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艷
摘 要:家訪是了解學生的最好途徑,班主任作為知識的教授者、班級的管理者,有義務、有責任照顧好每位學生。但是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學習當中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情緒和學習狀態發生突變。教師可以通過家訪了解學生突變的原因并給予相應的幫助,加強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學習信息制訂合理的學習方案,并通過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給予學生適當幫助,減輕學生的家庭壓力,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能夠讓家長更加細致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圍繞班主任家訪的重要性及實施策略展開相關闡述。
關鍵詞:班主任;家訪;重要性;實施策略
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更加重視因材施教的基礎原則,通過定期展開家訪可以幫助班主任進一步了解學生,并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遇到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此來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家長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班主任需要對家訪活動加以重視,在實施家訪的過程當中,要注重溝通形式的豐富多樣性、家訪方式的靈活多變以及良好的語言溝通藝術,讓家長能夠切實地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視,感受到家訪活動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針對班主任家訪的重要性以及實施策略展開相關的研究與討論。
一、班主任家訪的重要性
(一)通過家訪可以了解學生突變的原因并給予幫助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知識的教授者,更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領者,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通過展開家訪活動,可以切實地了解學生突變的原因,并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多種影響,導致學生的學習情緒甚至學習狀態發生驟變,而這些變化都會成為學生人生中的岔路,阻礙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出現突變的原因,并根據學生的變化制訂相應的策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以及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當中都是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突然有一天學生的學習不在狀態,情緒不穩定,教師就要通過家訪聯合家庭教育,了解造成學生出現問題的實質原因,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通過家訪可以加強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
班主任通過展開家訪可以實現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雖然離不開學校教育的幫助,但是也更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引導。家長作為學生的啟蒙教師,更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更是影響學生學習發展的關鍵因素。班主任通過家訪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并針對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適當地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以及教育主旨,同時向家長告知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實現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角度共同制訂教育方案,從而推動學生實現綜合發展。
(三)通過家訪可以跟進學生的學習信息并設定學習方法
班主任通過展開家訪可以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指路人,更是知識的教授者,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學校中的課堂表現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但是學生在家庭中的學習情況,班主任卻很難了解。而且部分學生對于班主任還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在出現一些特殊事件時,學生很有可能會造成兩邊互相瞞著的情況,從而導致事情不斷擴大。而及時展開家訪活動,可以切實了解學生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當中的實際表現,與學生家長實時更換學生的學習信息,做到深入了解學生,以此避免不良后果的發生。
(四)通過家訪可以適當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并給予幫助
通過家庭訪問,還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教育幫助。對于我國目前的社會發展來說,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絕大多數的教育問題,緩解了部分家庭教育壓力,但是由于學生的家庭問題影響,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者在教學過程中產生困意等影響學生的學習。從另一個角度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會存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與他人缺乏溝通,性格過于內向,而通過展開家訪活動,可以適當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并針對學生家庭情況聯合學校教育給予學生適當幫助,幫助學生解決家庭生活中的壓力,使學生能夠專心學習。
二、班主任家訪的實施策略
(一)溝通形式要豐富多樣
為了更好地保證班主任家訪能夠有效實施,就必須進行豐富多樣的溝通。第一,登門走訪。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直接管理者,更需要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系。主動預約時間登門拜訪,并做好充足的準備,合理地把握訪問時機,確保家訪活動能夠有序、有效地進行。第二,電話走訪。部分家長由于家訪時間與工作時間發生沖突,導致無法實現面對面的溝通交流,這時就可以通過電話等智能設備實現線上走訪。在展開線上訪問的同時,班主任需要把握整體的交談方向,避免話題跑題,增強家長對交談對話的認同感,以此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解決方法。
(二)家訪方式要靈活多變
班主任在家訪時要注重家訪方式的靈活多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家訪有效落實,在實際的家庭訪問過程當中,班主任可以發現由于學生的家庭情況各不相同,訪問對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改變,班主任需要根據訪問對象靈活調整家訪方式,以此確保家訪的有效性。第一,根據不同家長對象制訂不同方案。班主任可以提前與學生家長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從側面了解學生家長的實際情況,例如,家長對學生是過于溺愛還是過于嚴厲等,根據不同的家長對象制訂不同的家訪方案。第二,根據不同學生對象合理制訂家訪方式,學生受到個性化因素的影響,不同學生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班主任在家訪時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例如,對性格活潑、好動的學生展開家訪時,班主任則需要注重家訪的嚴肅性,讓學生能夠從嬉皮笑臉的狀態當中嚴肅下來,認識到家訪的重要性。而針對性格較為懦弱、內向的學生,班主任則需要注重家訪的活躍性,避免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第三,根據不同事件背景合理地設計家訪方式。事件有大小、輕重緩急之分,班主任需要根據不同的事件以及學生的實際參與情況合理地設計家訪方案以及訪問目的,并針對事件制訂解決方案。
(三)家訪溝通要講語言藝術
家訪溝通要講語言藝術,班主任作為家訪的主導者,更需要掌握整個溝通方向,以此來確保家庭訪問有效落實,避免與家長展開溝通的過程當中出現跑題等狀況。而良好的語言藝術不僅可以讓家長和學生感到舒適,更可以實現最快的效率完成訪問目的。第一,積極主動預約,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管理者和家訪的主導者,需要發揮自身的實際作用,積極與家長進行聯系,根據學生家長的時間合理安排家訪,避免貿然上門對學生和家長造成打擾。家庭訪問是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展開溝通的一種形式,然而溝通的前提是雙方能感到舒適,才能確保溝通有序地進行,所以班主任需要積極地與家長進行聯系溝通,主動與家長預約時間登門拜訪。第二,尊重家長與學生,學生作為本次家訪的主體,其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解決學生在生活以及學習當中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讓家長和學生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重視,班主任需要樂觀地評價學生,并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學生,并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教育方案,實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此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及發展。同時這也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在家庭訪問時,既要說明學生近段時間的學習問題,但也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優點給予正確的表揚與鼓勵。
總而言之,在社會高速發展的驅動下,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然后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更加重視學生的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相應的解決辦法,而這就需要班主任切實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展開家訪活動,驅動班主任深入學生家庭生活當中,從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個方面了解學生,并與學生家長交換學生的學習信息,從而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見班主任家訪的重要性。教師還需要在原有家訪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更新,豐富溝通形式,靈活展開家訪方式,運用良好的語言溝通技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張秀蘭.淺談班主任的家訪工作[J].成功(教育),200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