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玲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講,數學乘法口訣教學是小學低年級重要的學習內容,學生要熟記并靈活運用乘法口訣表。從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工作來講,小學生數學邏輯性思維尚未形成,教師在進行乘法口訣表教學的過程中要強化教學趣味性,在保障學生注意力集中且學習興趣高漲的情況下,幫助學生對乘法口訣表進行記憶。文章對小學數學乘法口訣的教學問題進行匯總,并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對趣味性乘法口訣教學模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乘法口訣表;趣味性教學
乘法口訣表作為小學數學的教學基礎,課程教學任務要求學生熟記并靈活應用乘法口訣表。乘法口訣表的教學具有多樣性,但傳統模式下教師教學相對枯燥,小學生難以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習積極性,這也不利于學生對乘法口訣表的高質量學習,對此教師要不斷就乘法口訣表的趣味性教學進行研究。
一、乘法口訣表
(一)教學價值
乘法口訣表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也是小學生數學學科學習的基礎內容。后續數學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均以乘法口訣表為前提,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強化對乘法口訣表教學的重視,以引導學生深化對乘法口訣表的記憶。
乘法口訣本質上是對加法的累積,對提升學生算術運算能力具有重要價值。學生在進行乘法口訣表的學習后,能夠快速解決生活與學習中常見的算術問題,對提升學生數學問題的解題效率十分重要。同時對日后學習內容來講,乘法口訣表具有基礎性學習價值,影響著學生后續數學學習質量。
(二)教學問題
1.死記硬背。部分教師在難以引導學生對乘法口訣表進行科學記憶的情況下,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學生對乘法口訣表內容進行記憶。死記硬背難以使學生理解乘法口訣表內容,這也就不利于學生對乘法口訣表的長時間記憶,同時無法對學生數學思維進行培養,不利于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
2.學生無法掌握乘法口訣表規律。乘法口訣表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學生在難以掌握規律的情況下無法對口訣表內容進行深化理解與記憶,這也是乘法口訣表教學常見問題。在乘法口訣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專業水平不高,無法引導學生對乘法口訣的規律進行理解,這也就導致學生無法就口訣表內容進行活學活用。
3.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保障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且學生學習興趣不易提升,由此課堂教學質量難以體現。尤其是對于乘法口訣表教學來講,缺乏趣味性的教學課堂不受學生喜歡,基于此教師要不斷就教學趣味性進行提升。
4.乘法口訣表記憶性不強。乘法口訣表作為后續數學教學的基礎內容,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就乘法口訣表內容進行復習,以強化學生對乘法口訣表內容的記憶。部分學生在學習后難以對乘法口訣表進行復習,也就導致學生在應用乘法口訣表時出現錯誤,也影響著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乘法口訣趣味教學策略
(一)利用趣味故事幫助學生理解乘法口訣內容
乘法口訣作為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的基礎性內容,小學生在記憶乘法口訣表時并不輕松,甚至部分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對口訣表內容進行記憶。為保障小學生對乘法口訣表的長時間記憶,教師要幫助學生對乘法口訣表進行理解記憶,趣味性故事作為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學生在趣味教學模式下能夠高效配合教師進行學習,對優化學生乘法口訣表學習方法具有重要價值。
例如,在進行乘法口訣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故事導入教學內容。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的興趣較高,基于此教師可引入《西游記》相關內容構建趣味教學活動。教師可提出:唐僧西天取經要經歷多少磨難?學生對《西游記》內容耳熟能詳,能夠積極回答:九九八十一難。教師又問:為什么九九八十一?學生難以回答,由此教師可引入乘法口訣表教學內容,對學生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為增強學生對乘法口訣表內容的理解,教師同樣可利用《西游記》相關內容進行教學,以增強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例如,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次一口吃一個,豬八戒一共也就吃了一個人參果,但豬八戒一次一口吃兩個,那他吃了兩個人參果,同樣一次一口吃三個,豬八戒吃了三個人參果。同理豬八戒吃了兩次,每次都是吃兩個,那他吃了四個人參果。以此為例,通過故事教學理解乘法口訣表內容,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
(二)利用生活知識幫助學生形成思維習慣
日常生活中乘法口訣表的應用具有多元化與靈活性特點,小學生參與日常家庭生活的時間遠多于在校學習時間,對此教師可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乘法口訣內容進行示范教學,以加深學生對乘法口訣表的理解,幫助學生對乘法口訣思維進行培養,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乘法口訣表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生活常識引導教學的過程中,要保障生活常識引用的常見性,以保障學生能夠全部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例如,教師在進行乘法口訣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學生座位表進行教學,一排坐5個學生,共有5排學生,并按照順序對排和列進行編號,可引導學生問,第一排共有多少個學生(1×5),前兩排共有多少個學生(2×5),前三排共有多少個學生(3×5),以此類推學生能夠對5的乘法口訣進行理解。此類教學場景能夠調動全班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且教學過程相對來講更加具有靈活性,學生能夠直觀地對乘法口訣進行理解,并形成思維習慣。
