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玫
摘 要:在新媒體背景下,為全面系統地推動高中政治教學的高質量開展,也為了全面優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科學全面地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切實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高效化開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發展能力以及整體素養,依托于科學的教學模式以及先進的教學方法,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高質量發展以及全面成長。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高中政治;教學資源;整合;利用
新媒體的發展對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人們通過網絡平臺提升了搜集、傳遞信息和獲取資源的效率,方便了生活、學習與工作。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新媒體的融入,拓寬了教學視野,整合了各類教育資源,提升了教育教學的整體效果。在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的進程中,教師要注重充分全面地把握好高中政治教學的特色,積極運用科學且精細化的教學舉措,全面實現教學資源的高效整合,更好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以及學習實效。
一、新媒體的特色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力度不斷增強。為切實增強高中政治教學成效,也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教師要注重把握好新媒體教學的特征,更好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學實效。新媒體具有非常顯著的特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覆蓋范圍比較廣。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在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新媒體所覆蓋的范圍是非常廣泛而全面的。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過程中,不僅僅是教師,還包括學生,都會廣泛而科學地運用新媒體技術。第二,信息資源的交互性。新媒體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無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資源利用實效,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們的資源利用率,便于人們進行快速全面的信息交互。特別是在信息資源的利用實踐中,新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沖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極大縮短整理和處理信息的時間。第三,信息面是非常廣泛的。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來實現全面的信息交互,也可以全面地拓展信息資源。作為高中政治的學習主體,學生在利用信息資源的過程中,同樣具有較大的便捷性。比如,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意愿來進行自主檢索以及利用教育信息,也可以綜合利用圖片、視頻、文字等關鍵信息,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實效,也能夠保障學生的高效發展。第四,信息傳遞效率比較快。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依托于新媒體教學技術,還能夠實現信息的廣泛交互和全面共享,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信息利用實效,也能夠滿足人們的信息需要[1]。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面臨的挑戰
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應該注重充分全面地把握好政治學科的特色,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科學全面地提升政治教學實效,全面提高政治教學質量。但不可否認,現階段,新媒體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面臨著較大的挑戰與困境,亟須教師運用科學且精細化的教學策略,也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教學引導。
(一)教師的權威受到挑戰
在傳統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的教學實踐中,學生處于客體地位,因學生所獲取到的信息是相對有限的,所以教師成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的權威性是比較高的。但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的權威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挑戰和威脅。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的信息主動意識得到了明顯的強化,學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在高中政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主動利用新媒體技術來獲取政治信息資源以及學習內容,這在整體優化他們的政治學習實效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對于教師的教學不再盲從。對于廣大政治教師而言,他們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若想重拾自己的權威,就必須注重政治教學模式和方式的變革與創新,就必須深入全面地推動教學改革工作的持續發展。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質量才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影響學生的性格和品質
新媒體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在廣泛全面地拓寬學生的認知視野,在不斷提升學生的發展質量,在積極推動學生高效自主學習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性格與品質。不可否認,高中生的思辨認知能力是相對比較有限的。新媒體為他們提供了紛繁復雜的信息資源,如何篩選以及利用這些優質的信息資源,是擺在學生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題。加之學生的思辨認知能力相對不足,這就使得他們極容易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和禁錮,繼而產生錯誤的行為或者問題。為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應該注重深入全面地剖析新媒體對學生性格和品質的影響,積極采用科學的引導和規范舉措,以此來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優化學生的性格和品質,積極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認知思維。
(三)影響學生的價值觀
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中,科學的價值觀能夠引導他們健康正確地發展,同時也能夠促使他們更好地成長。但在新媒體背景下,網絡信息的紛繁復雜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也制約著學生的健康發展。在網絡世界里,各種各樣的信息自由傳播,內容良莠不齊,優劣難辨,甚至存在一些違背社會公理道德的信息。高中生的價值觀正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若缺乏正確且科學的引導,他們的價值觀自然會受到影響。基于此,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科學全面地優化教育教學內容,積極培育學生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發展能力,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茁壯成長[2]。
三、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資源整合與利用策略
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全面地注重把握好新媒體技術的特征,積極有效地發揮新媒體技術的關鍵效能,科學全面地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更好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學實效,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以及發展能力。新媒體技術的科學運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高中政治教學質量,也能夠全面拓展高中政治教學資源,確保學生能夠實現深入且高效的發展。為此,教師要充分全面地把握好高中政治的學科特色,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科學全面地運用好新媒體技術。
