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拓
摘? 要:語文課前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還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總體以積累掌握和拓展應用為主要目標,預習內容主要包括初讀課文、劃分句段、讀寫生字新詞,同時在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詞語搭配、詞語解釋等方面進行拓展應用,最后還應當了解課文內容,重視閱讀中的各種收獲,做到善于思考,敢于提問。
關鍵詞:課前預習;指導策略;生字;語文素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生語文課前預習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內容的鞏固,有著重大的影響。《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那么,何為自主?自主就是獨立、主動地學習。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學生在課前應該做些預習工作。要學生預習,就得給他們一些指導和暗示。預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葉老先生的觀點,給了人很大啟發。在筆者看來,最能體現自主學習的就是課前預習。認真做好課前預習,不僅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內在要求,也關系著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更有助于著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既然課前預習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做好課前預習呢?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老師在潛心探索。經過多年來的探索實踐,筆者對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生課前預習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心得,現在此分享給各位教育同仁,希望大家指正。
總得來說,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總體上,應以積累掌握和拓展應用為主要目標。結合具體課前預習內容,筆者將低年級語文課前預習過程,依次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朗讀課文,標清自然段,并在段內標注句子
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預習一定要以基礎學習為準,結合孩子實際的語文能力,防止預習要求過高,導致學生語文預習功課無法完成。另一方面,從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而言,過高的語文預習要求也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濃厚的語文興趣。因此在預習中,首先讓學生認真朗讀課文三遍,在朗讀的基礎上標注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同時將每一段分為幾句話讓學生也標注出來,以此讓學生了解課文的結構和段落。
二、在課文中隨文識字,圈畫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在這里要強調一下,會寫的生字和會認的生字,在預習功課中要求是不一樣的。所謂會寫的生字,是要求學生試著在田字格中仿照課文中的字,一筆一畫寫出來,并且知道字的讀音和意思,還有它的偏旁部首和總筆畫數。所謂會認的生字,是要求學生能夠認讀這個生字的讀音,認清這個生字的字形,方便在今后的閱讀中能夠識得這個生字,保證閱讀的順利流暢。至于這個字的書寫,可以不做過多要求。當然,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也能將會認讀的生字,按照會寫的生字的學習要求來完成課前預習。
三、生字組詞和形近字組詞
課文中無論是要求書寫的生字還是要求認讀的生字,都應該在預習中,學習給這個生字組詞。另一方面,在生字組詞的過程中,還應該從中搜集這個課內生字的形近字,并給形近字組詞。對于形近字的收集,一方面來源于之前課內所學的生字,另一方面來源于自己在平時閱讀中接觸到的生字,這兩種來源的生字都有可能和本課生字形成一組形近字。
四、課文預習環節中設置多音字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多音字在課文的生字表和識字表都用藍色字體已經標識,方便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識別多音字。在找到多音字的基礎上,可以借助查字典的方法來為這個字先列舉不同的讀音,然后在不同的讀音下給這個字組詞。至于課內的重點新詞,可以通過查資料的方式找到這個新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這些詞語一般以形容詞居多,因此在預習中尋找近義詞和反義詞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形容詞。
五、詞語搭配的預習要求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學生的語感培養。加強語感就必須要加強閱讀,而在閱讀中還應該重視常見的詞語搭配。這些詞語搭配在我們日常生活交際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搭配,符合語義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這些詞語需要在語文預習中,專門找出來并積累下來。這樣的積累,不僅僅是對語感的培養。從長遠上來看,積累好詞好句,對今后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六、詞語解釋的預習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解釋詞語并將這詞語活學活用進行造句,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在詞語解釋這方面預習中,必要時,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借助詞典或者聯系上下文來完成。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詞語解釋雖然沒有必要將詞語的意思像詞典一樣很規范很準確地表述出來,但是試著用小學生自己的稚嫩語言來解釋詞語的意思是有必要的。在我看來,低年級學生只要能夠將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能夠說明白就可以了,就是值得鼓勵的。在這個基礎上,老師還應該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語來造句,從而活學活用,進一步引導孩子加深對詞語含義的理解。
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暢所欲言談收獲,大膽思考提問題
因為課前預習是在沒有老師指導講解的前提下,開展的學生自主學習活動,那么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肯定難免會遇到不同的疑問。有疑問不可怕,有疑問才說明學生在積極思考。只要學生能夠在預習的過程中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做到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即使學習有困難,即使困難得不到解決,那也是值得鼓勵的。相反,倘若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一點困難都沒有,一點疑問都沒有,那么學生的預習過程是否認真,是否用心,這個問題實在是值得推敲的。因此要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質疑、善于提問。另一方面學生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肯定也會有自己的學習收獲。學習收獲無論大與小,無論多與少,只要是學生自己能夠圍繞著本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思考,那么習得的收獲就是值得表揚的。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預習過程和結果,教師更多時候,應該抱著一種贊許、欣賞、鼓勵的態度來看待孩子們的成長。
以上便是筆者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指導中的一些心得和經驗。低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總體以積累掌握和拓展應用為主要目標,預習內容主要包括初讀課文、劃分句段、讀寫生字新詞,同時在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詞語搭配、詞語解釋等方面進行拓展應用,最后還應當了解課文內容,重視閱讀中的各種收獲,做到善于思考,敢于提問。
當然,在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應該根據語文課程內容的不同特點和學生的具體學習程度、能力,進行靈活性的調整,讓預習功課的方法更加可行、更加有效。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另一方面還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加強學生課前預習,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長遠的積極意義。因此,語文課前預習貴在堅持。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加強課前預習,為自身語文素養的長遠、全面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國正. 葉圣陶教育文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張紅玲. 語文新課程標準[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葉圣陶. 語文教育論集(上冊)[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4]崔巒主. 小學語文教學論[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5]董蓓菲.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