多,也由此造成了老師通常要么全程指導學生概括,要么直接表達自己的寫作思想,并由此導致了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極小。
(二)學生陷入無話可寫的困境
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確實還不是太多,但在作文訓練時卻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往往進入了無話可寫的困境。產生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學生對基礎知識積累得太少、語感也不夠好,加之對日常生活觀察力不夠強,也沒有記錄日常生活趣事的好習慣。
(三)童趣缺失影響寫話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充滿童趣,對世界總是滿懷著天馬行空的各種奇思妙想。但假如教師在寫話教學中一味強調學生話語的真實性,勢必將扼殺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從而導致他們所寫出的教育文章千篇一律。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喪失對于文字的濃厚興趣,也無法為今后的寫作打好基礎。
三、通過語文課本訓練小學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長期生活體驗的積累
教師可以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智情況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使學生通過觀察校園事件,進行心靈探索,比如說一說、記一記、畫一畫,教師也可組織學生一起玩游戲。還可以在班里組織開展寫話的小活動,讓學生上臺說一說在自己家里發生的有趣的事。
這時,有一個學生,自告奮勇地上臺講起了他自己怎么讓爸爸戒煙的經歷。原本自己以為爸爸已經不抽煙了,結果爸爸轉眼又抽煙了,這讓自己十分生氣,于是想著法兒來監督爸爸。同學們聽了以后都感到挺好玩,并踴躍舉手要分享自己身邊的趣事。于是,老師讓同學們進行了小組分享,結果大家都說得非常起勁。由此可見,這種教學模式既能夠讓學習者迅速積累作文素材,又能夠縮小老師與學習者之間的距離,并以此營造和諧寫話的課堂氣氛,從而增強了學生作文練習的效果。
(二)由說話促寫作,由口語表達逐漸過渡到書面語言
老師需全面掌握課堂的最后四十分鐘,并注意對學生說話訓練,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語言表達,以口說促寫,以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例如,在一年級《四季》這篇課文的課后練習中有提問:“你最喜歡哪個季節?”仿照課文,說一說。可見,教材循序漸進地要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由用口頭語言“說”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過渡到用書面語言“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再如,《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文章,本來是一個科學普及型的幼兒詩,用擬人的方式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等不同植物的傳播方式,因為在全詩中,各自然段的結構都非常相似,所以便于我們帶領孩子開展發聲訓練。隨后,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探究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媽媽有怎樣的好辦法嗎?”在進行了激烈的小組討論后,老師再請上各小組的代表上臺說一說,而其余學生則坐在臺下聆聽,由教師針對學生的語言流暢程度、內容合理與否等問題進行評價,這樣的教學形式將有助于孩子們整理思緒、整理語言,從而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活動,這在鍛煉學習者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給寫作理論打下了基礎。
(三)看圖寫話,激發學生愛看愛寫
首先,老師要充分利用好課本中、文章中的插圖來引導孩子們去品讀文章,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調動他們表達的興致。例如在學習二年級《雪孩子》這一課時,課文中的插圖畫的是一個小白兔在雪人面前跳舞。老師在引導孩子們觀察這幅畫的時候,可以先介紹,小兔的媽媽因為要外出有事,她沒有辦法陪伴小兔玩耍,小兔一個人在家怎么辦呢?以此調動孩子們好奇的心、激起了他們探索的欲望。這時候,老師再接著問:“同學們,你們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孩子們會爭先回答:“我們看到了雪人!”“我們看到了小兔跟雪人玩!”“小兔有雪人陪她玩!”“小兔跳舞給雪人看!”“小兔子跳舞跳得好開心!”等。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為什么不嘗試把它寫下來呢……”“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哪個地方?”“接下來發生了什么故事?”老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積極觀察圖片細節,學生再通過踴躍的發言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教材插圖,可作為學習者看圖寫話的重要資料。
(四)通過賞讀與仿寫活動,給學生模仿和創造新的機會空間
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中的不少課文,都是訓練小學生寫話的好范文。這些范文在內容上與孩子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很容易被小學生接受。因此,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在帶領學生認真仔細品讀文章的基礎上,講解分析文章優秀的行文特色,然后引導學生加以模仿寫話。例如在學習《小小的船》這篇文章時,老師帶領學生先讀一讀“小小的船”“彎彎的月亮”“閃閃的星星”這些短語,再要求學生進行模仿,以“XX的”樣式來表達自己知道的身邊的事物、看到的景物。在教《一個接著一個》這一文時,老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模仿。我們可以向孩子們提問:“同學們,你們的生活中也有發生‘一個接著一個的情況嗎?”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他們這時候便打開思路回想與自己相關的“一個接著一個”的情況,覺得還挺有意思也樂于表現,便開始嘗試模仿,再把它們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人教版語文課本中不乏為學生書面作文練習提供典型模板的文本,如果我們能夠帶領著學生對其賞讀后加以模擬仿寫,而學生又沒有感到書面寫話有多困難、甚至是有趣,那么這也就在日積月累中培養著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結語
寫話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充分吃透講義的內容,并且能夠在教授書面寫話內容時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和創新老師將運用這種策略,進一步發揚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教材的優點,從而引導小學生愛上寫話,為他們今后的常規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卓妃. 語文學科教學中小學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提升探索[J]. 語文課內外,2020(05):309.
[2]張正萍.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J]. 甘肅教育,2018(10):57.
[3]王永愛. 小學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培養策略[J]. 新課程(上),2019(03):23.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