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教學可以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充分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沖破英語教學時空的限制,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模式;高校;英語教學;有效策略
“互聯網+”即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它并非兩者之間的簡單相加,而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并借助互聯網平臺,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融合,呈現全新的發展狀態,強化創新力以及生產力。“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英語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帶來發展機遇。依靠“互聯網+”思維可提高教學有效性,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滿足培養人才的需求。本文具體探討“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高校英語教學策略,為高校英語教學的進步發展夯實基礎。
一、高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方式單一
大多數高校的英語教學方法單調乏味,教學改革力度不大。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會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但只局限于播放視頻資料,教學中發揮的作用并不顯著。教師始終運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多媒體發揮出的輔助效果微乎其微。長期以來,教師運用傳統灌輸式方法完成教學,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明確教師的教學方向,不能促使教學工作取得進步,影響英語教學效率。高校英語教師互聯網操作能力不強,互聯網思維受限,教學方案合理性不足。這一形勢下,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會影響到多媒體設備的運用,無法發揮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中的優勢,造成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大大降低。
(二)網絡設備未高效利用
大部分高校的教室已經配置了多媒體設備,主要是為了給教師上課提供便利。但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未能充分運用這一設備,只是照本宣科,無法聯系課外內容讓學生自行完成任務,或者所制作的課件乏味無聊,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導致英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三)教學技能有限
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更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不能充分認識到學生英語學習習慣、英語應用能力、文化認知水平的重要性。高校英語教師多為英語專業出身,未接受過系統化的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學習,教師的網絡操作能力比較有限。大部分教師雖然具有創新教學的意識,可因為自身的技術能力較為缺乏,不能將教學思路運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導致英語教學水平無法得到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的限制,會影響“互聯網+”思維模式作用的發揮。
(四)學生學習主動性低
高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較為重要。學生在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帶領下,積極主動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在“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學習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要發揮輔導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但大多數學生進入大學后,心態放松,在英語學習上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很少主動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學習會變得比較被動,學習主動性會降低,英語教學質量無法獲得提高。
二、構建“互聯網+高校英語教學”模式需考慮的因素
(一)強調便捷化使用
英語學習中,學生要反復進行練習以及記憶,這樣學生才能非常快速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在當前的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課后卻不能及時復習。這就表明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隨時進行學習的空間。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就能夠發揮作用。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學生可利用智能手機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運用“互聯網+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給學生介紹英語知識,課后讓學生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碎片化學習,反復鞏固所學知識。
(二)強調多元化發展
目前的高校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所學的知識是共性的。互聯網引入之后,英語教學從批量化朝著個性化的方向轉變。高校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分析軟件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需求來推送內容,實現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以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強調開放性
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如果單純運用死記硬背是不能獲取理想效果的,如果能夠將英語學習引入對應的文化背景下,那么就能夠獲取良好的效果。如今,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平臺,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另外,運用互聯網技術讓學生看到更多名師的教學案例,這種開放性的課堂教學能夠發揮出名師資源的優勢,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更大的便利。
三、“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高校英語教學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創設教學情境
高校英語教師在備課環節引入互聯網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臺上一味地運用口頭講述的方法,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創設出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來開展教學。課堂上,教師通過播放短視頻、動漫等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視頻播放后,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思考的機會,放手讓學生思考的同時要嚴格要求,讓學生從基礎入手,穩扎穩打,認真學習,熟練掌握各種英語知識。
(二)構建英語學習平臺
當前,互聯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有效拓寬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途徑。教師要發揮出“互聯網+”的作用,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英語學習平臺。在構建高校英語學習平臺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為學生安排合適的英語學習任務,指導學生搜集有關知識信息助力學生英語素養的提升。
(三)積極利用翻轉課堂
1.微課翻轉課堂。翻轉課堂堅持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教師作為教學設計和指導者,課前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展開自學,預先掌握課堂內容,課堂教學重點在于解答疑惑、鞏固知識、探究交流等方面,目標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有效性。微課是詳細對一個問題進行解答的教學過程,學生能夠打破時空限制,反復觀看微課視頻,一直到完全理解和消化。微課短小精悍,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以及拓展,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加強師生之間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2.慕課翻轉課堂。
(1)課前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比較詳細的學習任務,在這一基礎上,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在網絡中找到適宜的教學資源,結合自己的認識分類、分析、總結素材,給學生提供具有較高趣味的教學材料,讓學生更高效地進行學習。
(2)課堂組織教學階段。學生課前預習后,大致對課程知識有所了解,記錄其中的重難點知識。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運用情景模擬和討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及時為學生解答疑惑,構建起知識框架。
(3)課堂分組。慕課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分組,把英語學習程度好和英語學習程度差的學生穿插分組,讓英語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帶動英語學習程度差的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行制訂學習方案,有效完成學習任務。利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在小組中扮演不同角色,解決所碰到的問題,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調動起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4)課堂討論。慕課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對難度比較高的教學問題,教師需要對問題進行詳細解釋。因此,教師要提前預判可能碰到的問題,以應對課堂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5)課堂教學結束階段。結束慕課翻轉課堂教學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經常碰到的問題展開定期的歸納總結,結合教學經驗,分析運用的教學方法,結合具體的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及時更新教學課件,從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四)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
通過與“互聯網+”思維模式的良好融合,高校英語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去粗取精。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所以學生在接受漢語方面比較快速。而在英語學習中,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適應能力,部分學生的語言適應能力比較弱,難免會出現英語好和英語不好的學生。這時候教師不要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要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記憶英語。有了“互聯網+”的融入,學生能夠將與互聯網相關的媒介進行結合,教師在課堂講解英語知識,學生課下運用互聯網來復習和預習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獲得提升。
(五)設計個性化英語教學方案
以往的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根據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大綱來制訂教學計劃的,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所講述的知識點無法被學生全面吸收,教學效率會受到影響。在“互聯網+”思維模式下,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從學生角度設計教學方案,以獲取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六)利用網絡建構新型師生關系
“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和學科教學之間開始深入進行融合。高校教師要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堅持以? 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起全新的平等、民主與和諧的師生關系。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強化師生互動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通過網絡和學生溝通可以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更容易掌握學生的真實需求和學習情況,及時展開教學指導,實現因材施教的目標。如,教師可組建班級微信群,讓學生交流日常英語學習心得,提高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的認知水平,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班級微信群中,教師要生動形象地講解英語重難點知識,輔導大學生備考英語四、六級考試等,并分享平時所碰到的好文章讓學生閱讀;學生也能及時提出自己學習中所碰到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解答。
高校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應一味地依賴教師,要學會自主思考。教師在課堂也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入互聯網技術,讓課堂變得更有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著力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齊俊.“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相關分析[J].讀書文摘(中),2019(1):59.
[2]田珂.關于“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學策略[J].文淵(高中版),2020(7):10-11.
[3]劉芳.“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19(16):260.
[4]李洲.基于“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學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6(8):4.
作者簡介:伏平(1986.01-),女,上海人,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