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菊玲
在現代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應當改變傳統應試教育中以教師教學為主導、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核心教育目標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的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等角度出發,在語文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更加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而高中語文生態課堂正是在現代教育理念下語文教師教學的創新和突破。
在新課改及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現代教育理念逐漸改變了原本語文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思維方式,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重視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和核心素養培養。基于此,本文從生態課堂教學的角度出發,對近年來高中語文生態課堂教學成果進行簡要分析,并對生態課堂的重要性以及語文教師應當如何構建高中語文生態課堂進行論述。
一、高中語文生態課堂簡析
生態課堂是高中語文生態化教學的新嘗試,是高中語文教學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生態課堂是以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等相關生態學原理為出發點,將其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相融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1]。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生態課堂的構建凸顯了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能夠在生態課堂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自身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而言,高中語文生態課堂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首先,高中語文生態課堂的根本特征之一是課堂的統一性。課堂的統一性主要是指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前將學生與教師等不同主體、語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不同要素進行統一整合,在教學前為學生設計更加統一、更加和諧的語文課堂教學流程,構建有機教學整體,在生態課堂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進而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
其次,生態課堂強調教師和學生之間應當構建良性互通的師生關系。在自然生態中,不同生物之間的生存發展往往相互影響、相互印證,而高中語文生態課堂的構建也呈現類似發展特點。這一點具體體現在高中語文教師和學生的互相影響中。生態課堂的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和課前設計,學生只有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才能實現生態課堂的教學效果;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并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反而是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情況也反過來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二者相互依存、互為依托[2]。生態課堂的構建能夠有效協調教師和學生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平衡性,進而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生態課堂也具有開放性。作為現代教育理念的創新型教學方法,生態課堂往往伴隨著小組合作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不同教學方法,語文教師通過將不同教學方法與生態課堂相整合來豐富生態課堂的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為學生創造更加開放、更具有動態、更加流動的語文課堂。
二、高中語文生態課堂的重要性分析
作為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高中語文生態課堂能夠深入分析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改進,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而言,生態課堂的構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首先,生態課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這既契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又能夠讓語文教師重視學生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督促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在學習上更加側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
其次,高中語文生態課堂不僅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語文知識掌握情況,更關注學生對語文的正向情感態度,關注學生的“三觀”以及語文核心素養,這與現代教育理念以及我國未來對人才的需求有著緊密聯系。在國家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已經從傳統的需要專業技術型人才逐漸轉向需要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綜合型人才,人才需求方向的轉變也帶動我國教育行業的轉變和發展,這一轉變體現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則是語文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生態課堂教學模式與其不謀而合。
最后,由于生態課堂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不同教學方式都能夠得到應用和發揮的空間,因此,它也具備高度的實踐性,學生能夠在生態課堂中體驗不同的語文教學方式,從而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模式,這既為教師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興趣提供了重要資料參考,更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能力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如何構建高中語文生態課堂
高中語文生態課堂在語文教學改革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對語文教師如何構建生態課堂分析研究如下。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是語文教師設計教學方案、開展生態課堂的基礎和核心,是語文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價值導向。在傳統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對學生的重視程度不足,對學生的關注度不足,在課堂上過于強調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培養以及“三觀”形成。基于此,本文認為,高中語文教師在構建生態課堂時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深入了解、對學生學習問題有針對性地回答來改善原本僵硬的師生關系,令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當中,配合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提高生態課堂的有效性和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現代信息技術
以多媒體技術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是高中語文教師構建生態課堂的重要輔助工具。
首先,在教學前,語文教師可以根據生態課堂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課件,并為課件添加視頻、圖片等不同內容,提高課件的趣味性和內容豐富性。
其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對此,本文以《阿房宮賦》為例進行分析研究。《阿房宮賦》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它不僅有大量的阿房宮景色描寫,更融合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具有鑒賞性,又具有閱讀性、理解性和學習性。但由于阿房宮已經掩埋在歷史長河中,學生無法通過直接欣賞的方式來領會阿房宮的美,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先為學生播放阿房宮的復原圖或講解視頻,引導學生欣賞阿房宮的宏偉壯麗,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阿房宮的建成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當時的秦國百姓又處在怎樣的生活之中,從而加強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最后,在教學后,語文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布置相應的思考作業,引導學生思考課堂教學內容,并從自己的角度理解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形成生態課堂的完美閉環。
(三)轉變教學重點
轉變教學重點是構建高中語文生態課堂的關鍵,也是語文教師在生態課堂構建中的難點。對于語文教師而言,轉變教學重點是將教學核心從學生的應試成績轉向學生的能力培養,是在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開展語文生態課堂教學。但由于高考等全國統一考試的存在,語文教師也不能在教學中完全忽視應試成績的重要性,而應當平衡應試成績與生態課堂構建,在課堂中以學生的能力、興趣為教學重點,而在課后復習以及考核中通過考試分析學生的學習薄弱點,并將其作為后續教學的重點內容設計生態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
具體而言,高中語文教師在構建生態課堂的過程中應當刪減與生態課堂不相關的內容,縮減應試考試的整體占比,課堂教學形式可以多樣化,但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做到課堂教學有明確的教學主線,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開展語文知識的學習[3]。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和問題導向教學模式來豐富生態課堂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在課前,語文教師可以為不同小組準備不同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前查閱相關資料,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為小組教學預留充分的討論時間,引導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開展教學討論,避免學生出現溜號或討論與語文學習無關話題的情況。在小組討論后,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小組討論的結果邀請小組代表上臺進行演講。為了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教師應當盡量用正面鼓勵的語言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最后,在課堂教學后,語文教師應當總結課堂教學的重點,將其以課件或問題等不同形式分發給學生,令學生在課后完成自主復習。
生態課堂為不同教學模式的應用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是語文教師教學改革的重點。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積極應用生態課堂這一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課文、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理念的背景下,語文教師的教學改革應當以學生為核心,加強生態課堂的構建。對此,本文從生態課堂的內涵、特點以及生態課堂的重要性出發,對高中語文教師如何通過轉變教學觀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轉變教學重點等方式來構建高中語文生態課堂進行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1]謝秋蘭.探討高中語文“生態課堂”教學[J].讀與寫(上旬),2021(5):1.
[2]林穎.高中語文中閱讀教學生態課堂構建研究[J].中華少年,2020(12).
[3]翟爽.高中語文“生態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思考[J].海外文摘·學術,2020(16):2.