以此為前提,教師可引入6的乘法口訣教學,以家庭生活為例開展教學,比如,小明一家4口人去爺爺奶奶家吃飯,媽媽要買小面包,問每人1個小面包要買幾個(1×6),每人2個小面包要買幾個(2×6),每人3個小面包要買幾個(3×6),同理,學生能夠快速對6的乘法口訣進行理解。生活化場景中所蘊含的乘法口訣知識較多,教師可靈活應用,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認知,確保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利用教師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其思維十分發散,對此教師可對學生思維進行引導,以幫助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通過各類教學活動激發其學習興趣,基于此,教師可引導學生自行對乘法口訣進行理解。在教師進行案例教學后,使學生發揮想象力,讓學生同樣列舉相關的例子,此過程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同樣教師要對學生課堂學習狀態進行調整,確保課堂質量與課堂教學進度的可控性。
以上文教學內容為前提,教師可有引導性地對7的乘法口訣進行思考,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對學生思維進行引導,提示學生日常生活現象、學習現象等,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同時部分學生思維性較強,但課堂表現力較差,由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言,不斷幫助學生適應課堂問答環境,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學生能夠不斷舉例,以A同學舉例的價格與數量關系進行展示,A同學買一個筆記本花了7元(1×7),買兩個筆記本花了14元(2×7),買三個筆記本一共花了21元(3×7)。在學生進行描述后,教師要即時給予學生獎勵,以鼓勵其他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部分同學發言積極,但邏輯關系不清晰,由此教師要適當對學生思維進行引導,同時也能夠對全體學生進行思維點撥,此類過程屬于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對幫助學生提升乘法口訣記憶力具有重要價值。
(四)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對乘法口訣進行記憶
乘法口訣表需要學生熟練記憶,以保障在數學學習中的靈活應用。受學生年齡較小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對乘法口訣表的記憶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對此教師要采用趣味記憶法幫助學生深化對乘法口訣表的記憶,從而加強學生對乘法口訣表的靈活應用。
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下復習。在進行乘法口訣表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展課下復習,以不斷鞏固乘法口訣表內容,深化學生對乘法口訣內容的應用。部分學生認為此過程相對枯燥,為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復習,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對學生指定乘法口訣表復習計劃。小組內可自行對復習計劃進行制定,充分給予學生復習靈活性,同時教師指定小組階段性復習時間,較好完成復習的小組具有物質獎勵(小紅花、減免作業等),學生為達成階段性復習目標,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復習。
幫助學生尋找乘法口訣規律性,輔助學生進行記憶。乘法口訣表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在學生對乘法口訣內容進行記憶的過程中,教師可幫助學生尋找相關規律。一般來講,乘法口訣具有規律性,通過口訣表可以看出,每行每列都有一個數字是固定不變的,其他數字按從1到9的順序依次相加。以此為例幫助學生觀察乘法口訣表規律性,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另外,部分同學在記憶乘法口訣表中,具有自我邏輯思維,在確保學生個體邏輯思維不出錯的情況下,教師要肯定學生的記憶法,以幫助學生形成數學學習興趣,全身心地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
對于部分邏輯思維不強的學生來講,教師要幫助學生對其制定乘法口訣表的記憶方法,以根據學生自身邏輯思維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與記憶。此類學生數量較少,因此教師要獨立對學生進行指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了解,以及時進行干預,從而致力于學生更加高效地參與數學教學活動。除此之外,教師也要不斷就學生課堂反饋進行了解,不斷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強化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數學學科素養。
三、結束語
乘法口訣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基礎,其對學生后續學習質量具有影響性,對此教師要重視對乘法口訣表內容的教學。乘法口訣學習質量作為學生運算能力水平的關鍵性影響因素,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確保課堂教學的質量與實效性。同時小學生在課堂中往往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為增強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感,教師要不斷就教學趣味性進行體現,以更好地對學生數學思維進行啟蒙,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實現對乘法口訣表的學習。
【參考文獻】
[1]謝茜.重視信息思考 發展小學生批判性思維 ——以“1~4的乘法口訣”為例[J].新課程,2022(18):102.
[2]丁國銑,邵漢民.依據學情 合理整合——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單元整體設計的實踐研究[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22(4):8-11.
[3]陳芳,蔣麗青.承上啟下 學用結合——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及應用”教學實踐[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22(4):18-20.
[4]王慧.數學思想在乘法口訣教學中的滲透淺談[J].讀寫算,2022(7):180-182.
[5]吳芳芳,曾秀真.單元視角下的結構化學習路徑探索——以“表內乘法(二)”的教學為例[J].小學數學教育,2022(5):16-18.
[6]湯衛紅.用數學自身的魅力吸引兒童探究——兒童立場的“乘法口訣表中的秘密”[J].小學數學教師,2015(5):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