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湘嬌
摘? 要:體驗式教學旨在對學生的各項意識、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但是,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存在一定難度,部分教師尚未掌握這一方法,課堂教學效率受到了影響。因從意識理念、體驗情境、教學形式、體驗方法、體驗活動五個方面入手,闡述了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的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一、革新意識理念
由于傳統(tǒng)思維理念根深蒂固,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會受到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即便采用了先進的教學方法,也沒辦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具體而言,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會將知識學習當作重點,導致學生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進行知識學習、鞏固,由于學生的學習沒有思維理念的支持,所以課堂教學的效率無法得到保障。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中的《田忌賽馬》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明白,自己的教學方案是存在問題的,并不能讓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培養(yǎng),也無法對教學形式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所以,教師需要對全新的意識理念進行學習,并嘗試基于此進行課堂教學。比如教師需要明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才是學習知識的人,所以教師需要將相應的方法利用起來,對學生的語文思維進行啟發(fā)。比如教師可以先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自主理解。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對課文內(nèi)容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是什么。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第一次賽馬的自然段包括?第二次賽馬的自然段包括?為什么賽馬的結(jié)果不一樣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探究。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組織,使學生大聲朗讀這篇文章,進而加深對課文的認知。
二、創(chuàng)設體驗式情境
情境教學法可以帶給學生學習體驗,可以讓學生獲得學習興趣、學習動力。所以,教師需要將體驗式情境的創(chuàng)設重視起來。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中的《開國大典》時,教師要明白,這篇文章描述的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的年代有著較大不同,所以學生沒辦法感受到祖國成為獨立的國家所帶來的喜悅感,無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需要將體驗式情境的創(chuàng)設重視起來。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相應的圖片、視頻,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體驗。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去。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邀請學生當導游,讓學生講解一些有關于太陽的知識,比如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太陽是由什么組成的、太陽對人類和地球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這樣,學生就親自參與到體驗式情境中了,就可以加深對知識的認知了。
三、改變教學形式
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雖然可以完成知識的教授,但是較為單一、枯燥,并不能帶個學生相應的學習體驗,并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zhì)量。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對教學形式進行改變。
比如教師需要知曉,當前基于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實現(xiàn)教學改革,可以將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可以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可以縮短課堂教學的時間。所以,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并基于此對教學形式進行改革。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中的《四季之美》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呈現(xiàn)不同的季節(jié)圖片,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由于圖片刺激到了學生的視覺,而這個問題又與學生的生活有關,所以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之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你最喜歡的季節(jié)的特點是什么?”在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可以這么說:“有一個人圍繞四季之美寫了一篇文章,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吧!”在學生閱讀完文章后,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nèi)容提出一些問題,如:這篇文章講述了怎樣的內(nèi)容?文章的情感色彩是?在問題的引導下,相關知識可以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認知。之后,教師可以把信息技術利用起來,將相關的資源進行整合,制作成微課視頻后進行分享,使學生感受到四季的美,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改善體驗方法
雖然當前教師也在運用體驗式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但是這種方法是依托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所以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不如意,學生無法直觀有效地看到知識,無法快速地掌握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體驗受到了影響。因此,教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想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就需要對體驗方法進行改善。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中的《松鼠》時,教師就需要知道小松鼠對于學生而言有些陌生,因為學生很少在生活中能夠看到小松鼠,所以,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無法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畫面,所以不能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蘊含著的情感。那么,教師應該如何開展課堂教學呢?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對體驗方法進行豐富化,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五、開展體驗活動
語文教學并不只是對理論知識進行教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應用,讓學生形成相應的能力。而想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就需要開展體驗活動,在提高體驗式教學的成效的同時讓學生切實掌握相關知識。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中的《北京的春節(ji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將有關于春節(jié)的圖片或者文字素材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直觀地認識到春節(jié)。之后,教師可以將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呈現(xiàn),讓學生基于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交流、討論。交流討論的內(nèi)容包括:當?shù)赜嘘P于春節(jié)的習俗是什么、有怎樣的特色文化。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知道文章中的春節(jié)文化習俗與我們當?shù)氐拇汗?jié)文化習俗有什么不同嗎?”并借助其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之后,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闡述,開展模擬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得相應的學習體驗。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讓分到一個小組的學生飾演一個家庭,表演一下過春節(jié)的場景。在這一過程中,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變成了具體的場景,學生可以獲得獨特的體驗,可以感受到春節(jié)的熱鬧氛圍,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這樣的模擬活動中,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可以形成學習語文的興趣,可以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熱情,進而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由此可見,開展體驗活動可以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體驗情景,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進而將學生的學習效率、質(zhì)量提高。
六、結(jié)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法的有效運用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是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師要將其重視起來。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地開展體驗式語文教學法的方法:對意識理念進行革新、創(chuàng)設出體驗式情境、對教學形式進行改變、對體驗方法進行改善、開展一些體驗活動,教師可運用于實際教學中。但是就是需要知曉,教學方法從來都不是固定的,雖然這幾種方法可以臨時對課堂教學的效率進行改善,但是無法一直有用。所以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就需要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探究,進而將其效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馮玉敏. 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體驗式教學[J]. 新課程導學,2013(5):33.
[2]陳艷.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
[3]韓金梅. 小學語文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措施[J]. 考試與評價,2020(9).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