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依據學生對各種語文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并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對學生進行新課改后的教學思路整改。本文針對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高效課堂教學研究,提出了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學研究
一、適當正確提問,推動教學進度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傳統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帶領著學生去探知新內容、理解新內容,結合舊知識去一點一滴掌握新內容,這種教學方式雖然高效,并且學習方向一定正確,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導致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并沒有足夠的自主意識,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新內容自主探究,對知識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有效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結合應用,以及探究新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學生不能正確掌握研究對象,以及清晰明朗地確定研究方向時,使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研究方向,推動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在語文課堂中通過自己的主觀思想,去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語文知識內容,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體會作者在寫作時所應用的手法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通過這種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式推動教學進度,并且能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進行課外延伸,豐富教學內容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應該沉溺于課本中的基本知識,對學生進行故步自封式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在課本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課外內容,學習更多與之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去接觸這世間更多的事物,讓學生在學習與之相關的內容時,能對該課文以及課文中的重點知識有一個更加全面的理解,學習作者的寫作角度以及寫作手法,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在學生自我寫作過程中,能應用這些作品的精華部分,提高自己的作文質量,培養自己的寫作水平。
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理解《古詩三首》,并與學生一同探究這些古詩所表達的情感:都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故土熱烈的愛,希望自己的故鄉能和平安定,再無戰爭。在學習后面的第二課《少年中國說》以及第三課《圓明園的毀滅》時,讓學生搜集表達對戰爭的厭惡,對故土的思念的相關詩句,有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層次。
結束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想要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課堂中的教學研究,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我探究知識,以及為學生豐富課文教學內容,并且能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理解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件而形成的不同想法,幫助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能更加具備積極主動性,也能更加完整地去描述整個事件,分析事件中的主人公的性格特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穆秀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探究[J].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4):146-147.
[2]柯玉霜.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模式研究[J]. 考試周刊,2021,(69):22-24.
[3]羅小莉.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J]. 新課程,2021,(3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