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倩嫻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對于學科的認知能力不足,會影響“雙減”背景下小學音樂課程的開展。就學生現階段的成長特點而言,興趣是引導小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構建真實情境能夠帶動學生情感,集中學生注意力,也能拉近學生與知識點之間的距離,緩解學生對課程的排斥心理,讓學生在自己的認知領域中學習新知識并收獲快樂,從而深化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達到小學音樂的教學目標。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雙減”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標準,也限制了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因此,打造真實情境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勢在必行。
關鍵詞:小學音樂;真實情境;課堂教學
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實現學生綜合發展成為課堂教學核心,教師也不斷提高對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希望以此方式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但只是創新教育觀念遠遠不夠,還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真實體驗,通過情境創設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獲取音樂知識,如此不但有助于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也能夠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保障學習質量。構建真實情境是小學音樂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也是提高學生音樂藝術素養最為有效的舉措。為達到優秀的教學效果,本文對小學音樂課堂構建真實情境的實踐策略展開分析。
1 ? ?真實情境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1.1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
“雙減”政策對小學音樂教師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成長需求和特點,制定個性化成長策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基于學生認知能力調整教學計劃,保障教學的有效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在保障教學進度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構建真實情境能夠滿足小學音樂教學的這一要求。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雖然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不足,但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雙減”政策要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這是灌輸式教育無法真正達到的。而真實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自主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參與音樂課程學習,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許多學生記憶能力較弱,他們更愿意記住自己喜愛的事物或課程,而真實情境能夠在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鞏固對知識點的印象,也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實踐和思考的機會。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這也是學生對知識點印象不夠深刻的主要原因之一。真實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中收獲快樂,也讓學生獲得課程學習的成就感,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使每位學生都能切實參與到小學音樂課堂中。真實情境包含多個分支,如真實生活情境、真實問題情境、真實合作學習情境等,這些情境的構建都能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潛能,使每位學生都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另外,真實情境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音樂思維,避免出現課堂懶惰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通過真實情境的構建,促進音樂與生活等元素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記憶,使學生從記憶的畫面中產生音樂情感,從而達到音樂素養的穩步提高。
1.2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雖然小學音樂教材內容豐富,也能滿足學生成長需求,但是在“雙減”政策影響下,教育的核心更多是在拓展學生思維、強化學生學習意識等方面,僅僅圍繞教材內容講解難免局限學生的音樂思維。真實情境能夠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也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接觸到更為全面的音樂知識,并且真實情境下的小學音樂教學資源較為豐富,能夠緩解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所產生的身心壓力,也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感受到更為自在且輕松的氛圍,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與此同時,真實情境能夠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收獲精神上的滿足,雖然在“雙減”政策下文化課程的教育壓力已經有效緩解,但不論學生在小學階段或是未來成長階段,都會遭遇心情低落或是無法及時解決的問題,真實的音樂情境為學生提供可以宣泄的平臺,也讓學生找到正確釋放壓力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綜合發展。可以說,構建真實情境開展小學音樂教學,無論對于學生現階段成長還是未來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也能有效促進學生正確學習方式和生活習慣的養成。
2 ? ?小學音樂教學中真實情境的實踐策略
2.1打造真實情境,增強真實體驗
構建真實情境要求教師要圍繞外部因素和內在感覺,為學生創設真實教學氛圍,代入學生情感,使學生在外部和內部因素作用下形成良好且相對真實的音樂體驗,能夠對音樂產生共鳴,真正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這也有助于學生對音樂課程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為使音樂情境更加真實,教師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探查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成長特點制訂教學計劃,營造和諧、歡快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相對真實的情境下享受音樂、感受音樂,并從中獲得快樂體驗,這也有助于學生未來對課程的進一步學習。如教師在《愛的人間》教學時,先對課程背景進行了解,然后為學生介紹音樂創作背景和創作理念,讓學生明確該作品是由作曲家谷建芬創作的,創作靈感源于一名盲童。學生所積累的經驗較少,雖然明白盲童的含義,但是無法領悟音樂背后所訴說的情感,為使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感受盲人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領悟歌曲的整體曲調,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先為學生播放《千手觀音》的視頻,感受音樂的力量。這種方式能夠盡快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也容易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通過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感受殘疾人不屈不撓的生活精神。在學生初步對視頻內容形成理解后,教師再進行本節課程知識點的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對音樂情緒的理解,也讓學生時刻懷著感恩之心,明白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從而達到理想的音樂教學效果。