(一)主動適應新媒體,改變教學觀念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要注重深入全面地把握好政治學科的特色,積極全面地發揮好新媒體技術的關鍵效能以及核心作用。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主動適應新媒體,要積極變革以及創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要全面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在高中政治教學的實踐中,教師要始終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要不斷拓寬教學視野,要積極實現延伸教學。同時,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該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全面建構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更好地增強學生的發展實效。教師是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引導者,學生是高中政治的學習主體。為全面系統地保障學生的發展實效,教師要積極同學生建構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要主動關心關懷學生,要為學生做好必要的教學引導和行為規范,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為出發點,以學生的實際認知為落腳點,科學全面地改革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全面改進思想政治教學方法,以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來助推學生的學習成長。在課后,教師要利用新媒體平臺同學生建立廣泛的互動關系,要引導學生在遇到學習困惑或者成長問題時,積極通過新媒體平臺同教師建立互動溝通聯系,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好實際困難與問題[3]。
(二)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創新德育教學
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深入全面地把握好科學的教學理念,要注重全面系統地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創新德育教學方法和思路,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發展能力,全面優化學生的整體素養。一方面,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教學技術來實現課堂翻轉,引導學生成為高中政治的學習主體。在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下,教師可以實現教學模式的全面變革,積極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積極創設微課教學情境,教師將預習任務等通過微課的方式布置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積極利用電腦客戶端、手機客戶端等進行自主學習。依托微課教學情境,教師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實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則可以結合學生線上學習的問題與不足等,積極為學生提供精細化的教學引導,全面實現重難點的突破。可以說,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科學且高效的教學模式,始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也為了更好地優化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有必要科學全面地變革教學模式,積極利用好混合式教學方式。同時,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情境,以多媒體教學技術來實現直觀形象化的教學。高中政治中的很多內容都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和系統性,若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積極全面地采用多媒體教學情境,科學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發展質量。另一方面,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全面創新德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等和學生建立長效化的溝通聯系,積極把握好學生現階段思想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積極將思政教育的內容分享到微信群中,以此來實現高效的思政教學,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
(三)提升學生信息素養,規范學生網絡行為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為全面系統地增強學生的學習素養,也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注重把握好新媒體的特點,科學全面地創新以及變革思政教學模式,積極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科學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學生是思政學習的主體,在新媒體環境下,他們在信息利用的過程中始終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地位。但因為他們的思辨能力不足,且缺乏一定的認知能力,這就使得他們在信息資源的利用過程中,很難精準全面地把握好關鍵且重要的信息資源,很難利用好信息資源,甚至還容易被負面信息所影響。為此,教師在新媒體背景下,應該注重全面系統地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積極提升學生的思辨認知能力,全面增強學生的發展素養。例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信息觀,積極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篩選關鍵且有價值的信息內容,切實提升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率。另一方面,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把握好學生的認知特征,科學全面地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網絡信息的多元化方便了人們的知識獲取,為人們創造了更多的機遇,但是網絡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良信息,這就使得學生極容易受到多元化的影響,甚至還有可能出現錯誤的行為。為此,在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全面拓展思政教育內容,積極增加科學的思政內容,積極把握好學生的網絡問題等,科學全面地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積極傳遞正能量,全面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特別是,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網絡觀,積極利用網絡工具來為自己的學習成長服務,自覺屏蔽、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爭做文明的上網人。
(四)巧妙利用媒介平臺,實現思政實踐教學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資源整合以及利用的過程中,科學且高效的資源整合是非常必要的。為全面系統地提升學生的發展素養,也為了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學習實效,教師要注重巧妙利用好不同的媒介平臺,積極實現思政實踐教學,全面增強學生的思政認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快速發展。一方面,在高中思政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綜合利用科學的媒介平臺,要積極拓展廣泛而全面的課程資源,以此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習實效。另一方面,教師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科學全面地推動實踐教學的有序開展。一直以來,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可能將著眼點放在了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以及學習成績等方面,這無疑會影響和制約學生的長效化發展。在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的進程中,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來開展實踐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素養,積極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可以說,高效且科學的實踐教學工作,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錘煉、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能夠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將政治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4]。
結束語
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全面地利用好新媒體技術,積極高效地進行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切實提升以及優化高中政治教學實效,全面優化學生的政治素養以及學習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關欣.大數據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新型教學模式研究[J].才智,2020(7):146.
[2]任奎.新媒體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1):128-129.
[3]王小玲.開發教學資源,提升高中政治教學實效[J].教育觀察,2019(18):120,125.
[4]袁名澤,吳建婧.高等教育視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問題審視與對策: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部分高中政治教學為例[J].林區教學,2020(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