又如,在《喜洋洋》一課教學時,教師需要明白任何真實情境都是以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為目的。相對真實的情境雖然能夠幫助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但如若在這個過程中未讓學生形成思考,那么真實情境的構建就毫無意義,學生需要在真實情境下自主獲取知識,所以,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真實問題情境,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整理音樂知識結構,梳理音樂知識體系,從而通過自主學習獲得音樂知識。通過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對學生深入的了解可以發現,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下進行共同思考,有助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并且合作學習也有助于學生盡快融入真實情境,讓他們利用自身優勢解決實際問題。但部分學生自制力不足,在真實問題情境中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為解決此問題,教師可帶領學生一同欣賞《喜洋洋》的音樂片段,營造共同賞析音樂的氛圍。在學生進入真實情境后,教師可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同學們,你們聽到這首歌曲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歌曲類型相對歡快,許多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會產生歡快喜悅之感,而后教師向學生拋出問題,引發思考:“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畫面。”在歌曲欣賞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講述在聆聽歌曲時想到的畫面和事件,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音樂思維的養成,也拉近了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音樂課程所產生的排斥心理,也讓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程產生新的認識,真正發揮真實情境的作用。
2.2利用真實情境,聯系生活實際
藝術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許多潛在的音樂知識。建立音樂與生活的聯系也能讓學生透過生活體驗音樂的本質,感受音樂的內涵。眾所周知,生活中存在許多音樂的影子,而許多動聽并且悅耳的音樂創作靈感更是源于生活。為打造更為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體驗生活中的音樂知識,教師應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帶領學生感受大自然中的音樂元素,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探查音樂能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真實教學情境的形成,也能真正讓音樂教育回歸本質,引領生活,使學生在真實、和諧、美好的音樂情境中有所收獲。如教師在進行《春天的小河》一課教學前,需要明確這首歌曲的教學重點,歌曲通過對春天的描述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妙。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可帶領學生一同踏青,觀察春天景物的變化,無論是潺潺流動的河水,還是路邊盛開的小花,無不散發出春天的味道,而這些景物都增強了學生對春天的幻想,也通過外部環境深化學生對這一音樂作品的理解。在學生觀察春天的景物后,教師再為學生播放《春天的小河》,然后為學生講解歌曲曲調。音樂教學的本質在于學生富有情感地領悟音樂內涵并進行歌曲演唱,學生通過景物觀察已經對春天有了一定了解,此時教師再進行歌曲技巧方面的教學更能促進學生對歌曲的掌握,強化學生對歌曲的印象,使學生每每聆聽或是演唱此首歌曲時腦海中都會出現春天的畫面,達到音樂素養的提高。
又如,教師在開展《閃爍的小星星》一課教學前,可先為學生布置一些觀察生活的作業:“同學們,你們平時有沒有觀察過夜空,你們對星星的印象是什么?”有些學生想象力較為豐富,認為星星是閃耀的寶石,有些學生認為星星遙不可及。此時教師再讓學生觀察夜晚的星星,在第二天課上陳述自己的觀后感。這種方式為真實情境的構建打下一定基礎。為切實開展音樂課程,提高學生想象力,使教學情境更為真實,教師可采用這種方式做好課前鋪墊、課中回憶和講解,強化學生對音樂知識點的記憶,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產生對音樂作品情感上的共鳴。
2.3通過真實情境,增強課堂參與
“雙減”政策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也要迎合教育政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可以思考的空間和展現自我的平臺。因為音樂課程與其他學科存在較大差異,音樂能夠為學生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鑒賞能力,使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形成活潑快樂的性格,從而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可以說,對于學生而言,音樂是一門具有“生命力”的教學課程,因此,教師有必要構建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參與度,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在音樂領域的長久發展,實現音樂素養的穩步提高。如教師在進行《月亮姐姐快下來》的課程教學時,可以為學生打造歡快的真實情境,讓學生代入情感參與課程學習,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過‘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中體現了人們對月亮的向往和憧憬,而許多人也將月亮作為寄托思念的載體,你們還聽說過哪些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是傳說呢?”在學生講述完畢且進入課程情境后,為烘托真實情境,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教師可針對課程內容展開敘述:“從前有一位美麗的姐姐,她住在月亮上,她的歌聲美妙動聽。”這種方式能夠引發學生聯想,真正帶領學生進入真實情境,此時教師便可再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即將聆聽歌曲《月亮姐姐快下來》,你們能通過歌曲所傳達的內涵幫助教師完成‘月亮姐姐的故事嗎?”帶著問題參與音樂鑒賞和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將所有注意力全部投入在作品中,并思考故事的結局,促進學生音樂思維的形成,也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實現音樂素養的提高。
又如,教師在進行《小巴郎,童年的太陽》一課的教學時,可以“新疆藝術”為主題開展歌舞表演活動,舉辦這種活動的目的在于促進真實情境的構建,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利用輕快且動人的舞蹈旋律讓學生領悟真正的新疆藝術,感受不同地域之間藝術的區別。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和表演能力,使每位學生都能在真實情境下感受音樂的真情實感,從而有所感悟和收獲。
3 ? ?結語
小學音樂課程有助于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能夠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為學生提供可以放松的平臺。對于學生而言,音樂課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若想發揮音樂課程的作用,就要讓學生領悟且了解音樂的魅力,如此才能在音樂中收獲快樂。構建真實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專注于音樂課程,也能營造適于學生成長的音樂氛圍,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達到小學音樂教學目標。為此,教師有必要利用真實情境聯系生活實際,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得到真實體驗,從而掌握音樂內涵,實現音樂鑒賞和解析能力的逐步提高,發揮小學音樂真實情境教學的價值,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瑤.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音樂情境教學應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2(01):31-32.
[2]王珠黎.巧設音樂情境,在編創中玩創意——以小學音樂編創教學為例[J].天津教育,2021(22):127-128.
[3]溫曉屏.“音”你精彩——小學音樂情境教學淺析[J].智力,2021(17):173-174.
[4]王瑩瑩. 學科核心素養下小學音樂情境教學應用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1.
[5]楊璐.小學音樂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價值及路徑[J].教育文匯,2021(03):55-56.
[6]許哲安.巧設情境優化音樂課堂——談小學音樂情境化教學[J].讀寫算,2021(03):163-164.
[7]陳好春.小學音樂情境教學中的快樂課堂構建研究[J].新課程,2020(52):184.
[8]姜若若.小學音樂情境教學的多樣創設[J].小學生(中旬刊),202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